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佳
【摘 要】黃梅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一,在過去也叫采茶戲或者黃梅調。新中國成立以后,黃梅戲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并且在全國逐漸成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劇種,甚至名揚到了海外。在2006年的時候,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有黃梅戲。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黃梅戲的傳承與發展與京劇、越劇等劇種都出現了相同的危機。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黃梅戲傳承與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黃梅戲;傳承;發展
中圖分類號:J825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9-0050-01
也許很多人并不知道黃梅戲,但是對于《天仙配》卻十分熟悉,也正是由于這部戲,才讓全國各個地方的人們知道了黃梅戲的存在,同時,也成為了安徽的重要文化標志。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黃梅戲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年輕人更加喜歡科技發明以及潮流的東西,很少人關注黃梅戲,而黃梅戲也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從而逐漸放棄了自身的特點。面對這種情況,怎樣使黃梅戲在現如今的社會中得到傳承與發展,就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問題[1]。
一、黃梅戲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黃梅戲的內容與時代脫軌
就目前情況來看,黃梅戲作為地方文化的特色,無論是演出形式還是演出內容都充滿了當地的生活氣息,但是形式過于陳舊,并沒有因為時代發展而進行改變,所以很難得到年輕人的歡迎。隨著世界各國文化的融合,黃梅戲的發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越來越追求高雅,失去了原本的鄉土氣息。所以,黃梅戲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本土特色[2]。
(二)黃梅戲缺少專業的人才
黃梅戲是一種舞臺劇種,想要演繹出一部好的作品,離不開導演和演員之間的默契配合。但是就目前來看,黃梅戲在發展的過程中,非常缺少導演人才,而且愿意學習黃梅戲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少。在黃梅戲演出的過程中,即使有很好的導演,大部分也都是花高價聘請過來的,演員也變得越來越少,甚至出現在一部戲中,同一個演員要分飾多個角色。大部分的女演員只愿意出演花旦而不愿意出演老旦,大部分的男演員只愿意出演小生,而不愿意出演老生,主要就是因為看不上角色。
(三)黃梅戲的投入力度不夠
黃梅戲在發展過程當中,全盛時期很短,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除了自身的因素以外,還與文化部門和政府的投入力度有直接的關系,而資金缺乏也對黃梅戲的發展形成了束縛。
二、黃梅戲傳承與發展的措施
(一)建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機制和體制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黃梅戲也需要與時俱進,要積極招聘優秀的導演和編創人員,增加演出的場次、時間,并且提高演出的質量,從而獲得更多人的喜歡。不僅如此,還需要對現有劇作進行創新,要對創新后的劇作進行扶持,從而有助于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藝術生產格局,要努力打造精品名牌劇目[3]。
(二)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
在黃梅戲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對于導演、編劇、演員以及其他工作人員都要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從而有助于提高團隊的綜合實力,有助于促進黃梅戲的傳承。除此以外,黃梅戲在演出的過程中,一定要大力推薦年輕人,保證黃梅戲后繼有人。為了能夠使黃梅戲得到良好的傳承與發展,需要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也需要校園的協作培養。要積極實行“老帶新”的培養模式,鼓勵老藝術家發現并培養年輕人,有利于黃梅戲的傳承與發展。
(三)以地方特色為基礎,與時俱進
第一,黃梅戲是地方劇種,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因此,想要對黃梅戲進行創新,不能脫離地方特色,要堅持自身的個性和風格,始終保持黃梅戲原有的唱腔;第二,要與時俱進,從現代的審美角度出發進行創新,無論是聲腔的變化還是樂器的使用,都要有助于對人物的塑造,要為劇情的發展營造出相應的環境氛圍,旋律也要既熟悉又有新鮮感;第三,要善于吸收與借鑒,指的就是需要黃梅戲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吸收和借鑒其他劇種的優點,并且要對其他劇種采取包容的態度。
(四)加大資金的投入
黃梅戲在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難得到很好的發展的,需要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幫助,需要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大力的支持。比如,可以設立黃梅戲發展基金會,從而進一步加大對黃梅戲的支持。不僅如此,也可以將黃梅戲作為地方特色文化進行產業化經營,通過創建黃梅戲劇團,并且使劇團成為政府部門的文化團體,有助于創造社會和經濟效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任何一種劇種來說,在發展的時候需要經歷一次漫長的歷程,在歷程中需要不斷接收新的事物,拋棄舊的事物,并且需要在發展的過程中進行創新,要把黃梅戲繼續發揚光大。黃梅戲在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在原有地方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與時俱進,要走多元化的發展道路,劇目發展要與人才培養進行緊密的結合,這樣才能夠走出一條創新與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汪健.論黃梅戲音樂傳承與發展[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4):184-185.
[2]朱志恒.黃梅戲的傳承與發展[J].當代電力文化,2016(4):94-95.
[3]關陽.論黃梅戲傳承與發展的對策[J].大眾文藝,2014(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