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摘 要:音樂表演是一門綜合性的舞臺藝術,其中包含了演唱技巧以及和觀眾的互動,還有對歌曲中情感的理解和傳遞。在音樂表演中,并不是某一個人的表演,而是表演者和觀眾心靈的交流和撞擊,透過表演者的聲音、動作等,將表演中的情感傳達給觀眾,達到深層次的共鳴,這對表演者的要求是相當高的。表演者是觀眾和作品溝通的橋梁,是對音樂活動的再創作的過程,是音樂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環節。音樂表演中的情感表現和音樂想象。便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文章主要從音樂表演的情感表現和音樂想象的重要性以及音樂表演中進行情感表現和音樂想象的策略這兩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音樂表演;情感表現;音樂想象
音樂表演,是一種綜合的藝術表現形式,在整個過程中透過音樂,為觀眾呈現了一種優雅、富有創造力的表現形式。音樂表演涉及到多種影響因素,如表演者的舞臺經驗、情感、想象、才能等等方面,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構成了一臺音樂表演,其中不容忽視的便是音樂表演中的情感以及音樂想象。畢竟,音樂表演是創造性審美活動,需要表演者透過原有資源,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再現音樂中的情感、魅力,帶給人們美的感受,這是表演者舞臺綜合表現力的具體體現。因此,表演者從事音樂表演活動,就必須高度重視對良好的表演心理素質的培養。情感和想象,是表演者在表演中需要不斷提升的能力。
一、音樂表演的情感表現和音樂想象的重要性
(一)音樂表演自身的情感需求
音樂作品,本身就是作者情感的抒發形式,就和文章、詩歌一樣,存在一定的相通性。在音樂表演中,便是將作品呈現給觀眾,通過表演者的藝術加工去獲取音樂作品背后的情感,從而感動觀眾。大家關于音樂表演中的情感看法眾說紛紜,有的說:音樂家除非自己也受感動,否則就不能感動別人。但也有人說:假如一位藝術家想使別人感動,他自己就一定不能感動——否則在關鍵時刻,他將無法控制他的技術。其實,音樂表演,應該是情感和技術的融合,在不同的表演中,我們對技術和情感的需求程度是不一樣的,略有側重,這也就意味著在音樂表演中,表演者的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總體來說,情感,是音樂表演本身的表達需求,否則就像是一臺機器,毫無趣味可言。只有音樂表演者富有豐富的情感,才能打動觀眾。
(二)音樂想象是音樂表演的基礎
音樂表演,是透過音樂作品進行二次加工的表演形式,而音樂作品很多時候是對當時的心境、環境的綜合描寫,通過簡單的文字和曲調,難以呈現出音樂作品的深刻內涵。因此,需要表演者進行想象,去體會音樂作品中作者的心境以及想要表達的內容。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音樂想象是進行音樂表演的基礎所在。表演者拿到音樂作品,要對其內涵進行深刻的剖析,那么如何去理解作品中的情感以及內涵?想象便是其中重要的方式。通過想象了解創作者當時的心境,體會到其中蘊含最為真實的情感。然后進行加工展現給觀眾,讓觀眾獲取更加貼合作品的情感體驗,真正實現作品的再現。音樂想象,進一步豐富了音樂作品的內容,讓表演者的表演突破自身的情感體驗,從作品出發獲得更為豐富、立體的情感體驗,為其進行深層次的表演奠定了基礎。
(三)音樂想象激發音樂表演的內在動力
音樂表演,不是簡單的作品內容的呈現,而是表演者對音樂作品進行加工而創作的表現形式,是表演者的情感、認知、經驗等綜合表現,以求得達到最佳表演效果。而想象力是表演者最為基礎、最為重要的能力之一。只有深刻理解音樂作品中的情感,才是進行生動音樂表演的基礎所在。一旦表演者沒有情感,無動于衷,僅僅通過表演技巧是很難打動觀眾的。因此,需要表演者對作品的情感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夠為表演奠定基礎,需要表演者充分調動自身的情感,喚起真實的情感回憶。甚至在某些時候,需要調動自身沒有體驗過的情感,超過自身生活的局限性,獲得更為廣闊和深邃的情感,而這就需要想象。借助音樂想象的動力,去激發音樂表演內在動力,去激發表演者內心深處的情感。以表演者自身的情感為基礎,經過提煉和升華,和音樂作品中的情感融為一體。應該說,只有這種藝術化的情感,才是音樂表演所需要的,才是可以感動觀眾的。
二、音樂表演中進行情感表現和音樂想象的策略
(一)正確理解音樂作品,全方位了解音樂作品
音樂作品,有著其誕生的背景、所蘊含的意義,因此,每一部作品都是與眾不同的,都是有著其自身獨特意義的。在進行音樂表演之前,首先需要進行的便是對音樂作品的了解,全方位了解音樂作品,才能在詳細了解的基礎上去尋找到深層次的情感。只有建立在作品基本信息基礎上的情感,才能投之以深情。對于音樂作品膚淺的理解,甚至是進行歪曲原作的情感表現,這都是我們在音樂表演中所要摒棄的。在音樂作品中,要從背景、創作、作者信息等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了解,甚至是其他表演者對該作品的演示,全方位、多層次地理解,才能夠更好地幫助表演者得到正確的理解,從而在表演上獲得豐富的體驗,為正確理解音樂作品奠定基礎。總之,對音樂作品基本信息的了解,是獲得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和想象的基礎,能夠糾正表演者情感體驗和想象的方向,確保表演者所進行的表演上的創作是符合作品原本意義的。在進行音樂表演的教學中,應該重視對音樂作品相關信息的調研工作,對音樂作品進行全面系統的了解,讓學生在自主查詢信息中,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畢竟,詳細而全面的信息了解,是進行音樂表演的基礎,也是學生了解作品的最基礎的方式。
