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昕
大豆是高油高蛋白作物,也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營養價值高,市場需求量大,目前我國是世界上大豆進口量最大的國家,大豆產量居世界第四位。黑龍江省孫吳縣作為東北大豆產區的核心區域之一對國家糧油安全、大豆自給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孫吳縣地處高寒地區,推廣的大豆品種屬于早熟或極早熟類型,品種多、亂、雜,經營分散。盡管分品種種植,但收獲時混收混售,沒能發揮優良品種的品種優勢。當地豆農對品種了解較少,缺少選擇優良品種的意識和相關知識,本研究以孫吳縣各個鄉鎮種植面積較大的代表性大豆品種為材料,測量蛋白和脂肪含量,明確孫吳大豆品質現狀并提出技術對策,為正確評價、合理利用孫吳的大豆資源和大豆產業發展提供對策,同時為當地農民對大豆品種選擇提供可靠依據。
孫吳縣地處黑龍江省北部、黑河地區中部,該地區生產大豆特點為高蛋白、高油大豆。孫吳縣2018年全縣大豆種植面積為共99.56萬畝,總產10.95萬噸,大豆種植面積占全縣總種植面積的56.55%。本文對孫吳縣11個鄉鎮33份大豆樣本進行蛋白、油脂含量的檢測和分析。2018年全縣大豆平均蛋白質含量:39.10%±1.21%,平均油脂含量:19.46%±0.69%。屬于第四積溫帶的鄉鎮大豆蛋白平均含量:39.81%,大豆油脂平均含量:19.65%;屬于第五積溫帶的鄉鎮大豆蛋白平均含量:39.03%,大豆油脂平均含量:19.36%;屬于第六積溫帶的鄉鎮大豆蛋白平均含量:39.02%,大豆油脂平均含量:20.15%。
一、材料與方法
在孫吳縣域11個主產大豆鄉鎮的主栽品種地塊選擇收集2018年大豆樣本,收集品種主要選擇針對當地種植面積大的代表性品種,每個鄉鎮收集3個代表性品種。蛋白和脂肪含量檢測采用Bruker近紅外谷物分析儀,每個樣品測算三次取平均值。
二、結果與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測得孫吳縣大豆蛋白含量最高為第六積溫帶正陽山鄉嫩奧4號(蛋白質含量41.25%±0.31%),最低為第五積溫帶西興鄉黑河43(蛋白質含量37.00%±0.46%);測得的油脂含量最高為第六積正陽山鄉溫帶華疆4號(油脂含量20.87%±0.68%),最低為第五積溫帶清溪鄉克山1號(油脂含量18.31%±0.27%)。
從表中可以看出品種特征對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影響最大,但大豆的品質除受遺傳因素影響外,還受到環境條件的影響,例如雨水和溫度適宜的地區,大豆的品質較好。越區種植可能會對大豆品質產生影響。
三、討論
實驗結果測得蛋白質含量從第四積溫帶到第六積溫帶的最高數值成上升趨勢,并且蛋白質最高數值和油脂最高的數值都集中在第六積溫帶,這可能與在不同的積溫帶采集的品種不同有關,也可能與采集地塊的高低、光照、雨水量等有關。推測可能剛好在第六積溫帶采集的地塊所屬環境滿足大豆的生長需求。測得數值中,黑河43同時表現出第五積溫帶蛋白質最高(孫吳鎮黑河43:蛋白質含量40.60%±0.65)和油脂最高兩個數值(群山鄉黑河43:油脂含量20.69%±0.35%),說明大豆品質除遺傳因素外還與生長環境有密切的關系。
(作者單位:164299 黑龍江省黑河市孫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