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利強
[摘要] 目的 分析手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情況。 方法 方便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64例肝內膽管結石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研究組患者均選擇手術治療,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 結果 研究組患者均根據其肝內膽管結石具體情況進行了手術治療,術后殘留結石7例,再次取石成功4例;研究組患者治療期間未出現膽漏、肝膿腫等嚴重并發癥,無死亡;術后隨訪患者治療情況良好,治療優良率達95.31%。 結論 手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患者需要對患者病情進行深入分析準確了解患者肝內膽管結石分布情況以及肝膽管特點,根據病情特點選定手術方案,并做好各方面手術準備以及術后處理,確保手術成功,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水平。
[關鍵詞] 手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手術方案;臨床體會
[中圖分類號] R6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4(c)-004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in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Methods A total of 64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all selected for surgical treatment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ir specific conditions of in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all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Among them, 7 cases had residual stones, 4 cases of which reextracted the stones successfully. And there were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such as bile leakage, liver abscess, and there is no death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well,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reatment was 95.31%. Conclusion The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need to be analyz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patobiliary duct need to be mastered. And the surgical plan i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ease. All aspects of the prepa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need to be well prepared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the oper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Surgical treatment; In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Surgical plan; Clinical experience
肝內膽管結石是發生于患者左右肝管匯合部以上各分枝膽管中的結石,多為膽紅素結石,肝內膽管結石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具有較嚴重的威脅,需要根據患者病情采取有效治療。肝內膽管結石選用手術治療方式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療,而根據患者肝內膽管結石具體發展的差異,臨床所使用的手術治療方案也存在差異。為了對患者進行更加有效的治療保證患者身體健康,需要在術前對患者進行準確的術前檢查以及診斷,判斷患者膽管結石的分布情況并了解患者肝膽管的狹窄程度等,而后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選擇手術術式對患者進行治療[1]。為了具體了解觀察組患者手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效果,該文方便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64例肝內膽管結石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分析其手術治療具體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64例肝內膽管結石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8例,女性36例,患者年齡34~57歲,平均年齡(46.52±3.47)歲,平均病程時間(5.73±1.25)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發熱以及黃疸等疾病史,經臨床診斷確診為肝內膽管結石,且符合手術治療指標。
