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作庭 單曉春
摘 要:眾所周知,混凝土技術在我國應用的十分普遍,而且各個施工團隊都十分重視維持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這樣即使在各種物理和化學作用的環境當中,也能夠保持原來穩定的性能。那么本篇文章,主要對預應力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影響因素,以及具體的優化措施,展開詳細的分析和探討,從而幫助我們掌握有效的維護技術。
關鍵詞:預應力混凝土 耐久性 影響因素 技術措施
作為施工團隊,必須要充分掌握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幫助混凝土得到抵抗周圍環境影響的能力,而且需要針對混凝土在使用過程當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及時采取有效的調整和完善措施,從而維持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能,那么下文我們將從兩個方面來對預應力混凝土的耐久性進行分析。
一、耐久性的主要影響因素
首先從周圍環境因素來看,影響混凝土穩定性能的主要因素還是非常多的,目前被我們所研究出來的,主要包括三種因素,也就是被人們所熟知的混凝土碳化現象,以及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現象,還有可能會受到某種化學離子的影響,對混凝土耐久性能產生一定的破壞。
(一)混凝土碳化
混凝土碳化現象的產生,主要是因為空氣當中本身存在的二氧化碳對混凝土結構的滲透。混凝土本身可能會以具有一定的空隙和毛細孔,對于空氣當中的二氧化碳來說,是十分容易滲透到其中的。之后就會與混凝土當中所含有的水分產生一定的化學反應,可能會形成碳酸鈣等物質。這些碳化物質本身對混凝土的結構和性能并沒有太大的危害,而且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碳酸鈣等物質的形成可能加固了混凝土結構的緊密性。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混凝土的堿性可能會被降低,那么在高堿環境當中就無法對鋼筋提供良好的保護作用,鋼筋相比之前會更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破壞。
(二)鋼筋銹蝕
上文提到了在高堿環境下,混凝土可能不能再給鋼筋提供良好的保護和支撐作用,而且會受到周圍化學物質的影響,對鋼筋產生一定的破壞。鋼筋的作用原理與其他周圍介質之間是有一定的差異的,在使用的過程當中也會面臨嚴重的腐蝕現象,目前被我們所了解到的,就是化學腐蝕以及電化學腐蝕現象。這主要是由非電解質溶液或者其他氣體,在鋼筋表面,形成化學反應,在鋼筋表面附著一層疏松的氧化物,從而對鋼筋產生嚴重的腐蝕。還可能在金屬表面,形成原電池反應,從而在鋼筋表面形成一層疏松的紅棕色鐵銹,對鋼筋的結構產生巨大的破壞。
(三)Cl—擴散
除了上述內容分析之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氯離子的擴散,在高堿性環境當中,鋼筋表面的鈍化膜才能為其提供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隨著化學反應的產生氯離子在表面進行不斷地擴散,中和堿性環境,從而造成鋼筋表面的鈍化膜,不能夠保持穩定。
二、預應力混凝土耐久性的特點
預應力混凝土在施工的過程當中,常常伴隨復雜的工序,而且這項技術在得到實施的時候,也特別容易遭受一些化學腐蝕的影響。因此,施工團隊和施工人員需要格外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維護鋼筋混凝土本身的穩定性能。
三、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鋼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可能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那么施工團隊就需要從各個方面考慮到具體的處理和防護措施。下文將從幾個方面來探討,從而幫助我們掌握有效維護耐久性能的技術要點。
(一)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化學離子的攝入和擴散,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與本身的濃度有關,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還與混凝土保護層本身的厚度有關。因此,要想有效維護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可以結合國內外相關的研究結果,根據國家相關標準和要求來提高混凝土的保護層厚度,這樣能夠避免那些化學離子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到達混凝土結構。
(二)水泥品種和骨料
施工團隊在選擇水泥品種和骨料的時候,必須要對品種和材料做深入的評估,而且要針對不同的影響因素去選擇適合的品種。目前經過多次試驗所得,國內施工團隊大多會選擇那些低堿度,低需水量的水泥材料。而且還需要選擇那些雜質含量較少的,頂配的骨料,這樣能夠有效減小水泥結構之間的空隙。
(三)配合比
施工團隊必須要選擇合適的配合比,將水泥用量,以及水分之間形成科學合理的配比,這樣能夠有助于形成一定的骨料來填補結構之間的空隙,如果配合比過大或者過小,可能會導致這些材料降低使用性能。
(四)外加劑
在施工的過程當中,還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外加劑。比如常見的防銹劑,就是針對鋼筋結構,容易產生生銹和腐蝕現象所研發而出的一種試劑,施工人員采用這種外加劑可以有效加強鋼筋混凝土本身的預應力穩定性能。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對施工過程的控制和管理,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運用一些外加試劑和設備。而且需要加強操作人員的規范意識和自覺意識,讓他們能夠從設計階段到施工階段,以及管理環節都能夠落實,增強預應力穩定性能的措施。
四、結語
綜上所述,預應力結構的穩定性可能會受到來自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破壞,因此,施工團隊必須要裝飾設計階段,施工階段以及后續管理階段的工作得到落實。采取上文分析的一些措施,來有效控制和維護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能,而且需要加強施工人員和操作人員規范操作的意識,充分采取保護的措施來降低鋼筋混凝土腐蝕的頻率。
參考文獻
[1]熊學玉,黃鼎業.預應力結構原理與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7,(05):123—125.
[2]張德峰,呂志濤.現代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研究現狀及其特點[J].工業建筑,2018,(06):15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