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琨鵬
摘要:為了能夠充分發揮會計管理的作用,就要加強行政管理單位財務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并且將財務資金都運用在對國家經濟效益切實可行的項目上。因此,本文就對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進行分析,從中對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最終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會計
中圖分類號:F810.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6-0241-02
引言
隨著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出臺,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管理在逐步加強,加強內控能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健康有序的發展,能夠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的效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還沒有發揮出應該有的作用,還存在著制度不完善、監督制度管理不到位等為題,制約著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一、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有效性
(一)促進國家發展保證事業單位管理的高效性
行政事業單位采取會計內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從大方面來看,根據我國經濟在市場大環境下的發展,目前的競爭越來越大,因此,在企業發展中構建有效合理的,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也是非常必要的。行政事業單位是國家的重要行政機關,所以在其發展過程中建立內部的管理制度就是嚴格完善,所以,在其發展過程中建立內部的管理制度就是嚴格完善其自身管理發展的一種行為。因此,在會計內部加強內部管控建設就是進一步的將國家資產的管理進行提高,它不僅能夠幫助事業單位順利開展各項活動,還能夠通過管理方式有效的將事業單位的各項計劃進行落實,從而使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而從小方面來看,行政管理單位加強單位的內部會計管理,也能夠對其本單位的財務資金管理進行有效的利用和規整,能夠依法的對財務進行監督,從而形成嚴格的內部管理約束,提高行政單位財務管理的真實性,可靠性。
(二)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的真實完整
事業單位的會計內部管理控制主要就是為了使單位的營運目標有一定的可靠性,所提供的數據和資料都是財務所提供的真實的。事業單位通過對會計內部管理的構建,能夠有效的對企業中的財務報表數據進行完善,能夠更好的實現財務發展目標。并且,各個部門的各個工作人員可以更好的遵循財務管理的規范,進行數據的調整,監督,審查與核實,防止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出現內部貪污舞弊現象,從而使財務會計的數據更為真實可靠。在行政事業單位內建立會計內部的控制制度,也能夠對各項事實進行嚴格的,科學的,合理的監督和約束,防范事業單位會計失真現象的出現。另外,部門還可以利用完善的財務資金管理方式來完善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維護我國國家資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好,更真實的財務數據。
二、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控制制度不完善
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過程中,會計的內部控制由各層領導進行負責,并且分有很多工作人員進行逐項的管理。但是,目前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人員以及會計的領導人員對于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管理控制制度的理解和認識不正確,所以在事業單位的科技內部建設制度上缺乏認識和重視度,也沒有進行有效的,完善的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構建,從而就使得事業單位的財政控制存于表面,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這也就使行政單位人員缺少內部管理控制,制度建設缺失原因。以此在內部管理機制上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和漏洞,目前事業單位在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也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內部管理機制,所以在內部管理制度方面,還是有財經法規來代替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因此很多崗位也缺乏責任制,并且沒有責任范圍,職權不明確,所以造成在工作運行過程中的程序混亂。
(二)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支撐
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仍然缺少法律法規對其的支持,所以在發展過程中仍然缺少權威性和強制性。并且,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內部制度建設過程中,由于法律法規很少,所以仍然實行會計法和內部控制管理等大眾管理機制,所以仍然也沒有針對自身發展情況的導向性結構,所以針對操作和發展的內容仍然較為薄弱,并且沒有配套的實施細節。所以,也不利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的內部制度建設。
(三)事業單位會計管理的內部監督制度缺乏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還沒有審計機構,所以在監督的過程中就會存在獨立性缺失,這就會影響到其他部門的發展。所以,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內部制度的監督職責就受限制,也無法達到監督和管理的效果。部分的事業單位在監督機制和規范化方面也沒有有效完善的構建,所以監督管理機制也不能有效的被應用和重視。雖然,有的單位雖然建立了,但是也不受重視,所以監督作用也不斷消弱。另外,更多的人認為財政資金運營的合法性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管理的重點,而不是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執行,所以這種現象也造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監督機制缺失。
(四)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下財務收支審計缺乏獨立性
財務收支審計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點工作,事業單位管理層對財務收支的具體審計方法管理的仍然較散,所以就需要單位成立一個專業的部門或一群專業的人員對這一方面的事情進行負責,因此,審計部門就必須是獨立的領導管理和工作人員操作,才能夠保證事業單位財務收支審計在財務規則的管理下更加的真實完整。而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審計出現的情況卻非常不如意,不少單位在收支審計方面,管理部門的獨立性受限,所以這也就使得財務收支審計優勢發揮不出來。
三、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法律法規的配套建設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在發展過程中存在阻礙的重要原因就是其法律法規的建設程度缺失,所以國家的財政部門也要對其進行快速的立法。并且,建立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另外,還要盡快的對其進行指導性的規范,讓人員能夠得到有效的培訓。并且,還要對法律法規等體系進行有效的宣傳和指導,強化行政管理內部人員對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認識,從而推動它的長效發展。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的構建意識
目前,在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過程中,內部控制意識的薄弱是一種普遍現象,所以行政事業單位就存在某些管理人員或是工作人員對某個項目進行職權的濫用,開假發票,收取培訓費等現象。這都是行政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管理不完善,控制意識薄弱的體現。所以,這些現象也會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的健康性,造成事業單位的利益損害。所以從根源出發,就要加強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相應領導的思想認識,讓他們能夠有一個內部控制發展的意識,所以就要加大內部控制的建設力度,并且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管理環境。從而全面建成預警系統監督系統和控制系統,從切實有效的減少行政管理的會計風險。還要加強對管理的控制,強化內部人員的工作能力,并且通過培訓來增加人員以及領導的責任感。
(三)完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
要想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機制,就要建立獨特的內部審計機構。并且,派專員進行負責,這也是保障審計機構有能夠有獨立性,能夠權威性的重要方面。內部審計人員在工作時要明確自己的工作責任,在監督的過程中定期不定期的對行政單位的會計信息進行檢查和監督。如果發現問題,就要及時的對問題進行整改。另外,在建設崗位制度過程中,也要做到事前、事后、事中的全方位監督,以此來提高監督的力度,在監督內容上也要將內部控制執行情況作為審計監督重點,從而加強監督的力度,保證監督能夠做到內部與外部的有效結合。
(四)建立財務審計規范下獨立財務收支管理
財務收支審計工作是否是獨立的,在工作時主要看的就是審計報告的結果是不是能夠在不受威脅和干預的環境下保持公正。財務收支的獨立性可從兩方面進行分析,一個是人員是否獨立,其次就是審計部門是不是獨立。而分析財務收支審計部門是否獨立就要看在開展財務收支審計時是不是不受其他相關部門和人員的影響,能夠自主的對數據結果進行審計。人員獨立就是開展審計工作時,不受外界干預,人員可以連續不斷的開展審計。并且財務收支審計部門還要在工作時和其他的部門協調管理,與其他部門也要極度配合,共同的將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收支審計工作做好。
四、結語
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在其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部門也要重視對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事業單位的會計部門是單位發展效益控制的重要部門,也是掌握國家資源的重要部門。所以,加強事業單位會計內部管理制度也是規劃和監督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方法。強化行政單位人員的內部意識完善機制,加強監督與管理都是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