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剛 銅川職業技術學院
在當前的高職院校中,對于體育課程得設立往往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課程設置的目的不能達到;學校體育課程教育對當今學生幫助作用不大;體育教學方式落后等現象。當前為了順應新時期下課程改革得推行,在高職院校中對于體育課程得改革也是至關重要的,需要各部門以及學校領導進行討論研究,并盡快實施與教學過程中,為更快提高高職院校中學生身心健康,真正發揮體育課程的作用。
當前對于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改革研究主要通過資料查詢或實地調查來進行情況的了解與分析。例如查詢相關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結構,體育課程所占課程百分比以及為學生所配備的老師隊伍整體狀況來對當前高職院校中體育課程進行研究分析,并做出調整方案。其次還可以利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由于全國各地高職院校分布數量大且范圍廣,因此在對其進行調查時可以通過填寫網上問卷以及選取各地區有代表性的高職院校進行重點實地走訪調查,發現其中的體育課程設置問題,對其展開針對性的討論研究。
在當前的高職院校中,由于其高職院校的特殊性,與普通的本科大學不相同,首先是三年制。其次,學校對于學生的學業要求并不嚴格,不像本科學校中的學生,學業任務繁忙,且事情眾多。在高職院校中,學生大多學習技術,學業較為輕松,時間較為自由。在大部分的高職院校中由于學生整體成績不高,因此對于學業較放松,在課堂上的聽課效率也就不是很高。因此在當下的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時面臨幾大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如何發揮體育課程設置的價值,達到其設置的目的等。
1.在當前的高職院校中由于其課程設置目的是為相應企業輸送技術相關人才,因此高職院校中對于課程的設置往往會偏重專業技術課的設置,往往忽略了體育課程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在高職院校進行體育課程改革時,最重要的就是重視體育課程在學生總體課程中的構成分量,達到其設立教學目的。另一方面由于當前高職院校中對于體育課程項目設置較籠統,沒有進行詳細的劃分,例如對于運動技能與體育健康知識都沒有進行實際的區分,這一點也是導致高職院校中體育課程不夠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課程設置者對于課程的設置就不夠重視。但當下隨著新時期課改的實行,高職院校中,逐漸增加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斷增設許多專業的課程項目,圍繞學生健身,競技等開展相應的體育課程設置,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體育學習環境,讓學生借助體育課堂對自身的身體進行一個鍛煉,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2.然而,在當前的體育課程項目設置的過程中,不應全憑體育老師的專業知識來為學生設置體育相關課程,也要多多走訪調查一線工人每天工作量,充分考慮一線工人的意見建議。由于高職院校中的大部分學生在畢業之后大多去一線崗位就業,其工作強度必定比一般的工作崗位大,因此對于一線工人的身體素質要求偏高。另外還要考慮特殊職業對于工人的身體素質要求,通過體育課程的專業培訓來增強學生對于崗位的適應能力。
完善體育課程結構。對于體育課程結構的進一步完善規劃,是高職院校做好進行體育改革必不可少的一步。不僅是對體育課程內容結構的優化,以及對于課程教學所配備的相應師資隊伍還有其課程配合專業教學所起的作用。高職院校中,體育課程不應成為專業課程教學的附屬品,應與其相輔相成,體育課程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專業課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兩者各司其職,為學生發展進行完美的配合。且高職院校在為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體育課程教學設置時要充分考慮實際情況,該專業之后走上工作崗位對身體素質是否有要求。其次是對學生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時要采取男女分開教學的模式,因為男女生的體能素質不同,因此設立體育課程內容也不相同。
在新時期教育改革的推動下,高職院校體育教育要具有自身的特點所在,尤其要加強學校體育教育與企業的文化交流與融合,做到二者互相貫通融合。高職院校在進行體育課程改革時,除了要對其課程內容進行改革,還要重視一個學校的體育文化特色,發揚本校的文化精神。由于不少高校都是和企業進行對接合作,為企業輸送專業人才,因此要想更好的和企業合作,各高職院校要有自身的體育特色。例如通過開展高職院校體育運動會,通過競技體育,來展現學校的文化風采。同時也可以開展校內體育文化節等,來宣傳學校的文化特色。其次,為了加強校企的合作力度,可以進行高職院校與合作企業進行體育聯誼賽,通過友誼賽來加強雙方的關系。為了順應新時期下的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除了學校不斷改進課程,教師隊伍,教學理念等,也要提高相應的硬件建設。例如在學校內部進行體育館等健身場以及對于場館內部健身器械的配備也要完全,為學生進行更好的體育鍛煉提供便利。為了加強校企合作,高職院校內部的體育館可以選擇性地對企業工作人員進行開放,可以更好的加強雙方的合作關系。
綜上所述,當前高職院校中,體育課程的設置有待改進。由于高職院校中體育課程的設置對于學生來說是最后一次在學校接受系統性的體育教學的機會,對其與體育相關的各方面的形成都有關鍵的作用。其次在新時期下,高職體育課程教育也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要順應時代大潮的變化,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