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



每年香港的3月,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藝術季。今年更是陣容強大:灣仔展覽中心內蘇富比預展與席卷全球的巴塞爾同期展出,可謂全球頂級的一級與二級市場最新風向標;中環海濱集藝術和維港美景于一身的第五屆Art Central,匯聚逾100家海內外畫廊,還有畢打行多家頂級畫廊推出的精品展覽,匯聚塞尚、莫蘭迪、常玉等多位重磅級大師作品。如此高密度、高規格的展覽盛宴,自然吸引全球目光。無論對藝術愛好者還是藏家來說,香港的藝術季無疑是頂尖級國際性平臺,透過讓人眼花繚亂的展會、展覽,可以管窺到最新國際上流行的藝術潮流,更不妨從中發掘出那些正在冉冉升起的“潛力股”。
平價亦能淘到“尖貨”
今年3月初,最新發布的201 9年《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還稱今年市場并不那么樂觀。盡管根據報告統計,2018年全球藝術市場銷售額達674億美元,年比增長達6%,但對于未來,畫廊們很焦慮,只有30%畫廊認為將在201 9年迎來銷售額增長。然而,在片焦慮中開幕的第七屆香港巴塞爾卻交出了靚麗的成績單,國際香港巴塞爾的陣容異常強大,30余個國家及地區的290間國際項尖藝廊薈萃堂,不僅有歐美老牌畫廊坐鎮,多家亞太地區新銳畫廊也嶄露頭角。僅在VIP日,多家畫廊帶到現場展示的作品迅速買走,行家們紛紛驚嘆“亞洲不樣!”
對此,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亞洲總監黃雅君表示,亞洲還有很多潛力待發掘。盡管去年中國藝術市場在全球排名下降,位列第三,但這恰恰是市場成熟的體現,說明藏家在花更多時間觀察藝術品,對自身的收藏有長遠考慮。
對很多人來說,巴塞爾展示的藝術品價格高昂,但實際上萬美元左右的“尖貨”并不鮮見,只要用心“淘”,會有不少驚喜發現。如佩斯畫廊售出了兩件名和晃平(KoHei卜lawa)的作品《Moment》系列,價格為僅5000-6500美元。國王畫廊帶來的大多數作品價格也定在10000- 20000歐元,在這個價位區間同樣有不少精彩作品可選。不僅多家畫廊帶來了該價位的作品,且有非常好的銷售成績,其未來升值潛力也值得期待。
此外, 些低價位的精彩作品并沒有直接出現在參加巴塞爾畫廊的展位上,如果進步現場詢問,畫廊會很樂意提供更多儲備在倉庫的作品。
而今屆Art Centra展會,與香港巴塞爾同期展出,銷售情況也相當理想,云集亞太地區的多家實力畫廊,還囊括32間首度參展藝廊,囊括泰國、俄羅斯、以色列和南美洲等國家,盡顯展會的多元特色。Art Centra交易的藝術品也相對巴塞爾較為平價,1 0000萬美元左右的“尖貨”不少, 些亞太地區的新銳藝術家獲得藏家青睞。從第屆就開始參與的芳草地當代藝術(香港)總監Alberto Annesi表示:“縱觀而言,今屆Arf Centra是最好的屆,不僅畫廊獲得極優秀的銷售成績,還認識了很多來自美國、法國、新加坡和中國的收藏家。對此次展會感到十分滿意,藝術家Botero和趙無極的多幅版畫作品都已售出。”
女性藝術與“極簡趣味”受青睞
綜觀此次香港藝術季,女性藝術尤為亮眼。至少從去年全球具有代表性的幾大藝術博覽會上,包括弗里茲、巴塞爾、軍械庫,女性藝術家作品逐漸增多,市場表現向好。
在此次巴塞爾的展陳設計上,策展人就在其中一板塊“聚藝空間”上呈現了數位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包括Latifa Echakhch、李咄、Pinoree Sanpitok、鹽田干春四位女性藝術家。其中,李昢的超大型裝置“WillinTo Be Vulnerable - MetalizedBalloon”呈現了 艘十米長的齊柏林飛船復制品,已被中國家私人美術館購藏。