1.2? 方法
1.2.1? 病情分析 在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前需要對患者進行準確的病情分析以及診斷,通過問診和檢查方式的應用對患者的病情有一個全面的把握,為患者制定更加合適的手術方案。了解患者的病情表現,在患者入院后對患者的病史情況進行了解,包括患者上腹疼痛、發熱、黃疸以及膽道手術等病史,觀察患者入院后的病情表現了解患者疼痛、寒戰、發熱、壓痛等癥狀的表現情況[2]。借助臨床檢查方式的應用,對患者肝內膽管情況進行分析,通過B超檢查對患者結石進行術前定位,了解患者膽管內結石的分布情況;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CT檢查,進一步準確判斷患者病變情況,了解患者的膽管結石部位、范圍,以及患者的肝實質病變情況。根據患者的病情分析,對患者肝內膽管結石具體狀態以及周圍組織情況進行判斷,確定患者的手術治療方案[3]。
1.2.2? 手術治療 根據患者病情的差異選擇不同的手術治療方式進行治療。①膽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術前為患者進行常規手術準備,切開患者斷肝圓韌帶、左側冠狀韌帶、左側肝三角韌帶等部位,探知患者結石部位,切開膽總管而后進行取石,使用T管引流時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引流管長短,避免術中脫出。②膽總管和左肝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在手術準備完成后,常規切開患者肝圓韌帶等,鈍性分離患者肝組織直至到達患者結石處,切開患者膽總管以及左肝管進行取石,使用T管引流[4]。③膽總管左肝外葉切開取石U管引流。手術分離患者肝組織,將患者膽總管以及左肝外葉切開進行取石,使用U管進行引流,引流期間注意保證U管固定良好。④病灶肝切除術。根據患者的具體病變情況具體進行肝組織切除,主要包括左外葉切除、左半肝切除、Ⅴ段切除、Ⅴ段和Ⅵ段切除、右半肝切除等。在進行肝葉切除時需要注意全肝滿結石患者不適宜進行肝葉切除術,患者有肝硬化或明顯纖維化情況需要分析患者結石部位與肝硬化部位之間的關系,合理的選擇治療方式[5]。手術治療結束后對患者進行常規的抗感染治療,以及術后病情護理,了解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若術后有殘留結石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二次取石治療,并統計患者的治療優良率情況。
1.3? 觀察指標
對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分析,了解患者手術成功病例以及手術殘留結石和再次取石治療的情況,統計患者治療期間的嚴重并發癥情況如膽漏、肝膿腫、膈下膿腫等,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調查患者治療效果,記錄本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情況[6]。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均根據其肝內膽管結石具體情況進行了手術治療,術后殘留結石7例,再次取石成功4例;研究組患者治療期間未出現膽漏、肝膿腫等嚴重并發癥,無死亡;術后隨訪患者治療情況良好,治療優良率達95.31%。
3? 討論
肝內膽結石是一種膽管結石,發生部位在患者左右肝管匯合部位以上,肝內膽管結石即可能單獨存在也可能與肝外膽管結石共同存在,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較嚴重的威脅比較容易引發嚴重并發癥導致患者死亡。肝內膽結石患者比較常見的癥狀為疼痛、寒戰、發熱、黃疸以及肝腫大等,若患者病情繼續惡化可能進一步導致患者膽管梗阻,誘發局部感染等,肝內膽管結石所引發的并發癥很多比較嚴重且威脅患者生命健康,有很多良性膽道疾病死亡的案例,在臨床治療中需要格外注意患者的臨床治療[7]。肝內膽管結石在外科治療中屬于比較復雜且較難治療的疾病,手術治療是對肝內膽管結石患者治療效果較好的一種治療方式,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當中。
肝內膽結石患者的手術治療,需要結合患者的病情特點以及患者身體情況進行手術方案的制定,保證手術成功以及患者的身體健康。為了提高手術治療的成功率和有效率,在手術前需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的判斷,很多肝內膽結石患者的病情進展時間較長,并且在肝內膽結石發病的同時還并發了其他疾病,為臨床治療帶來了困難。通過對患者的病史進行調查,以及觀察患者的癥狀,可以對患者病情進行初步的判斷,另外患者疾病初步判斷中B超的應用往往能夠提供比較好的診斷依據,幫助醫生進一步確診[8]。而為患者進行手術準備則需要在初步診斷的基礎上,對患者膽管結石具體情況進行判斷,現階段借助CT檢查方式了解患者肝內膽總管分布、范圍以及周圍組織病變情況的應用較為廣泛,CT檢查的使用也為手術治療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據,有利于手術方案的選擇和制定。在對患者病情進行確定后,選擇合理的手術術式對患者健康而言具重要意義。目前肝內膽結石患者應用較多的手術術式主要有膽總管、肝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此種手術方式在臨床治療中應用比較廣泛,且治療情況比較好,基本無結石復發情況,并且隨著膽道鏡使用的增加,可以進一步提升取石的質量,保證了患者治療的有效率。部分患者的病變比較嚴重,需要進行不同程度的肝葉切除術治療,在進行肝葉切除術治療時往往需要注意部分比較特殊的患者,即患者全肝充滿結石,以及左半肝纖維化右半肝硬化者,往往不適宜直接進行左半肝切除術治療。另外在引流術進行過程中,需要注意引流管固定的情況,盡量避免引流管的脫落或彎折,影響手術質量。
