滕健 石家莊經濟學院 許靜媛 河北科技大學
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開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并于1984年開始嚴格執行,伴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日漸長大,越來越多的空巢家庭開始出現,獨生子女的父母為響應國家號召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而今他們逐步步入老年,成為弱勢群體,這部分老年人特別需要社會的關心與幫助。體育健身作為增強老年人體質、促進老年人社會交往,彌補空巢老人情感缺失的措施和手段已被廣泛認可,然而從實際情況看,我國社會福利對老年人生活基本保障尚且不能完全覆蓋,對老年體育健身更是無暇顧及,社區體育是體育發展主動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產物,社區體育的優勢是能夠綜合政府、市場、個人等多方的力量,以社區服務為平臺選擇最經濟、有效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體育服務從而減輕政府的養老壓力。社區居家養老在我國尚屬起步階段,河北省社區體育服務是在缺乏成熟的理論準備和系統的政策設計下展開的,如何通過社區體育工作滿足空巢老人的健身需求,解決社區體育開展過程中由于資金不足遇到的工作瓶頸是本文要著力要解決的問題。
我國實行健康檔案以來對老人的定義是大于等于65歲;“空巢”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后的中、老年夫婦;社區是指有共同文化的,居住于同一區域的人群。本篇文章研究的對象是指生活在同一區域,65及65歲以上,子女離家后的老年人群。
調查顯示,河北省老年人普遍對物質的要求不高,他們更希望得到的是健康與快樂,老人們對體育健身的認識如下:(1)能夠認識到運動對健康的益處,了解體育健身對提高生活質量的意義,愿意參加社區組織的健身運動。(2)大部分老年人愿意為健身運動投入適量的資金,希望能夠參觀社區及其附近的文體表演,學習一些太極拳、健身舞蹈等健身項目。(3)希望通過參加健身活動加強社會交流,獲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愿意為自己的社區健身團隊奉獻力量。(4)社區中絕大多數老年人不了解運動處方,對運動強度、運動量、心率、血壓等運動監測指標不會運用,只是憑感覺,由于缺乏運動常識,老年人的運動不能有效的治療與預防老年慢性疾病也不能有效地保障鍛練參加者自身的安全。老人們很希望了解相關的知識,而大部分社區沒有舉辦過健身知識普及活動。總體而言,老年人普遍對體育健身有積極的認識,但缺乏健身知識的普及。
全國第五次場地普查數據顯示,河北省社區體育場地有1881個,平均每萬名老人僅擁有4.6個活動場所。通過走訪了解,河北省絕大部分社區沒有體育場地,但社區大部分設有活動室,社區活動室的面積較小而且數量有限,活動的內容多是棋牌、卡拉ok等健身效果不明顯的項目。社區活動室所設項目不能滿足眾多健身者需求,因此社區多數老人還是要自己選擇健身的方式與場所。通過調查顯示:街心花園、社區空地、商業廣場、街道馬路為老年人固定的健身場所。老人們對健身環境要求較低,對現有的運動環境基本滿意。然而通過我們走訪看到,老人們健身的場所受天氣的影響較大,硬件設施簡陋,有些地方存在著安全隱患,有些環境根本不適合老年人健身。
目前街道辦事處下設的居委會是社區空巢老人體育健身活動的組織者。通過走訪了解到,居委會負責老年人健身的組織者多為兼職,專業水平較低。居委會對老年人健身活動的資金來源較少,對老年人健身的投入嚴重不足。由于人文關懷很難納入政績考核指標導致了社區老年人體育活動積極性不高,很多社區老年體育處于無人管的尷尬境地。
河北省社區服務多數由物業公司承攬。物業公司是經營性單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我省的物業公司為社區提供的服務多數停留在安全保衛、設備維修、環境衛生、綠化等硬件服務上,對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普遍不夠重視,對社區老年人的體育服務更是投入力量不足。居委會管人、社區物業管物,獨立的運行方式使社區的人力與物力得不到有效的結合,原本簡單的健身活動有時會推諉扯皮,使老年人健身工作缺乏有效組織與管理。
采用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實地觀察等方法進行研究,本課題按比例隨機抽取河北省十一個地區的56社區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100份,其中空巢老年人1000份,物業公司與居委會干部100份,回收率88.26%,有效率85.37%。通過專家反饋,本調查問卷具有有效性。老年人參加健身形式與選擇的項目統計如表1,表2:
