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摘 要】在黃梅戲的表演中,大量的旦角形象不僅豐富了黃梅戲的故事內容以及內涵,還推動了黃梅戲唱腔不斷向前發展,推動了黃梅戲的音樂風格進一步完善。本文簡要分析了黃梅戲旦角的表演藝術。
【關鍵詞】黃梅戲;旦角;表演藝術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9-0041-01
旦角在黃梅戲的表演中占有顯著的優勢。旦角可以分為兩類,在第一類中,女性是戲曲的主角,劇情是圍繞著一個女性角色展開的,主要刻畫一個或兩個女性的角色。在第二類中,女性是次要的人物角色,卻貫穿整場戲劇,對于劇情的推動起到了關鍵作用。
一、旦角形象特點
黃梅戲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類別,分別是神話劇、生活小劇和傳統大戲。在神話作品中,黃梅戲真實地反映了農業文明社會中人們的精神寄托與憧憬。例如在《天仙配》中下凡追求真愛的七仙女、哭倒了長城的孟姜女等,這些女性角色表現的都是儒家的思想文化,因此也展現了角色上的忠孝與故事情節結合在一起,就能夠將兒女情長展現出來。而在生活小劇的主題中,旦角往往能夠將人們的真實生活狀態展現出來,是最接近于生活的作品。例如,在《戲牡丹》中智斗各路神仙的賣藥女、《夫妻觀燈》獲得豐收之后,看花燈的王家妻子。這些女性角色都能夠將自己在生活中最真實的狀態展現出來,彰顯了我國民族傳統的價值觀。旦角在其中展現了女性應該如何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將我國的民族本質和高尚的情操完美詮釋了出來。很多的傳統大戲都展現了黃梅戲中旦角的經典形象,例如為了救自己的真愛天子而考取狀元、招作駙馬的馮素珍,再比如英勇善戰的女將軍樊梨花。這種大戲常常是以家庭矛盾為故事發展的主線,其中女性角色的命運千姿百態,塑造了很多具有超凡脫俗的個人形象,因此也將女性角色的價值充分體現了出來。
旦角不同于男性角色,其音樂形象非常抒情,具有一定的戲劇性,同時人物又是飽滿、鮮活的,與戲中的社會能夠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這也是旦角形象能夠深入人心的重點所在。
二、旦角音樂特點
在大部分的黃梅戲中,旦角形象都是恪守成規的傳統女性,具有保守的傳統思想,但是由于每一個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出身和生活經歷并不相同,因此還是各有特點的。例如在《天仙配》中,七仙女的音樂形象本是一個高冷的神仙,但是在黃梅戲中旦角的音樂卻是按照一個農婦來描繪的。眾所周知,七仙女就是下凡來民間尋找自己真愛的一位普通女性,雖然她本是出自瑤池,但是在劇中與董永和睦的夫妻生活,非常真實地刻畫了農耕社會的和諧畫面。正如音樂所寫的:你耕田我織布,我挑水你澆園。配合著這種音樂特點,能夠更好地刻畫出在當時社會的女性渴望沖破重重阻礙,獲得自己真愛,并且向往安居樂業的美好愿望。再比如,《風雨麗人行》這一場戲中的旦角音樂也非常具有特點。其中最為經典的片段就是《讓天下的婦女站起來》,塑造了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展現了一位女革命者對于國家的莊嚴承諾。而在《花之歌》中又將旦角的形象展現了出來,劇中的旦角為了自己女兒未來的美好生活,整日東奔西走,害怕女兒埋怨自己,世上有哪位娘親不疼自己的孩子呢?但是她毅然決然地為革命闖蕩,這一音樂配置不僅將女性的愛國情懷展現了出來,也將他們細膩溫婉的一面顯示了出來。
三、旦角唱腔特點
黃梅戲中,旦角的唱詞從來都可以用纖婉來形容,這樣的抒情風往往能夠塑造一個纏綿婉轉的情感表達效果,在語言方面也非常優美婉轉。在農耕社會中,女性由于長期在社會結構中處于劣勢地位,這種壓抑的生活狀態造成了他們的心思敏感,相比普通的角色來說有更多的煩惱,并且更加敏感,很多心理變化被迫不能表達,因此需要用唱腔的特點來展現這種情感。例如在《徽州女人》中,扮演主人公的旦角就用非常細膩的唱腔,描繪了人物心中對未來伴侶的模樣:撐著一把傘,書生緊緊握著書卷。這種非常具體的唱詞,幫助觀眾能夠將唱腔描繪的人物更加清晰化、具體化,同時這樣的唱腔也將女性的清新和淡雅展現了出來,更從側面展示了當時的社會非常有禮節,即使是一位沒有接受過文化教育的女性角色也能夠寫出這樣富有詩意的詞句,為后續角色的悲慘命運進行了鋪墊。
除此之外,旦角的唱腔非常接近日常生活,并且情感十分真摯。在表演的過程中,旦角唱詞已經看作是一種抒發自我情感的表達形式,融入了個人的情感,形成了非常獨到的見解。例如在《牡丹戲》中,白牡丹被呂洞賓故意刁難,這一角色的平鋪直敘,歌詞中的內容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非常符合這位沒有文化村姑的見解,進一步豐滿了旦角形象。
總之,在黃梅戲的表演中,旦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將當時女性的情感和生活狀況很好地展現出來,通過對旦角的剖析,也能夠進一步感受黃梅戲的風格發展以及女子形象的演變。
參考文獻:
[1]丁以勝.黃梅戲旦角表演藝術特色管見[J].黃梅戲藝術,2018, (2):39-42.
[2]孫子男.黃梅戲旦角音樂形象藝術特征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21(3):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