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浩
摘要:隨著我國醫改向更高水平推進,對基層醫療機構的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要求不斷提高。建立健全規范高效、運轉協調的財務管理和內控制度,有效規避財務風險,提升內控制度運行的有效性和資金使用效率,成為基層醫療機構當前面臨的艱巨任務。本文通過對基層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及內部控制建設體系的現狀分析,深刻剖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建議措施,旨在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導。
關鍵詞:基層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內部控制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5-0310-01
一、引言
隨著國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及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的扶持和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經營管理和衛生人才配備方面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和改善。但在發展過程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往往重業務、重技術;輕管理、輕財務,各項制度建設不完善,普遍存在行政化管理現象,嚴重影響基層醫療機構的穩定經營和發展,作為醫改工作的重要一環,如何加強并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綜合財務管理水平和內控制度建設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二、基層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及內部控制體系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財務管理意識薄弱
基層醫療機構主要是提供地區基本醫療服務和預防保健服務,經費來源主要是國家財政撥款,屬于事業單位性質。主要負責人更加注重醫療業務,忽視機構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同時,大部分基層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都是技術骨干,對于機構管理尤其是財務管理、內控建設等方面缺乏專業的知識和管理經驗。有些醫療機構內部缺乏有效的控制和權利制衡措施。即使基層醫療機構建立了相關管理制度,也大多浮于表面、難以落地實施,無法進行有效的跟蹤和監督。
(二)內部控制制度缺乏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因規模較小、人員較少,大多沒有建立科學規范、全面有效的財務管理和內控制度。在實際操作中,注重經驗管理,存在較大隱患和風險。如基層醫療機構財務部門常常存在會計憑證簽字審批手續不完善、內容填制不全;在醫療器械采購過程中未遵循詢價比價相關規定;醫療支出(包括維修費用)財務手續不完善,缺乏相應的結算文件;費用支出過高過多;財務賬面混亂、固定資產核算不合規等等,會計和財務程序十分不規范,存在較大的潛在風險。
(三)缺乏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
基層醫療機構因屬于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具有公益屬性。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主要負責人缺乏市場競爭意識以及市場化經營的理念和思維,人事制度也缺乏一定的彈性和活力,人才的考核評價和監督激勵機制未真正的建立和完善,導致績效拉不開、監督不到位,工作開展的質量不高,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低下,阻礙了基層醫療機構的健康成長。
(四)財務監督力量薄弱
基層醫療機構要加強財務管理和內控制度建設,最重要的是建立監督約束和權利制衡機制。但是,目前的基層醫療機構中,專門監督部門和人員較少,財務相關人員本身的專業技術水平也較弱,監督工作的力度和強度遠遠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從而嚴重削弱了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缺乏有效監督,財務管理權、責、利難以劃分,各項法律規范和內部規章制度無法得到落實,制度形同虛設、監督缺乏震懾力和導向性。
三、基層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的改進措施
(一)提高財務人員素養
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夠有效保障醫院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順利實行,因此要鼓勵員工樹立不斷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一方面,應加強對基層醫療機構財務人員的素質培養,通過知識宣講、法規學習,強化職業道德修養,增強知識儲備,并鼓勵自我學習、增強、提高。另一方面,應加強專業輔導,可邀請專家、學者定期或不定期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人員進行專業輔導,從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提升其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強化預算監督管理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建立全面預算制度并進行預算編制和執行的監督管理。一是編制支出預算。主要包括人力成本預算、藥品材料和器械采購支出預算、其他業務經費支付預算。人力成本預算中要根據人員數量、薪資水平進行編制。藥品和材料的支出預算要以總的業務量和工作計劃等作為依據,展開相應的編制工作。在業務經費的支出上,應充分考慮過去的實際發生支出并結合新增業務量等進行編制,保證預算編制合理。二是編制收入預算。要充分考慮到服務范圍、醫療技術水平、年度診療人次、門診數量、住院人次、計劃收費標準等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要加大監控力度,尤其是要對支出預算進行全面的監督管理,防止費用支出預算過高、不合理。預算編制完成并審核批準后,應強化執行,并不斷修正改進。
(三)建立考核評價機制
要對單位的經營管理成本進行層層剖析,對資金的使用建立完備的評價約束機制。建立完善財務人員績效考核監督約束機制和獎懲制度。根據部門不同崗位的性質設立不同的考核指標,尤其是要加強資金運用的監督管理和考評。同時,應加強財務部門日常工作業績的考核,可考慮每半年或每年進行內部評級評優,并按照考核評選結果進行定崗定級。
(四)加速信息化建設管理
為了適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提高財務監管的效率,應當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及財務會計電算化和財務監管網絡化。財務會計的電算化有助于使賬務記錄和財務核算更加規范,在進行財務審查時也更為方便。而財務監管的網絡化能夠實現政府部門對基層機構財務狀況的實時監控,有助于對機構資金流向進行嚴格的審查,也能夠幫助機構管理者進行經營預測和發展決策。
四、結語
財務管理和內控制度建設在基層醫療機構的日常管理中十分重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人員應該不斷提高對財務管理重要性的認識,結合本單位經營管理實際和特殊情況,建立健全適合本單位的財務管理和內控制度,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加強成本支出控制,全面加強財務風險防范,切實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與執業能力,從而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