(二)進行自我情感控制,達到最佳音樂表演效果
音樂表演中,需要大量的情感投入,以此達到和觀眾的共鳴,獲得深層次的美的體驗。但是,音樂表演中的情感和生活中的情感是有所不同的。音樂中的情感,不像生活中的情感那么隨意而發。情感是自身對相關事件的內在感受,而音樂作品中的情感是作者將情感置于其中,表演者去領悟的過程。因此,需要表演者善于調動自己的情感,去表演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為觀眾呈現豐富、立體的感受。表演者在進行自我情感的調動過程中,需要控制好自身的情感,盡可能將作品的情感體驗詮釋得真摯。畢竟,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是作者的,是觀眾的,而并非是表演者一個人的。只感動表演者的音樂表演,是不能俘獲觀眾的,也將是失敗的作品。只有表演者進行自我情感控制,才能將作品中的情感更好地呈現給觀眾,從而達到最佳音樂表演效果,直擊觀眾內心。當然,情感控制不僅僅是在表演中控制自身的情感,同時還應該盡可能調動與音樂作品相合的情感,讓音樂表演更加富有生命力、感染力。自我情感控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盡可能傳達相應的思想和理念,讓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培養起這個意識,進行情感積累,為進行音樂表演奠定情感基礎和想象空間。
(三)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積累豐富情感
其實,音樂也是一種語言形式,通過每個音符、節奏的不同組成形式,匯成曲調,悠悠訴說著背后的情感故事。因此,在進行音樂表演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呈現豐富、立體的表演形式,為觀眾呈現刺激的音樂作品。情感,是能夠打動觀眾最直接有效的東西,但是它需要借助相應的平臺,那便是技巧。技巧不僅僅是熟練掌握的能力,更是在熟練掌握的基礎上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樣的一首曲目,不同的人在短時間呈現的表演是不一樣的,這便體現出他的專業能力,看他是否能夠在短時間內找到作品的內涵,進行完美演出。在音樂表演中,情感和技巧是相輔相成的,共同為表演搭設平臺。女高音歌唱家瑪利亞·卡拉斯,是眾多歌唱家的楷模,不僅僅是具備了歌唱技巧,能夠呈現完美的高音聲線,而且還能夠透過聲線的變化去呈現不同的情感。利用聲音將情感表達出來,無論是輕快型的還是沉重型的,她都可以通過音色的變化來表現不同的情感。她認為對音樂的表演,技巧性與藝術性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在表演中,聲音是和觀眾進行溝通的重要橋梁,是表演者的重要武器。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將情感和技巧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相輔相成,共同助力音樂表演。
三、結語
音樂表演讓音樂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變得更富有魅力,成為人們精神領域消費的重要形式之一。當然,這也對表演者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表演者需要在不斷提升自己專業技術和藝術修養的同時,也要增加對藝術文化真實的了解,對作曲家的寫作意圖和作品情感了解得更為透徹、清晰,為進行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奠定堅實的基礎,為觀眾呈現完美的舞臺表演。音樂表演中的情感以及想象力的激發,都是從服務作品出發,都是從服務觀眾出發。從某種角度來說,了解大眾的需求,才是提升作品價值的重要方式,能夠進一步豐富音樂表演形式。
參考文獻:
[1]吳鑫宜.情感藝術和想象力在音樂表演中的應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8):398-399.
[2]柯晶晶.音樂表演心理之情感與理智[J].北方音樂,2018(9):54.
[3]孫艷艷.淺談音樂表演的情感維度[J].北方音樂,2017(9):48.
[4]李明明.論音樂審美經驗在音樂表演藝術中的作用[D].吉林藝術學院,2017.
[5]劉祎琳.音樂表演藝術中的個性與特點[J].北方音樂,2017(3):178-179.
[6]袁帥.略論音樂表演中的情感表達與藝術再造[J].北方音樂,2017(3):188.
[7]高拂曉.論音樂表演藝術接受的三個維度[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16(2):33-42,9.
[8]尹麗華.論音樂表演的情感表現和音樂想象[J].文教資料,2007(15):178-179.
[9]關心.論音樂表演的情感表現和音樂想象[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109-111.
作者單位:
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