從風格上來看,簡約而具有趣味性的作品相對容易獲得藏家青睞,即作品更追求簡約的視覺效果,表現手法隨意、輕松,在細節上具有精巧的“制作性”,呈現種精心制作的美,更具種“歐普”趣味。綜覽此次巴塞爾與Arf Central,乃至蘇富比春拍,這類藝術品常能打破地域與文化隔閡,獲得全球各地藏家的青睞。
如巴塞爾中來自丹麥哥本哈根的畫廊克里斯蒂安安徒生(Christian Andersen Gallery)(展位1C38),帶來歐洲年輕藝術家茱莉亞哈勒(luliaHdler最新創作的繪畫,這位藝術家的繪畫,作品充滿趣味,她將繪畫視作種調查方式,以精確的方式來描繪畫面中的現象與形象。而此次她的作品異常熱銷,價格從1萬到1 45萬美元不等,已全部售罄,并接到許多后續訂單,作品已經張難求。
而從Arf Centra幾家作品大賣的畫廊來看,同樣可以看到類似風格的作品受捧。較為亮眼的是韓國藝術家的作品,此次深受歡迎。第二次參加Arr Centro的來自韓國首爾的現代畫廊(Gallery Hyundoi) 系列高質量的韓國藝術作品,包括韓國單色畫大師鄭相和、李圣子、徐世鈺、李承澤和金珉廷等韓國當代畫家。銷售情況十分可觀。
還有參加Arf Central的紅門畫廊(香港),其創辦人兼香港畫廊協會聯合會長Adricria Alvarez-Nichd表示:“Javier Leon Perez、Laurent MarfinLo 和Fernando Prafs三位藝術家的作品今年備受歡迎,其九件作品已售出,價格范圍介于4000 - 30000美元之間。此外,歐普藝術大師Carlos Cruz-Diez其標志性的作品也引起極大關注,即使售價為660000美元,也吸引到前來磋商的買家。”
挖掘中國藝術的潛力股
身處大中華地區,中國藝術也同樣值得關注。尤其以蘇富比為首的眾拍賣行,近年不斷力推批尚未被大眾知曉的20世紀中國藝術家,他們難以被簡單地歸類入任何個畫派。這些藝術家大多身處中國動蕩的時代,在政治、經濟、藝術上均向西方取經, 方面吸收西方現代藝術的觀念與技法, 方面從中國傳統藝術中尋找養分,發展出屬于自我獨特的表現語匯,定義屬于自己的“現代”,豐富了中國現代美術史的面貌與多樣性。在傳承中國傳統美學的同時,開辟了條新的路徑。這類藝術家包括丁雄泉、劉國松、朱銘等。他們的作品兼具東西方藝術語言,相對容易地被不同文明背景的人理解接納,因而在國際上更容易受到追捧。
目前國內拍行在蘇富比、佳士得這樣的國際拍行巨頭的引領下,也逐漸向國內藏家推廣,這些正在被追捧的藝術家孕育著下個常玉這樣的殿堂級藝術家。
這里值得提的是這類藝術家還有葉世強。借著此次香港藝術季的春風,中環畢打行的各大畫廊悉數推出自己的精品展。其中,漢雅軒畫廊便特地推出葉世強畫展,這也是該畫廊推出的大型葉世強個展。對于大部分中國藏家來說,葉世強這位藝術家無疑是陌生的。他出生、成長于廣東,在20世紀中葉流落臺灣,這位孤傲的藝術家生前大部分時間生活在臺灣的深山里,既不愿意尾隨西方新潮運動,又不愿受困于國畫的范疇,最終以美術的永恒意境為依歸,作品具有強烈的個性和超凡脫俗精神境界。雖然此次香港蘇富比、巴塞爾均未見葉世強的作品,但如果翻查其過往記錄,可以發現,漢雅軒早在201 6年就在香港巴塞爾上參展,并重點推薦葉世強的作品,也在同年的蘇富比秋拍中,葉世強的作品就試水“現代亞洲”專場拍賣,當時幅作于2006年的油畫《威尼斯游船》就以25萬港元成交,相比上述幾位藝術家的價格,無疑還處于低位,但無論繪畫水平,還是思想高度,葉世強并不輸殿堂級大師,在市場尚未被廣泛認知的情況下,葉世強的作品也極具收藏潛力,未來前景可期。
總體而言,此次香港藝術季,無論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都收獲了讓人驚喜的成績,對藏家而言,找到那些流行大勢以及未被挖掘的“尖貨”,又或是收藏幾件新銳藝術家的作品,都未嘗不是次試水收藏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