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俊波
為推動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我縣教育科研信息中心組織開展了駐校蹲點教研活動,由各學科教研員通過駐校跟蹤,對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教師的課堂教學、教職員工的思想動態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實地調研,然后根據各校實情開出“藥方”,以期實現學校工作的提質增效。
目前蹲點教研工作已在部分學校展開,從自己學校了解的情況來看,大家都認為駐校蹲點教研的形式“接地氣”,指導性強,實戰性高,體現了教研從學校中來,又回到學校去的理念。教研員通過與學校教師面對面的座談交流、雙向信息反饋,讓學校管理者了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偏差、教師的成長需求,以及對學校今后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等。尤其是在課堂教學方面,作為學科教學專家的教研員,既能夠讓教學研究有的放矢,對標看齊,精準施策,又開拓了教師的眼界與視野,解決了教師專業發展的“瓶頸”,為教師個人成長指明了方向。正因為駐校蹲點教研對學校各項工作顯而易見的促進作用,所以受到了學校的青睞和廣大教師的交口稱贊。
然而,在蹲點教研的過程中,有時也會出現一些這樣的現象:由于學科教研員來的比較集中統一,活動時間相對集中,學校認為機會難得,所以要求大家盡可能參與活動。這就使得同一學科教師既要集中聽課,又要集中評課,還要調課上課,對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此外,蹲點教研活動結束后,少數教師 “三分鐘”的熱度一消,就又回歸到陳舊的教育教學思想和理念上去了。因此,學校應在管理方面多下功夫,另外,上級業務主管部門還要做到因人而教、因校而研。
蹲點教研,說到底就是校本研修,核心要義就是問題出現在學校,問題在學校研究,問題在學校破解。因此,蹲點教研首先要做到擇校而適。一校一品,一校一情。蹲點教研不同于學校“蜻蜓點水”式的視導,一晃而過,更不是“一口吃個胖子”,解決學校所有的問題。“打蛇打七寸”,在蹲點教研之前,業務部門要對學校的辦學情況進行全面系統的了解分析,要找到學校的突破點,因勢而謀,應勢而變,順勢而為,既要為學校的工作“長板”提煉提升,又要為學校的工作“短板”出謀劃策,精準施策。
其次是要因師而異。教研員是學科的“領頭羊”,是學科發展的風向和標桿。蹲點教研的主力軍是教研員,也就意味著蹲點教研的重點是課堂教學。因此,教研員在蹲點聽課時,要先多征求學校意見,再結合自身學科發展的需要和特點,有目標、有重點、有指向地選擇代表學科具有突出性和傾向性問題的課堂來研究,解決教師課堂教學的實際問題、困惑和困難,讓教師真正聽有所獲、研有所得。此外,教研員還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交流研討學習活動,使教師在思維的碰撞中產生更多的火花,讓教師能夠真正“跳脫”出來,重新認識自我、定位自我、完善自我。
“蹲點教研”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教研工作陣地前移、重心下移,增強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它不僅對學校教學水平進行了一次檢驗,更給教師專業成長提供了一個觀摩、學習、交流、引領、提升的平臺,也為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相信各個學校只要以此為契機,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因校制宜,因人而異,就一定能實現蹲點教研效益的最大化、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