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手指游戲在智障兒童教學與康復中的應用,對智障兒童的教學效果以及身體機能的康復有著積極的影響。手指游戲可激發學習興趣,調節課堂氣氛,促進身心康復。在運用手指游戲對智障兒童進行教學時,可采用純手指游戲,變幻手指形狀,拓展想象空間,還可運用生活材料進行手指游戲。
關鍵詞:手指游戲;智障兒童;課堂教學;康復訓練
中圖分類號:G76?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3-008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3.078
“手是人體的大腦”,要想開發兒童的大腦,首先要從“手指”開始。手指游戲,活動的是手,得到鍛煉的是大腦。對于大腦受到損傷的智障兒童來說,玩手指游戲時手做動作、口念兒歌、眼做協調,兒童的注意力、記憶力、感覺統合能力、節奏感和韻律感同時得到了訓練。因此,手指游戲對智障兒童的教學效果以及身體機能的康復有著積極的影響。
(一)激發學習興趣,滿足成功欲望
智障兒童普遍對學習不感興趣,對于游戲卻非常樂于參與,手指游戲簡單有趣,隨時可以進行,對智障兒童很有吸引力,將學習內容融入游戲當中,寓教于樂,可以很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的成功欲望和取勝欲望。
(二)調節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
智障兒童學得慢,忘得快,有意注意的時間非常有限,而手指游戲可以調動他們的情緒,在學中玩,玩中學,將學與玩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可以有效地調控課堂氣氛,學習的緊張與游戲的放松相結合,學生專注學習的時間相應延長,學習效率也會提高。
(三)開發手指功能,促進身心康復
手指游戲根據不同的訓練目的而設計,因此手指游戲不僅僅是讓兒童玩玩而已,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在手指的靈活性、協調性及力量等方面達到一定的康復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智障兒童的情緒障礙,促進他們的身心康復。在手指游戲中還可設計文明禮儀教育、認知教育等內容,以拓展智障學生學習的空間,增強教學效果。
手指游戲可分成兩類:即純手指活動的游戲和手指通過生活材料的輔助來活動的游戲。
(一)純手指游戲:變幻手指形狀,拓展想象空間
純手指游戲是通過手指形狀變化來達到訓練的目的。
1.手指操。節奏感強,很有韻律,在每日的教學中都可應用,可根據實際需要借鑒和改編,學生一旦學會,長期堅持訓練,可增強手指的力量及協調能力,起到健腦益智的作用。
2.配歌謠的手指活動。通過手指的屈伸,手的翻繞來達到訓練手指的目的,配以歌謠,使手指在歌謠聲中不斷變化各種手形,形象地,甚至擬人化地表達故事情節,淺顯易懂,富有趣味,同時還可以賦予其教育意義。
進行游戲時節奏可由慢到快,可以訓練智障兒童的反應,兒童間還可以進行比賽,當節奏越來越快時,誰能堅持到最后不出錯。游戲中加入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眼、耳、鼻、臉”,既生動又有趣,增強了學習效果,又使手和腦的協調性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游戲的內容可以根據學習內容靈活地進行調整和編排,以服務于課堂教學和康復訓練。
(二)運用生活材料進行手指游戲
生活中的很多材料都可以為我們的手指游戲所用,可以與手指配合進行游戲活動,這樣的游戲可分為兩種。
1.鍛煉手指靈活性與協調能力的游戲活動。智障學生手指的靈活性、柔韌性普遍較差,運用手指協調做事的能力也較差。而一些小型的手指游戲,只需要借助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就可以起到鍛煉手指靈活性與協調性的目的。如,(1)穿珠子:準備一根粗繩和一些形狀、顏色各異的大粒串珠,例如算盤珠子、扣子等物品均可,讓兒童們把這些珠子穿在線繩上,還可以進行穿珠子比賽,看誰穿得快。這個游戲可以鍛煉智障兒童手指的精細動作。(2)彈珠子:對準目標,用拇指和食指將一顆珠子彈向另一顆,擊中珠子者獲勝。這樣的游戲,可訓練智障兒童手指的靈活性和手眼的協調能力。(3)編辮子:用橡皮筋將毛線固定在廢飲料瓶上,做成一個長發娃娃,指導學生為娃娃編出各種各樣的辮子。這個游戲在訓練兒童雙手協調能力的同時發展了他們大腦的思維能力。
2.鍛煉手指和手臂力量為主的游戲活動。智障兒童普遍動手能力差,特別是腦癱兒童手指的力量明顯不足,有的甚至連握筆、拿筷子都無法做到,其他的生活能力更顯欠缺。可以通過生活材料設計一些簡易的手指游戲,鍛煉和提高他們的手部及手指的力量。(1)捏塑料泡泡:收集廢舊塑料泡泡紙,讓智障兒童用手指捏爆泡泡,既刺激有趣又對手指的力量訓練有很大幫助。(2)手指畫:用手指或手掌蘸取顏料在紙上按印作畫,有助于對手指的力量訓練,還能發展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增加審美情趣。(3)夾夾樂:把塑料或鐵夾子夾在廢舊光盤周圍,做成一個漂亮的“向日葵”。大小、材質不同的夾子需用的力量不同,可以根據兒童的實際情況進行游戲,然后逐步增加難度。(4)灑水車:在廢飲料瓶蓋上扎一些孔,里面裝滿水,用力去捏飲料瓶,把水擠出來,灑在需要灑水的地面上。可以根據智障學生的實際情況,訓練由易到難,通過瓶子材質的軟硬來決定捏瓶子力量的大小,這個游戲能夠有效地增強他們手部的力量,達到康復效果。
參考文獻:
[1]夏亞軍,韓揚.手指操對智障兒童運動缺失的康復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9).
[2]張艷.手指操在弱智兒童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0(10).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劉娟(1981.5— ),女,漢族,甘肅涼州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智障兒童的教育教學與康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