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每一堂課,每一個環節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教育性。語文學習是一個慢工程,成績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不斷反思,不斷改變教學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教師在教學中要著眼于學生自身能力,改變課堂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結合不同題材的文章,進行適當的練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活,學好語文。
關鍵詞:改變課堂;精心設計;寫作教學和講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3-006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3.053
中學語文教學費時、費力、見效慢,學生成績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一篇文章,不管長短難易,不論古今中外,總要有時代背景、作家作品、字詞語句、段落大意、主題思想、寫作特點等,這都需要教師逐一講解、指導,從而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如何在課堂上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自己去想、去說、去辨別,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掌握方法,學有所得,是近幾年我一直思考的問題。通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課堂教學的成敗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和學生成績的高低。因此,必須立足于課本設計好每一堂課,著眼學生自身能力,搞清楚這堂課的重點、難點,明確要培養學生的什么能力,是觀察力、記憶力,還是思維力、想象力;用什么方法培養這些能力,怎樣讓學生把課本知識轉化為各種能力。教師要反思,如果自己是學生,聽完課后學到了什么知識,培養了自己什么能力,對這節課有什么看法,怎樣去思考同類的文章,這些都是教師應該考慮的。比如,在講授《岳陽樓記》時,我改變了文言文教學對號入座的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并有意識、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了更好地突出《岳陽樓記》這篇文章的重點,領會作者的偉大抱負,學習獨具特色的景物描寫,我采用直觀教具導入新課,讓學生在電子白板中欣賞描繪洞庭湖不同景色的四幅畫——即“岳陽樓大觀”“淫雨霏霏”“春和景明”“浮光躍金”,通過欣賞畫面發展學生的想象、聯想、分析、綜合等多種能力,通過畫面吸引學生自己去解決相關的字詞句段,翻譯理解課文,明確課文的內容。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強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更有效地掌握了知識。
語文教學中,不同體裁的文章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避免千篇一律的講法,力求做到常講常新,篇篇有誘惑力,課課具新鮮感,將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入深處,即使不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也得“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在學生的腦海里掀起漣漪。《我的叔叔于勒》是中學語文現代文教學中的傳統名篇,學習這篇小說一方面要使學生了解主要人物在理想破滅的前后態度變化,揭示出人性的虛偽,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金錢重于親情的小市民心理;另外,更重要的是學會閱讀和欣賞諷刺小說。為了突出這一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可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感官,對本文的語言特點、寫作手法以及它們與表達主題的關系等,進行反復的比較剖析,同時引進助讀諷刺作品《葛朗臺》,讓學生把這篇小說同《我的叔叔于勒》對比閱讀,有助于學生對諷刺小說的語言特點和寫作手法的掌握,突破了難點。這種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閱讀和欣賞這類小說的能力,這樣講課學生感到很有“味道”,而這種“味道”只有思維處于興奮狀態時才能真正品嘗到、體會到。
在語文教學中,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作技能,還要把寫作教學和講讀教學結合起來,讀什么寫什么。根據教學需要,按照文章體裁編排講讀課文,由淺入深地引出知識體系,由簡到繁地進行讀寫訓練。這樣,學生從課本的范文中揣摩出寫作要領及寫作思路,然后進行寫作實踐,既促進了學生學習范文的積極性,又使講讀和寫作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樣的寫作,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學生興趣很濃,寫起來也就“順手”多了,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所以,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抓住范文,把寫作教學和課堂講讀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做些小練筆,練習多了,寫作水平自然提高了。教師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還要鼓勵學生多讀書,不斷拓展視野,拓寬知識面,告訴他們要讀什么,怎樣讀,讓他們讀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課外書籍,讀一些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還要告訴他們怎樣寫,中學語文教材每一單元的單元寫作,其實就是對本單元學習的例文的寫作指導,在單元寫作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告訴學生怎樣寫,寫什么,在課堂上把寫作教學和講讀教學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總之,語文教學是在不斷積累和感悟中進行的,教師在教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細節關系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自覺學習,大膽感悟,使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有所得。
參考文獻:
[1]王尚文,吳克強主編. 中學語文教學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華娟.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促進寫作的途徑研究[D].蘇州大學,2011.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趙昌(1978.12— ),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