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
摘要:工筆畫是國畫寫實的代表,通過水墨、淺絳、青綠、金碧、界畫等藝術形式,來完成文化或意象的表達。工筆畫中的意象表達追求靈動,以人物畫作為繪畫主要的意象表現,唐代工筆畫家閻立本曾繪制歷代帝王像。至王維開創水墨畫法之后,工筆畫題材由人物轉變為描寫自然、動植物等。本文主要探討意象性在當代國畫工筆畫中的運用,然后分析意象性對當代國畫工筆畫發展的意義。
關鍵詞:意象性;國畫工筆畫;運用;繪畫語言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05-5312(2019)08-0174-01
一、前言
當前,我國工筆畫的繪畫形式既包含中國古典的工筆畫繪畫技法,又融合了西方先進的繪畫理念與藝術形式。在現代國畫工筆畫的創作中可以看到貴婦、老農、貓、玫瑰、花園、風車等現代意象,人物形象符合時代的發展情況,表達出畫家不同的藝術觀念與內心情感。
因此,探究國畫工筆畫的意向性,能夠發現工筆畫創作的時代風貌,以及繪畫者的個人特征。
二、工筆畫家作品中的意象分析
工筆畫中的意象是一種寫實意象,注重形象的外在觀感要基本符合現實特征。不同的意象表達催生出不同的觀感,而所有意象的形態與神韻,都要通過畫家的思想完成最終表達。本文選取我國著名工筆畫家作品中的意象,展開工筆畫創作的分析。唐勇力先生的工筆畫追求意象的寫意,他認為,寫意是中國畫與西洋畫最本質的區別。這種“意”并非是使用毛筆、宣紙和水墨就能完成所有的技藝和審美表達,而是需要從生活中生發新的想法,從重復的繪畫中體驗、領悟新的感受,畫家的情感表達會左右繪畫的形象創作。
例如,唐勇力先生對敦煌壁畫的考察后,創作出《敦煌之夢》等系列工筆畫。在《敦煌之夢》的工筆畫中,唐勇力先生運用了脫落法的創作方式。脫落法是將壁畫中剝落的自然效果,經若干程序加工,刻意創作而形成一種全新的表現技法,產生獨特的視覺效果。脫落法注重材料運用,采用絹及礦物色,通過厚涂及脫落,形成特有的肌理效果和意想不到的畫面形式感,從而表達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審美傾向。
三、意象性在當代國畫工筆畫中的運用
中國工筆畫在西方古典主義繪畫的影響下,在意象、構圖、繪畫材料等方面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當前,工筆畫構圖是散點透視、焦點透視共存的局面,特別是在人物、動植物等的特寫方面,呈現出微觀視角的藝術表達風格。散點透視能夠利用多點觀察的優勢,將有限的繪畫空間向無限處延伸,《清明上河圖》為中國畫散點透視的代表。散點透視以畫家的審美情趣作為繪畫的指導思想,最終的意象呈現有著多樣化的特征。工筆畫講求虛實對照的繪畫特點,在虛處要刻意留白,在實處要精細描摹,形成強烈的對比風格。本文是以“貓”作為原型,來探討意象性在當代國畫工筆畫中的運用。在《城市里的貓花香》的工筆畫創作中,繪畫者利用“貓”這一獨特意象,將畫布上半面盛開的菊花,與下半面枯萎的菊花進行連接,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藝術觀感。小貓順著梯子從下半部分爬到上半部分的畫面,表現出從灰暗到明亮,從沉悶到歡快的藝術情感,趣味性十足。《貓待曉》也是以“貓”作為主要意象的畫作,這幅圖有著強烈的生活特征,葡萄架子上細碎的小燈發出一片黃光,照亮了遠處的空白,小貓的出現使平靜的畫面產生了動感。
另外,《貓畫蝶》工筆畫在意象呈現方面采用了中西結合的表現方式,小提琴與遠處的高樓屬于西方繪畫的意象,小貓、蝴蝶、牡丹花則屬于東方意象。小提琴的下半部分被隱藏在水波當中,并且采用虛化的處理方式使其若隱若現,而上半部分則進行精細的描摹與刻畫,以表現小提琴的肌理特征。
四、意象性對當代國畫工筆畫發展的意義
我國工筆畫在發展的過程中創造出了多樣化的意象,意象的創作取材于現實生活,經過畫家的思想加工后,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觀感。
可以說,意象是中國工筆畫的靈魂,無數畫家從意象中生發自身的情感表達,從意象中完成社會環境的深刻刻畫。意象性對畫家的氣質與修養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畫家從無數次的繪畫失敗中尋找靈感,尋找符合自身需要的意象表達。但畫家在充分發揮自身個性的同時,也有著相同的藝術取舍,能夠從不同的藝術形態中提取最優秀的部分,創造出全新的藝術形象。中國國畫工筆畫的發展是東西方文化不斷碰撞與交融的歷史,畫家的意象表達不僅要符合時代觀感,更要具有中華民族的獨特特征。
五、結語
工筆畫作為傳統的中國繪畫形式,經歷了漫長的發展與演變過程。因此,繪畫者對工筆畫的學習不能拘泥于傳統的繪畫技法,要從西方的光影、透視方面汲取經驗,推動工筆畫的改革與發展。人物、花鳥、山水等意象,需要經過現代改良,才能博采眾長,自成一家。同時,古人繪畫講求兼容并蓄,也就是從心理上認同外來的繪畫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