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洋
【摘 要】在信息技術全面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媒體的報道觀念以及編輯人員的編輯意識等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新媒體意識的影響和作用。因此,編輯人員必須具有新媒體意識,主動了解運用新媒體技術,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深度融合,科學適應媒介融合的新時代。
【關鍵詞】傳統與現代? ?編輯? ?新媒體意識? ?運用
一、優化自身的新媒體意識,利用新媒體技術
在傳統媒體時代,編輯的工作相對比較封閉。編輯在策劃選題或者編輯稿件的過程中,需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但更多是一種機械性的作業。編輯在辦公室內“運籌帷幄”,雖然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編輯工作的質量,但這種忽略受眾主體性的主觀編輯意識,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報道的質量,影響報道的傳播效率。因此,在新媒體時代,在新媒體技術廣泛運用的今天,編輯應該全面優化自身的新媒體意識,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來服務編輯工作,才能真正提升編輯工作的整體成效。
1.編輯應該具備互動傳播的意識
在新媒體時代,編輯在工作方式上可能并沒有太多的轉變,他們仍然需要依靠電腦等平臺來進行策劃或者編輯,但媒介融合的發展,促使編輯必須具備新媒體意識,在意識觀念上積極樹立互動傳播的科學意識,以此來整體指導編輯工作,全面優化編輯工作。在新媒體時代,編輯應該一改過去緊盯電腦的工作方式,主動拓展編輯思路,不斷優化編輯方式,牢固樹立互動傳播的意識。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信息在快速傳播的過程中會呈現出“裂變式”的發展和演變。編輯只有牢固樹立這一科學意識,才能夠充分認知到“封閉”工作的諸多弊端。比如在選題策劃的過程中,編輯應該充分結合時代熱點以及網絡熱門事件來找尋本地化的策劃主題或者概念,這樣既迎合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需求,也能符合傳統媒體的報道需要。
比如在“新奔馳發動機漏油”的網絡熱點中,編輯依托于新媒體中呈現出來的網絡發酵熱點以及廣大網友的訴求,來融入自己的選題策劃過程中,找尋熱門事件與本地實際的契合點,從而整體優化新聞選題的科學性。比如編輯結合關于奔馳的熱門話題以及汽車銷售領域中“金融服務費”這一隱形消費等,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來搜尋本地化案例,或者主動走出辦公室探訪本地汽車銷售行業的真實情況,這樣既能夠保證新聞選題的時效性,同時也能真正契合不同類型的受眾群體。
2.編輯應該充分利用新媒體驗證稿件質量
在新媒體時代,編輯應該牢固樹立新媒體意識,改變傳統封閉式的編輯策劃方式,主動利用新媒體技術,主動運用新媒體方式來積極驗證稿件質量,科學提高策劃水平。一方面,編輯在進行新聞策劃時,可以拓展自身的策劃思路,積極應用新媒體技術來整合線索,驗證策劃思路。比如編輯將策劃雛形或者策劃思路點放在網絡空間,征求廣大網友的意見或者建議,引導網友來進行策劃思路的補充和完善。編輯也能從網友的留言或者與網友的互動中找到新的思路,以此來整體提升策劃的質量。另一方面,編輯在完善新聞稿件時,可以基于新媒體技術來有效驗證新聞稿件的質量。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全面發展,編輯還可以將新媒體平臺作為試金石,有效檢驗自身稿件的成色。同時,編輯還可以基于新媒體平臺來重點關注稿件的受眾群體,了解稿件的受眾對象以及關注他們的喜好,結合他們的訴求來有效調整報道方向。此外,基于新媒體平臺或技術,編輯在新聞報道時,還可以重點關注受眾的新聞偏好,以此來有針對性地進行新聞報道,維系穩定的受眾群體,在很大程度上還能夠擴大受眾范圍。
二、全面報道新聞事實,立足新聞觀點與解讀
在媒介融合的環境下,編輯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充分凸顯傳統媒體的優勢,著重發揮新媒體沒有或者缺欠的內容,以此來整體優化新聞報道的質量,全面優化新聞編輯的質量。在新媒體技術全面快速發展的今天,由于新媒體自身的特點,這就使得網絡平臺上會出現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真假難辨,部分信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淺顯性,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新聞報道的質量,也容易干擾受眾的判斷。因此,編輯在認真履行自身職責的同時,應該具備科學的新媒體意識,以完整全面的視角來呈現新聞內容,充分立足于新聞觀點與解讀,整體提升傳統媒體的社會公信力。
1.尊重新聞事實,完全報道新聞內容
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受眾帶來紛繁復雜的信息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干擾和影響受眾的判斷,特別是一些相對片面、零碎的新聞信息,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受眾的認知難度,也容易誤導受眾走向歧途。新聞編輯要以真實客觀的新聞事實為依據,整體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力圖為廣大受眾提供完整客觀的新聞信息,減少受眾搜索與判斷新聞信息的時間,真正為受眾服務好。同時,在新聞報道過程中,新聞編輯還應該力求新聞事實的客觀性。
2.開展深度報道,做好新聞解讀與釋疑
論及新聞報道的速度或者新聞傳播的范圍,傳統媒體并不具備新媒體的特征和優點。但新媒體在保證新聞報道時效的同時,也容易造成新聞報道的淺顯化,以表象性的新聞內容為報道重點,這很難提升新聞報道的整體價值。因此,發揮新媒體意識,新聞編輯應該立足于傳統媒體的自身優勢,不斷開展深度報道。同時,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應該做好新聞的解讀與釋疑工作。比如對于新聞現象或者新聞觀點,新聞編輯應該站在公正客觀的角度來進行答疑解惑,試圖為廣大受眾呈現一個完整真實而全面的新聞內容。
三、提升標題吸引力,優化新聞摘要的質量
在媒介融合的新時代,受眾在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下,更傾向于“淺閱讀”。這種相對快速的閱讀,業已成為當前主流的閱讀方式。雖然傳統媒體編輯在工作實踐中,仍應該充分依托于新聞事實來進行客觀全面的報道,但這并不排斥新聞標題以及新聞摘要的新媒體趨向。因此,新聞編輯充分體現新媒體意識,應該充分借鑒網絡媒介中新聞標題的制作方式,在高度概括和反映新聞內容的同時,有效提升標題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同時,新聞編輯還應該優化新聞摘要的質量,以高度概括的形式來吸引受眾,引導受眾認真閱讀主體內容。
四、結論
在媒介融合的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激烈的挑戰與競爭。為優化新聞報道的質量,提升新聞報道效果,新聞編輯應該具備科學的新媒體意識。
(作者單位:沈陽廣播電視臺 )
【參考文獻】
[1]周志懿,傳統與現代——談編輯的新媒體意識[J],編輯之友,2012(08).
[2]嚴威,新媒體環境下的編輯使命與責任——從編輯應當具備的四種意識談起[J],新聞傳播,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