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德發 邢雯雯



摘 要: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充足的動力。“智能+”是制造業升級的源頭活水,是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彰顯一國的核心競爭力與綜合實力。黑龍江省“十三五”規劃提出,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構建新型制造體系。黑龍江省制造業轉型升級“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左右。通過以博實股份和中國一重的稅收比較分析為例,探討通過“智能+”制造業的稅政設計路徑改造傳統制造業,指出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是必然選擇。
關鍵詞:“智能+”;制造業;稅收政策
中圖分類號:F426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7-0119-03
一、黑龍江省“智能+”制造業現狀
從國家層面看,2015年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共有46家企業,黑龍江省并未有企業上榜;2016年名單共有63家企業,其中黑龍江省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列入電設備遠程運維服務試點示范項目;2017年名單共有98家,其中黑龍江泉林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列為發秸稈綜合利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2018年99個智能試點示范,黑龍江省未有企業上榜。
2018年8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我國首份智能化水平評估報告——《中國智能化發展指數報告(2018年)》,黑龍江省的智能化發展水平在全國范圍內排名倒數第9[1]。裝備制造業是黑龍江省四大主導傳統優勢產業,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裝備制造業大省,為打造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和裝備制造研發設計基地的任務十分艱巨。
為落實國務院《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黑龍江省啟動實施了“十百千萬”工程,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在全省培育10個智能工廠,打造百個數字化車間,建設千條自動化生產線,推動萬戶工業企業上云用云(龍哈工業云上云企業達到500戶),促進全省制造業加快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2]。
黑龍江省推行設計借“云”、生產添“智”、產品加“芯”等新模式,分行業、分領域培育一批數字化設計、自動化制造、信息化管理的工業互聯網示范企業,力爭2018年新增國家兩化(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7戶,帶動整體工業的信息化水平提升[2]。
二、博實股份和中國一重的稅收比較分析
(一)博實股份
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發、生產和銷售大型智能成套裝備產品,并向客戶提供產品服務。目前,公司智能成套裝備產品快速增長,構筑了“智能成套裝備”+“環保工藝裝備”的產業格局,確立“智能裝備”+“產品服務”的競爭優勢地位。尤其是公司的智能物流系統成為《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智能制造工業4.0的重要內容,智能物流系統項目意義重大,并已開始簽訂商務合同。
2018年博實股份合并財務報表中營業收入為91 557.49萬元,其中,產品銷售收入56 682.15萬元,約占公司總收入的61.91%;公司機器人及其它智能成套裝備營業收入8 923.55萬元,占2018年營收的11.32%;公司機器人及其他智能成套裝備生產并銷售4 065.56萬元。見表1、表2。
(二)中國一重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主要從事重型機械及成套設備、金屬制品的設計、制造、安裝、修理等,主要產品有核島設備、重型容器、大型鑄鍛件、冶金設備、重型鍛壓設備、礦山設備等。相關數據見表3、表4。
(三)比較分析
從博實股份所得稅費用/利潤總額指標看,低值為11%,高值為14.62%,8年的均值為12.44%,曲線比較平穩。而中國一重這一指標波動較大,低值為-21.85%,高值為91.12%,8年的均值為31.86%,曲線波動較大。如圖1所示。
從博實股份稅金及附加+所得稅費用/利潤總額指標看,低值為6%,高值為18.89%,8年的均值為15.38%,曲線比較平穩。而中國一重這一指標波動較大,低值為-47.93%,高值為152.31%,8年的均值為58.23%,曲線波動較大。如圖2所示。
從博實股份(稅金及附加+所得稅費用)/主營業務收入指標看,低值為1%,高值為5.27%,8年的均值為4.22%,曲線比較平穩。而中國一重這一指標波動較大,低值為0.86%,高值為10.13%,8年的均值為2.5%,曲線波動較大。如圖3所示。
(四)基本結論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繳納所得稅年份,中國一重的稅負率明顯高于博實股份,且各年度均超過25%,而博士股份約為現行稅率25%的50%;從主營業務收入指標看,因中國一重的銷售額大使得(稅金及附加+所得稅費用)/主營業務收入指標比博實股份降低約3個百分點,表明博實股份已經處于高新技術企業的層次,而中國一重仍屬于傳統裝備制造業,退稅款占收益的比重大,向高端裝備制造業轉型,尤其是高端智能制造的任務還十分艱巨。
三、黑龍江省推進“智能+制造業”的稅收政策建議
(一)加快培育推廣智能制造
對高端裝備制造企業智能裝備(產品)所取得的收入按軟件設計企業執行。對于加快推進兩化融合發展、加速發展新模式和新業態與推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的企業,以《黑龍江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指導目錄》為引導,通過實施試點示范項目、數字產業項目等,當期項目支出全額在稅前扣除。對于智能制造企業的相關配套服務性企業,免征企業所得稅或實行適當比例的增值稅退稅。對智能制造企業相關的提供市場開拓、管理咨詢、信息服務、科技支持等企業,適當優惠對其所征收的土地使用稅、增值稅、契稅、印花稅等其他稅種,最大限度地免征隸屬于地區內的相關企業稅費,并將已收取的相關企業稅費用于建設進一步的發展支持平臺。
(二)支持數字產業與風險投資
對各類專項產業發展基金和技術改造資金所產生的基準利息,上浮利率產生的利息、加息、罰息等,給予稅前扣除;對實施股權支持、風險投資等方式取得的股息、紅利,免征企業所得稅;為孵化數字企業提供擔保的利息支出、投資損失等則允許在稅前扣除[3]。對于地區內符合條件的智能制造企業,自企業的項目賺取經營收入的所屬納稅年度算起,免征企業前3個經營年度的所得稅,減半征收企業第4—6個年度的企業所得稅。對地區內智能制造企業加速折舊,對創業投資準予采用快速折舊,使企業能盡快收回投資;實施再投資免稅、退稅,鼓勵企業將利潤用于擴大再生產;對合理利用出口退稅政策以減少智能制造企業的出口產品成本,提高在國際性競爭中的優勢。
(三)促進新興業態的聯合與重組
一是重組增值收入免稅。二是增設扣除。在全省范圍允許裝備企業購買專利權和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若屬于國內外先進技術,準予快速攤銷;對應的固定資產準予加速折舊。三是收入減稅。對于企業生產的符合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的裝備產品取得的收入減稅,按90%計入企業所得稅收入總額。
參考文獻:
[1]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智能化發展指數報告(2018)[R].2018-08-24.
[2] ?姜輝.黑龍江省5年內將打造10個智能工廠 百個數字化車間 千條自動化生產線[EB/OL].東北網,2018-08-01.
[3] ?胡立升,等.智能制造稅收問題研究[J].稅務研究,2018,(2):86-91.
[責任編輯 興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