1.老年人參加健身運動的形式以自由松散為主,獨自或與熟悉的朋友相約參與健身的比例最高。多數老年人采取自由健身的方式,沒有專業社會體育指導員輔導。
2.加入自發組成,自治管理的比例較高,老人們自發的體育服務是我省現階段老年人體育服務的支撐力量。
3.參加居委會組織的社區健身的老年人較少,社區組織的體育活動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健身需求。
4.選擇健身運動項目受社區條件的影響較大,社區組織的健身活動只能滿足少部分老人的健身需求。

表1 我省社區老年人選擇健身形式一覽表

表2 我省社區老年人健身項目一覽表
通過走訪發現,河北省開展空巢老人健身服務較好的社區,主要是能夠依托單位工會與老干部處管理的高校、部隊等老事業單位與老國企社區。
通過對社區老年健身開展較好的社區與較差社區比較發現,老年健身開展較好的社區普遍是有上級單位的支持,支持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固定人員管理,二是有資金的支持,三是有適合老年人開展活動場地,由此也反應了開展老年體育的關鍵一是領導的重視,二是有部分錢和物的支持。
社區居家養老在河北省尚屬起步階段,老年人體育工作也是剛剛由單位辦轉向社區辦,多數社區沒有成熟的體育服務的模式,對老年人的健康監測基本處于空白狀態。針對這一現象,街道辦事處與物業公司應需心系居民,通力合作,增加社區體育輔導員的數量與質量,尋求社會多方力量的支持,增加體育服務的投入,群策群力為社區老年人的健康支持。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河北省65歲及以上人口為5919726人;全國第五次場地普查數據顯示,河北省社區體育場地有1881個,老年活動場所450個,廣場232個,公園188個,平均每萬名老人僅擁有4.6個活動場所。數據表明,河北省老年人健身場所嚴重不足。老年人受身體條件限制,不會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健身,因此放棄大型地標性體育場館的建設,用這部分資金修建多個中小型社區體育場地更符合老年人“就地就近”的健身需求。
河北省高等體育院校的學生與教師課余時間較多,科研院所里也有許多體質監控的設備,由于缺少社區組織這一中間環節這部分資源很少走出校園為社區服務,導致了老年人科學健身的強烈社會需求與我省優質的體育資源接不上軌的現實問題。體育院校的學生會、團委應與社區的物業公司、街道辦事處掛鉤,組織學生到社區參加志愿者服務,幫助居家養老的老年人制定運動處方,對有特殊需要的高齡老年人一幫扶,以愛心為紐帶適當緩解社區空巢老人健身服務短缺的現實問題。
為了支撐社區體育的長期開展,社區的體育經費除依靠政府投入與尋求社會支持之外,社區體育必須建立持續的自我造血功能。有條件社區可以依托轄區內特定體育場地設施等資源優勢,成立公益性體育俱樂部,引進商業化運作的體育俱樂部,借助于國家對公益性俱樂部的補貼與商業化俱樂部的資金優勢改善社區體育設施,提高社區體育組織的管理水平,調動社區體育服務人員的積極性,從而提高社區老年人的健身質量。
物業公司置身社區,有獨特的社區服務優勢,街道辦事處可利用行政管理的手段督促社區物業公司在實現商業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兼顧社會公益責任,協調居委會與社區物業的關系,促使兩股力量形成合力更有效地為空巢老人提供健康幫助。街道辦事處也可以多渠道籌措資金,采取購買物業服務等手段為老年人提供的社區服務,也可以利用老年人健身活動自身的宣傳優勢尋求社會各方力量的后續資金贊助。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政府應造就一個良好的環境,建立多元的籌措資金渠道,如:財政撥款、社會集資、有獎募捐、各方捐助、街道和居委會出資等方式,用實實在在的具體措施使捐助渠道暢通,解決社區養老服務資金短缺問題。
老人自治健身組織的領導者是有德行有號召力能夠得到群眾的信任和擁護的團隊領袖,往往是通過個人魅力使老年人們聚到一起,他們有自己的規則,政府不便過多干預,給他們最好的幫助是信任、理解與尊重,當他們提出困難時街道辦事處與居委會一定要特別重視,并給予適當的物質幫助,輔助他們一路走下去。
社區居家養老是一種新興的養老模式,為實現社區居家養老空巢老人的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街道辦事處應聯合社區物業公司尋求社會多方力量的支持與幫助,形成“政府政策支持,企業提供贊助,街道辦事處管理,社區組織,體育機構扶持,志愿者參與,老年人自治”的這樣一種社區體育健身服務模式,實現社區體育的政府扶持、社會興辦、市場推動、個人奉獻的新體系,為人口老齡化高峰期的到來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