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娜
【摘 要】我國電視民生類新聞是蘊含民生信息、體現民情民意的重要欄目,其既是社會持續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集中體現,也是百姓積極參與社會生活、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表現。民生類新聞欄目因貼近百姓的日常生活、關注人們的衣食住行而深受大眾的青睞。在民生新聞中把握正確的輿論方向,奏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是促進民生新聞創新發展的重要依據,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迫切需要。
【關鍵詞】電視民生新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發展策略
電視民生類新聞欄目在各類新聞欄目中具有較高的市場號召力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也深受百姓的喜愛。電視臺應該不斷探索民生新聞的創新之路,充分發揮電視媒體對輿論導向的正確引導與監督功能,促進社會和諧有序的發展,并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主旋律與正能量。
一、我國電視民生類新聞存在的主要問題
1.新聞的價值含量較低
我國的主流媒體一直都是以傳播者作為本位,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受眾及市場存在的意義。在新媒體迅猛發展和新聞改革的雙重引導作用下,媒體人逐漸加強了對傳媒市場和廣大受眾的重視程度,以受眾和市場為本位的民生新聞發展理念在推動民生新聞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弊端,許多膚淺、乏味、瑣碎的內容降低了民生新聞的社會價值,也無法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與反思。
例如,很多電視臺把日常生活中的情侶吵架、夫妻糾紛、鄰里矛盾等帶有負面能量的內容搬上電視熒幕,刻意制造新聞看點,這些內容表明上看十分貼近民眾的日常生活,但往往都成了當事者宣泄情緒的渠道,在讓觀眾看得熱鬧起勁之余,卻無法引起深入的思考,更無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正能量。如果民生類新聞偏離了新聞基本屬性而提取大量的“偽民生”內容勢必會逐漸走向庸俗化,這將不利于民生新聞的穩定發展。
2.民生新聞內容的同質化、商業化十分嚴重
電視的民生新聞一般都是在各省級的上星頻道或省級和地級電視臺地面頻道進行報道播出的。近些年來,民生新聞的內容同質化日趨嚴重,其不僅表現為同一頻道開設了多個民生新聞欄目,也體現在相似欄目所報道的新聞題材十分接近,在主持人的表達形式、新聞關注角度、播出頻率和時長等方面也有很多的相似雷同。同質化問題的日益凸顯會對電視新聞欄目的豐富性、創新性和多樣性產生不利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的不良后果,削弱了民生新聞在新聞類欄目中的競爭優勢,長此以往更會造成電視媒介市場結構性失衡與傳播生態逐漸惡化的嚴重危害。除了內容上的同質化之外,過度商業化也成為制約民生新聞不斷發展的重要問題。民生類新聞摻雜大量的商業廣告會造成新聞內容上的不連貫、不完整,更有甚者通過民生新聞直接宣傳商業產品,這都會對民生新聞的社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產生不良影響。
二、電視民生類新聞欄目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策略
1.明確指導思想,拓展新聞內容的價值
電視的民生類新聞欄目需要始終以平民化視角和民眾的態度來關注社會中的各類民生問題,在積極體現人文關懷的同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輿論導向來傳播社會正能量,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電視的民生新聞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作采集、選編和播放新聞的理念依據、指導思想,自覺承擔起挖掘民生民情、開拓民眾視野的傳媒責任與社會職責,在不斷強化民生意識的同時,突出民生新聞的公共服務性和人文傳播性。民生新聞要不斷探索和拓展新聞內容,不斷提高我國社會公眾在汲取新聞資訊方面的行動執行能力,在關注百姓日常生活資訊與信息的同時,加強對與百姓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國家政策及局勢的關注程度,并從民生的角度對民眾關心的新聞信息進行客觀的分析與解讀,兼顧“國家大計”與“民生細節”,將國家的政策方針與民眾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切實做到為公眾答疑解惑,并引導公眾自覺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建設與創新。
2.加強對“三農”內容的報道力度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社會平等公正,要實現城鄉平等、官民平等。電視的民生新聞欄目往往只重視報道城鎮居民的生活狀況和相關信息,沒有對農村、農業和農民保持有效的關注度。電視媒體應該在民生新聞中充分體現社會公平,加強對農民等相對弱勢群體的生活關注度,了解農民的生活疾苦和困難,積極尋求全社會的力量幫助和支援困難群眾、困難家庭。電視臺要借助民生新聞來深入挖掘農民所需要關注的是醫療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留守兒童和農業創收等現實問題,要對這些“三農”內容進行持續性的報道和跟蹤,既滿足農村觀眾對生活資訊和信息的需求,又用客觀真實的鏡頭畫面反映出我國農村、農民的實際情況。“三農”新聞節目也需要在內容和形式上銳意創新,在“接地氣”的同時,也要考慮城市觀眾的接受程度,確保能滿足更多城市和農村觀眾的電視新聞需求。
3.轉換和革新報道形式,提升新聞品質
面對同質化日益嚴重的民生新聞發展瓶頸,電視臺要提高民生新聞的節目品質和受青睞程度就需要從自身的報道形式、報道視角、情景帶入等方面進行完善,提高輿論引導技巧,提升對人文關懷的理解水平。例如,在報道道路車禍時,將公眾的關注點從車禍慘烈狀況轉移到車禍發生的原因,并聯合交警部門告訴公眾應當如何避免這種事故的發生和道路安全行駛規則,加強司機、行人自覺遵守道路交通規則的意識,進而促進交通安全和社會穩定。
三、結語
電視民生類新聞要始終體現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傳遞正能量。電視臺要積極轉變民生新聞報道形式,拓展新聞的社會價值和人文價值,引導公眾參與社會公共服務與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媒介力量。
(作者單位:沈陽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張雪.電視民生新聞欄目的品牌打造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8(5):199-199.
[2]王雁.新時期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編排與內容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8,No.424(08):167-168.
[3]佚名.融媒體時代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發展與創新[J].新聞傳播,2018,339(18):121-122.
[4]崔璐.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的編輯技巧探討[J].記者搖籃,2018(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