在該次研究中分析了在該院接受肝內膽管結石患者的手術情況,共選取了64例患者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根據上述患者的具體病情表現給予患者對應的取石術治療,主要應用的取石術包括膽總管切開取石術、膽總管和左肝管切開取石術、膽總管左肝外葉切開取石術以及病灶肝切除術,手術過程中主要應用T管或U管進行引流。在該組患者治療期間,患者一次取石成功者共計57例,術后檢查顯示研究組患者中共有7例發現結石殘留,結石殘留為10.94%,而后對上述患者進行再次取石后有4例患者取石成功,該次研究中總的結石殘留概率為6.25%,將其與同期其他研究者的結石殘留概率13.04%相比,發現該次研究取石有效率情況更好,治療狀況良好。此外,根據該次治療統計情況顯示,該組患者在治療期間未出現其他研究中所顯示的嚴重并發癥情況,如膽漏、肝膿腫、膈下膿腫等,患者出現的比較常見的并發癥情況為肺部感染或膽管出血,且發生率較低,共計7例患者出現并發情況,且經對應的臨床治療后均成功恢復健康。患者在治療期間整體身體情況良好,術后出現結石殘留的患者也得到了比較好的照料,未出現嚴重并發癥情況,在該次研究中患者的手術治療優良率較高,未出現死亡病例。此外該組患者在手術治療后經過為期一年的術后隨訪,隨訪結果顯示患者手術治療的優良率情況良好。肝內膽結石是一種發病原因和臨床類型相對復雜的結石病,肝內膽結石的發病與患者的炎癥、膽管狹窄等因素都有密切聯系,因此在臨床治療中也具有一定復雜性,需要加以重視。該組患者在正式手術前均進行了細致的檢查,使用B超與CT對患者肝內膽結石情況進行影像學檢查和分析,CT檢查中了解到患者肝、膽管病變的具體狀態,包括組織的壞死、纖維化、膽管狹窄等,而通過分析上述信息,醫生為患者制定了更加詳細且準確的手術方案。根據現階段常用的肝內膽管結石手術治療方式,該組患者進行了包括肝葉切除、膽管切開取石術治療等,并借助T管和U管引流,有效的對其肝內膽管結石進行了治療。有研究顯示,肝內膽管結石臨床治療中部分并發癥發生原因與手術過程中對膽管狹窄處理有一定關聯,為了避免患者術后結石殘留以及結石反復發作,該組患者治療期間都對其肝內膽管狹窄加以解除,并確保膽汁引流暢通,因此患者的術后并發癥情況以及術后結石殘留率有比較明顯的降低。
該文主要分析了研究組肝內膽管結石患者的手術治療臨床情況,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均根據其肝內膽管結石具體情況進行了手術治療,術后殘留結石7例,再次取石成功4例;研究組患者治療期間未出現膽漏、肝膿腫等嚴重并發癥,無死亡患者;術后隨訪患者治療情況良好,治療優良率達95.31%。
綜上所述,手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患者通過準確分析患者病情,并根據患者肝內膽管結石具體情況制定良好的手術方案進行治療,能夠為患者提供可靠的治療效果,保證患者的生命健康,臨床應用情況良好,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張建華.規則性肝葉切除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臨床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91):182,184.
[2]? 郭玉軍.肝段葉切除聯合手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臨床可行性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37):69.
[3]? 馮康.膽道鏡手術聯合肝部分切除在治療肝內膽管結石中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10):37-38.
[4]? 歐德燈.肝內膽管結石患者32例手術治療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17):52-53.
[5]? 陳麟.纖維膽道鏡在治療膽道術后肝膽管殘余結石中的應用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31):14-16.
[6]? 趙國平,胡建平,王吉榮.膽道鏡治療術后肝內膽管結石合并膽管狹窄230例臨床體會[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7,33(11):2166-2169.
[7]? 冉鋒男.肝內膽管結石并膽管狹窄的手術治療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6,37(5):1108-1109.
[8]? 靳璽斌.研究肝內膽管結石患者的外科治療臨床進展[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17-18.
(收稿日期: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