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明芳
摘 要:校本師訓是一種以學校為基礎,以教師為主體,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宗旨的教師培訓活動。學??苫谛1緦嶋H,通過實施三項策略、搭建八大平臺,切實提升校本師訓實效,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關鍵詞:校本師訓;教師培訓;三項策略;八大平臺
中圖分類號:G471;G45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6-0024-02
校本師訓是一種以學校為基礎,以教師為主體,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宗旨的教師培訓活動。教師的成長是學生發展的核心,也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學??苫谛1緦嶋H,通過實施三項策略、搭建八大平臺,來切實提升校本師訓的實效性,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1.加強年級組、學科組建設
年級組、學科組是學校工作的兩大支柱,學校要切實加強年級組、學科組建設,制定并實施“優秀年級組(學科組)考評實施方案”。在具體工作中,要將重心下移到年級組、學科組。年級組、學科組的教研活動做到“四定”,即提前確定時間、主題、內容、中心發言人,讓教研活動更有序;凸現“實、新、活”,創特色,求實效,及時總結得失,定期進行交流,讓教師參與更有熱情。為切實加強年級組、學科組建設,充分發揮組員的集體智慧,學??蓢@集體備課制度,定期開展年級組賽課活動。這既發揮了年級組的集體智慧,促進了組員的專業成長,又發揮了團隊合作精神,增強了團隊凝聚力和戰斗力。
2.完善集體備課制度
要努力杜絕將集體備課演化為純粹的分工備課。集體備課的總體思路是分塊備課、集體評議、個人修改、資源共享,具體要求是“四定、五有、六優化”?!八亩ā奔炊〞r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定期匯報反饋;“五有”即有準備、有專題、有記錄、有學情分析、有“促優轉差”措施;“六優化”即優化教學目標體現整體性,優化教學過程體現扎實性,優化教學方法體現時代性,優化教學內容體現趣味性,優化教學手段體現科學性,優化師生關系體現和諧性。備課制度有:教學內容提前一周備,時間固定每周備,學情分析重點備,課后記錄仔細備,問題出現天天備。重點課例可以通過“一人上課——眾人評議”等形式組織研討,既發揮教師的集體智慧,又體現教師的教學個性。
3.開展課堂調研活動
要積極開展課堂調研活動,做好現場指導。課堂調研有不同的形式,可層層推進。首先開展的是“調研課”,即學校事先通知教師,讓教師充分準備,聽課結束后組織評課,檢測上課效果。接下來,在“調研課”的基礎上開展“推門課”,即學校組織相關人員,隨時進入課堂聽課,檢測教師的上課效果?!巴崎T課”需要教師認真對待每一節課的備課、上課,這有利于幫助教師打好專業基本功。最后開展的是“考核課”,即學校組建專家團隊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考核,綜合評定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這有利于教師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進行比較,明確自我專業的定位和努力方向。
1.名著研讀
每學期扎扎實實研讀一本教育名著,并做好讀書筆記;每學期舉行一期青年教師成長聯盟讀書講壇活動。(1)研讀內容。結合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學校每學期為教師推薦一本教育名著。比如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劉京海的《成功教育》、周弘的《賞識你的孩子》、劉永吉的《成功起跑線》、張明霞的《做成功的教師》、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易連云的《重建學校精神家園》、肖川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發展》、朱良才的《教育·三十七度二》等。(2)配套舉措。1)每位教師每學期必須完成50張讀書卡片、4篇讀書筆記。2)每周的教師會議,安排一位教師交流讀書心得。3)每學期的教研組活動,安排一次“讀書會”。
