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尚輝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創意美術課程是在學前教育專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該文主要闡述了創意美術的概念,美術課程材料表現形式多樣化,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學前教育專業對工作需要的培養和審美情感的體驗與表達。使創意美術作品在學前教育專業中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表現性和應用性。通過深入生活、深入實踐表現具有獨特的、新穎的美術作品,展示作品的新時代特色。
關鍵詞:學前教育;創意美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J20-4;G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8-0252-01
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可以看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然而創意美術正是利用了自然美、生活美、及藝術美來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同時通過表現、想象、創新等過程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不要追求作品的完美結果而對幼兒進行千篇一律的訓練,程式化的訓練,以免扼殺其想象與創造的萌芽。要讓學生多傾聽大自然的美,感受和欣賞生活的美。綜上所述,創意美術在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創意美術的概述
創意即創新,創意美術是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生長發育特征,通過繪畫性游戲的形式為載體,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等感覺器官感受圖形的美,用廣泛性的材料,在此基礎上運用點、線、面進行構圖設計,感知線條、形狀、構圖及色彩的美。從而開拓幼兒思維,充分的展現自我。創意美術表現形式豐富,不拘泥于材料的限制,沒有專業的繪畫形式劃分,可以運用所有的美術形式進行表達。創意美術也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建筑設計等創意同樣是創新的一種方式。
二、創意美術課程內容要來源于生活
生活中處處充滿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而學習藝術也是為更好的生活服務。因此,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創意美術課程內容能從身邊信手拈來的物品作為素材,能從生活中挖掘奇特美妙和有價值的東西進行構思和創作。還要對接幼兒園教師崗位的需求,吻合從事學前教育專業就業要求。由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今后面對的群體年齡小,并且缺乏對眼睛觀察到的和頭腦聯想到綜合材料概括能力,需要美術教師精心的教導和帶領學生,如選擇以扇子、石頭、瓶子、樹葉、盤子、杯子、帽子、衣服等為核心的創意美術課內容,根據不同外形的特征來畫不同的圖案,重視學生的思維發展,激勵學生釋放自我,積極創新,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和品質,進而發揮想象力,進行創作。
三、創意美術課程材料形式需多樣化
學前教育專業創意美術課程能夠利用的材料形式需多種多樣,運用方法需要選擇今后能適合幼兒教學的表現形式,如撕、畫、貼、刻、剪等。材料選取要貼近生活,大多數都是平時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如盤子、奶粉桶、木頭、樹葉、還有彩色筆、馬克筆、油畫棒等等。毫不起眼的素材通過學生的突發奇想讓廢舊材料變得更加有生命活力,最后變成精致的藝術品,以各種各樣的核心主題進行創作時要先深入理解主題,激發創作興趣和欲望,整理思路,選擇恰當主題的綜合材料進行創作。例如安排一組樹葉為創作主題的美術作品,我們的學生通過觀察生活、搜集素材,整理構思和材料設計了樹葉的裝飾畫。學生用不同顏色的卡紙剪成不同樹葉的形狀,各種點線面來裝飾樹葉,豐富樹葉的形狀,葉子上面有甲殼蟲等。甲殼蟲用泡沫球做成的,用馬克筆、丙烯顏料、水彩筆等畫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再把甲殼蟲貼在樹葉不同的位置,最后讓每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評價。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進行創意美術課教學,使學生領會當代藝術的濃厚氣息,體驗創意美術蘊含的美,拓展了學習的領域,增強了創意美術的高度,這樣可以使學生在生活中隨心所欲的展現創意美術的魅力,將所學美術知識與實際生活嚴密結合在一起,提高創作技能。
四、創意美術課程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現代社會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許多國家教育研究的熱點,需要每個人發揮主體性和創造性。因此,創意美術課程更應該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造精神的培養。如教師上創意美術課程中根據學生的性格進行分組,在足夠考慮學生個性特征的條件下,讓學習習慣較為相似的學生一起學習,同時也要激勵不同風格的學生多溝通、聊天、交流以便相互揚長補短,增進學生的共同進步和整體提高。另外,教師也可適當安排一些在線開放性的課程,拓寬學生的視野,獲取豐富的知識,讓學生運用獨特的美術表現方法,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讓每個學生成為個性鮮明的優秀人才。
學前教育專業創意美術課程能激勵學生的創新能力、想象能力與實踐能力,是現階段美術課程教學目標的關鍵內容。創意美術正是利用了藝術美、自然美以及生活來培養學生們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同時也是對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等能力的培養,在提高創作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和藝術修養能力的提升。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釋放自己的個性,讓他們在個性化發展中學習并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