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我國在經濟建設的基礎上越來越注重文化建設,在此背景下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層出不窮,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需要。群眾舞蹈文化在此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新的氣象,同時也出現了新的問題,如何解決群眾舞蹈問題,滿足群眾舞蹈活動值得深思。
關鍵詞:文化強化 群眾舞蹈 文化 研究
一、文化強化戰略背景下群眾舞蹈的新特點
舞蹈屬于人民大眾喜愛的一種娛樂活動,舞蹈也在歷史發展中形成多種形式,其中群眾舞蹈經過一段時期的演變逐漸形成一種舞蹈文化。在我國大力建設文化強國的今天,群眾舞蹈也與時俱進出現新的特征。
首先,群眾舞蹈在新媒體的引導下變得更加活躍。之前,舞蹈一直被認為是高雅的文化活動,普通群眾接受程度低。但是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群眾追求精神享受的要求上漲,加之在新媒體的介紹下,群眾舞蹈開始進入人們視野并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從而吸引了大批群眾舞蹈參與者,同時,在新媒體的價值引導下,群眾舞蹈漸趨成熟和規范,成為大眾普遍喜愛的文化活動。
其次,群眾舞蹈的參與者不斷增加。專業舞蹈講究形體等各種內容,對參與者要求極高,而群眾舞蹈恰恰與其相反,它對參與者沒有任何要求,只要對舞蹈懷有一份興趣就可以參與其中。有關調查發現,群眾舞蹈的主要參與者為中老年群體,這些群體大多沒有工作的壓力,并且閑暇時間較多,通過參與群眾舞蹈不僅可以減少生活的乏味感,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另外,越來越多的青年群體也成為群眾舞蹈的參與者,這些青年群體放著流行音樂,跟隨音樂節奏跳著歡快的舞蹈吸引了許多觀眾,享受著舞蹈帶來的樂趣。群眾舞蹈緩解了參與者的心理壓力,促使了參與者身心健康發展。
最后,群眾舞蹈也逐漸向專業化邁進。在群眾舞蹈火熱的今天,吸引了許多專業舞蹈教師的加入,廣大舞蹈群眾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開始系統的了解舞蹈知識,簡單的舞蹈形式也逐步復雜多元化,甚至許多群眾舞蹈的參與者在專業訓練下成為文藝活動的主力。
二、文化強化戰略背景下群眾舞蹈的建設現狀
雖然我國在大力開展文化建設,但是群眾舞蹈仍舊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導致其在發展和建設中存在一些阻礙因素。具體而言,當前群眾舞蹈還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第一,群眾舞蹈缺乏時間與場地的有效管理。諸多媒體曾報道群眾舞蹈搶占活動場地和擾民問題,政府針對這些問題還未出臺相關規定進行管理。隨著群眾舞蹈參與者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以及活動場地資源的減少,二者矛盾將進一步增加,如果未對此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勢必引起社會沖突,影響社會和諧。
第二,群眾舞蹈的專業指導人員不足。當前,群眾舞蹈的指導者大多缺乏系統的舞蹈知識學習,他們大多在興趣的激勵下獨自進行學習,掌握了基礎的舞蹈內容。在這些人員的指導下,群眾舞蹈的參與者很難有所提升,僅僅屬于一種娛樂活動,沒有實現精神方面的進步。同時,這些業余指導者也無法根據每個參與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指導,使群眾舞蹈無法持續發展。
第三,群眾舞蹈缺乏活動經費。群眾舞蹈雖然發展迅速,但仍舊屬于群眾的自發行為,諸如參與群眾舞蹈所需的服裝等必需品都是參與者獨立出錢購買,沒有社會上企業資金的支持。如果長期以往,將會降低群眾舞蹈參與者的熱情,使他們將群眾舞蹈限于一種簡單的活動范圍,阻礙了群眾舞蹈文化的進一步傳播。
三、文化強化戰略背景下群眾舞蹈文化的發展策略
群眾舞蹈文化建設是新時期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針對群眾舞蹈出現的問題,有關部門需要及時解決,完善群眾舞蹈的發展,進而打造人民群眾滿意的文化活動,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
(一)規范群眾舞蹈的活動地點與時間
隨著群眾舞蹈參與人數的上升,能夠滿足群眾舞蹈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少,針對相關問題,政府部門需要合理引導,在促進群眾舞蹈活動正常開展的基礎上避免社會沖突。
關于活動場地不足問題,政府部門可以引導群眾舞蹈的參與者前往就近的公園等寬闊空間進行活動,鼓勵社區修建專門的舞蹈活動區域。同時,還應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限制群眾舞蹈參與者前往學校操場等工作區域,防止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對不聽勸阻前往這些區域的參與者做出懲罰。關于活動時間問題,政府部分需要科學引導,一方面把控早晚的活動時間,防止影響居民的休息,另一方面可以尋找減少噪聲的有效途徑,例如將音響改換成耳機,從而減少造成社會沖突事件的發生。
(二)推進群眾舞蹈的專業化
在我國日益重視文化建設的今天,對群眾舞蹈文化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群眾舞蹈不僅應該滿足群眾的娛樂需求,還需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相協調,促進群眾精神文明的發展。對此,群眾舞蹈需要實現一定程度的專業化。
一方面,政府與當地社區可以聯合培養群眾舞蹈人員。通過采取優惠措施等方式吸引專業的舞蹈教師參與到群眾舞蹈活動中,使他們以科學的知識與系統的理論豐富群眾的舞蹈認知。由于專業舞蹈與群眾舞蹈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專業舞蹈教師需要認真準備,通過觀看群眾舞蹈教學視頻等深入了解群眾舞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指導普通群眾學習。另一方面,針對業余的群眾舞蹈指導者可以進一步培養,為其提供相關的培訓學習,使這些業余的群眾舞蹈教師向專業化靠攏,從而更好的指導參與者,提高參與者的舞蹈水平。
(三)群眾舞蹈的資金支持
只有對群眾舞蹈投入一定的資金才可以滿足群眾參與舞蹈活動的熱情,實現群眾舞蹈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幫扶群眾舞蹈團體尋找資金支持。
一方面,政府部門可以出臺相關規定鼓勵社會團體和企業等為群眾舞蹈團體提供活動經費,或者為其提供相關的服裝等物品,解決群眾舞蹈活動中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政府部門還需要鼓勵群眾舞蹈團體自籌經費,群眾舞蹈團體通過參與商業表演、幫助企業進行商業宣傳等獲取資金,從而減少活動經費不足的問題,使群眾舞蹈可以持續開展,為促進人民大眾身心健康,提高公民素質做出貢獻。
如上所述,群眾舞蹈文化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群眾舞蹈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社會大眾,使他們在廣泛參與中擴大社交,強健氣魄,實現精神層面的進步,滿足我國文化建設的需求。只有幫助群眾舞蹈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才能實現其發展與進步,成為我國文化建設的一張名片。
參考文獻
[1] 朱麗麗.群眾舞蹈對大眾文化生活的重要性[J].科技致富向導,2011(35).
[2] 李敏.淺析廣場舞蹈在群眾文化生活中的作用[J].戲劇之家,2014(14).
作者簡介:丁功順(1971.05),民族:回族 性別:男,籍貫:湖北荊州,學歷:本科,畢業于中央黨校函授;現有職稱:中級;研究方向:舞蹈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