2.專家講堂
邀請專家或名師來校作專題報告、理論引領或課堂教學觀摩,原則上一學期邀請一位。(1)講堂內容。主題有現代教師的職業核心競爭力提升實操、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如何做一個好教師,等等。(2)配套舉措。1)每次開設講堂之后,安排半個小時的時間,讓教師與專家或名師面對面對話。2)講堂管理員做好音像保存和文字保存。3)以專家或名師講堂為契機,爭取與專家或名師建立多途徑聯系,借助專家或名師的力量培訓學校的首席教師、骨干教師和新秀教師。
3.好課多磨
(1)好課多磨。在好課多磨過程中組織開展對話,如欣賞性對話——質疑性對話——建設性對話——教育學對話——課程論對話——教學法對話。(2)配套舉措。1)每周二下午全校語文教師參加“好課多磨”;每周三下午全校數學教師參加“好課多磨”。2)“好課多磨”由各教研組輪流推出,組內先共同備課、試教,相對成熟之后再向全校展示。3)精品課堂的觀摩程序為:上課觀摩、教研組代表介紹設計和修改過程、分年級組討論、各組派代表進行大會評課、執教者總結反思。
4.成長論壇
結合學校工作重點,每學期由教師作20分鐘到40分鐘的專題小講座,推薦意蘊深長、富有啟發性的經典美文或精彩片段等,并作5分鐘到10分鐘的介紹性、鑒賞性發言。(1)論壇內容。每學期一個主題,滾動式推進。(2)配套舉措。1)規定周一晚上半小時的時間為學習沙龍時間。2)學期初統一確定“成長論壇”的主講人及主講專題,主講人自主準備專題內容。3)“成長論壇”的程序一般為:小專題演講——自由對話。
5.電子教學倉庫
(1)平臺分類。根據實際教學需求,學校有效構建電子教學倉庫,具體包括研究資料的存儲平臺、研究成果的展示平臺、研究經驗的共享平臺、研究數據的檢索平臺等。(2)配套舉措。1)要求每位教師在一學期內上傳不同的教案、論文、課件等,便于資料的儲備。2)學校根據教學資料的網上點擊率組織評比十佳教案、十佳論文、十佳課件等。3)針對人氣較旺的教案、論文,學校通過網上的BBS組織專門研討,在研討中進行智慧碰撞、同伴學習。
6.教學智囊團
(1)智囊團的組建。學校根據不同的學科,組建詩意語文部落、點石數學聯盟、成長品德家園、爭光體育俱樂部、風雅藝術沙龍等教學智囊團。(2)配套舉措。1)教學智囊團成員包括本校的名師、骨干教師和新秀教師。2)教學智囊團統領本學科的教研、科研、培訓工作。3)教學智囊團要全程參與本校本學科的公開課和比賽課的設計、聽課、診斷、完善,努力打磨高質量的精品課。
7.學習節
(1)學習節內容。學習節有不同的主題和內容。主題有“課程視野與課堂教學變革”“教師的專業發展”“走向自能成功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原理和策略”等,具體內容有觀摩示范課及評課、專家學術報告及對話、課程方案說明及課程菜單式展示等。(2)配套舉措。1)每學期舉行一次學習節,活動周期為2天~3天。2)內容。主要以教師的專業成長為主題,設有專家報告、教學觀摩、教師專業研究成果展評、教學沙龍等。3)開放形式與目的。學習節對外開放。要通過學習節的舉辦,更好地宣傳學校的辦學理念,擴大學校名師、骨干教師、新秀教師的知名度,營造“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學校文化氛圍。
8.教學競賽
(1)競賽獎項。設置不同競賽獎項,比如“最佳課堂教學創意(語言、媒體、互動)獎”等。(2)配套舉措。1)賽課分層面進行:青年教師、中年教師、老年教師。2)賽課時間安排:逢單數年份,青年教師進行賽課;逢雙數年份,中年教師進行賽課。老年教師,則根據需要靈活安排。3)賽課結果與評選“名師”“教壇新秀”以及其他評優評先等掛鉤。
三項策略、八大平臺,猶如校本師訓之歌,奏響了教師成長的最強音,促進了全校教師群體性螺旋式的專業成長。在專業成長中,教師享受著教育幸福,享受著成長快樂。
參考文獻:
[1]盧家楣.學習心理與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