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培
【摘要】臨床醫學院服務育人有獨特性,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將服務育人貫徹在臨床醫教研過程中,落實在住培生事務管理中,與住培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將服務育人作為醫教研教育和綜合培養住培生的重要抓手,發揮住培生教育的積極作用,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醫學人才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臨床醫學院;服務育人;住培生
高校服務育人是時代發展的需要,而醫學院校服務育人更有獨特性和規律性。隨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開展,醫學生大學畢業后還需要到臨床醫學院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取得規范化培訓結業證書才能自己單獨執業。三年的規范化培訓需要學習臨床、科研和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識并完成相關任務,因此住培生承擔著更為巨大的心理負擔。作為醫學院校教師,尤其是臨床醫學院的帶教老師,為了進一步完善住培生身心健康服務體系,提高住培基地身心健康教育專業化水平,促進高校學生和住培生身心健康發展,更應該提升服務育人的能力。從臨床、科研帶教管理到身心健康管理的疏導,我們更應該提升服務育人的能力和創新路徑方法。
一、在醫教研不同層次實踐中樹立服務育人理念
首先,在教學實踐中貫徹落實服務育人。臨床教學實踐的目的不僅是完成知識的傳播,更重要的是要在知識的傳播中完成育人目標,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臨床醫學院教學實踐要在堅持科學理論指導和尊重教學規律的基礎上,以培養合格臨床醫師為目標指向,牢牢把握時代特征和中國醫療改革發展大勢,堅持以人為本,在各項專業教學中服務學生的成長成才需求和全面發展需求,在教學實踐中形成科學的服務育人制度機制。
其次,在科研實踐中貫徹落實服務育人??茖W研究是臨床醫學院的重要職能之一,它不僅承擔著知識創新的重要職責,而且承載著重要的育人功能。臨床醫學院科學研究本身要體現服務育人理念,既要體現科學研究自身的規律和要求,也要滿足教學實踐需求,更好地為教師教學服務,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為社會發展服務。臨床醫學院科研管理同樣要體現服務育人理念,在臨床醫學院科研制度運行過程中體現服務師生、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的價值導向。
再次,在臨床實踐中貫徹落實服務育人。臨床實踐教學是醫學高校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實踐育人的重要使命。在住培生臨床實踐的開展中,要結合臨床工作實際、學生的時代特征和實際發展需求,豐富臨床實踐內容,融入服務理念,在臨床實踐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要尊重患者,愛護患者,充分體現人文關懷,推動臨床實踐高收獲發展。
最后,在醫院文化建設中貫徹落實服務育人。醫院和科室文化是臨床教學實踐的重要載體,為醫院育人活動注入了重要的文化力量。醫院文化建設要體現服務育人的宗旨,服務于教師的臨床實踐,服務于學生的學習和業余生活,使住培生在優秀的醫院文化熏陶中得到全面發展。
二、用服務育人理念推動住培生事務管理
用服務育人理念統領住培生事務發展是務實而創新的。近年來,國內諸多高校積極探索學生事務管理的創新發展,先后建立起了學生事務中心,使學生事務中心成為學生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成長平臺,這是教育為學生發展服務理念的一種突破和創新,為學生事務管理的科學發展提供了新思路。醫學院校的住培生教育借鑒其他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體系和方法有較好的探索性和意義。
住培生事務管理要在制度機制上落實服務育人理念。傳統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常常采取層級制管理模式,針對各項具體學生事務,通過設立不同的層級進行逐級管理,存在信息傳遞失真、各部門缺乏合作等缺點[1]。住培生事務中心的出現和發展,是對住培生事務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創新。住培生事務中心以扁平化的組織形式減少了行政管理層級,便于開展朋輩式教育,主動適應了學生個性化需求,提升了服務效能,把服務理念與育人理念相融合,探索出了具有時代特點的服務育人模式,在高校服務育人方面做了新嘗試,邁出了新步伐。在服務育人理念的指引下,推動臨床醫學院住培生事務中心的創新發展,要打破學科、專業、班級、年級的界限,為青年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平臺;用明晰的制度代替傳統的層級管理,把傳統的“人管人”的管理模式轉變為“制度引導人”的服務模式,強調制度建設的科學理性和人文關懷,強調制度體系的周延性,強調制度的執行力,減少了工作中的人為因素,使住培生教育與服務更加公正和透明,使學生在學習、生活各方面事務中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門可訴,用制度的規范來指引、約束和激勵學生的行為。通過制度引導和支持實現服務育人,讓制度走在工作的前面,克服“等、靠、推”的被動工作現象,在制度機制上全面落實服務育人的理念。
以服務育人為指導,探索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實路徑。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僅體現在各個教學環節上,而且體現在住培生各項管理服務中。一方面,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為高校在管理服務中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礎。當今在青年學生中普及的電腦和移動通訊終端設備已為信息化服務提供了成熟的條件,臨床醫學院通過將住培生辦理事務的眾多有數據庫支持的交互式應用集成到一站式服務機構的網絡平臺上,面向可選擇范圍的對象提供信息推送提醒服務,學生通過網絡即可實現隨時隨地辦理業務,而不是必須現場辦理,從而使一站式服務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實現了無限制地向學生延伸。
三、用服務育人的理念推動住培生思想政治教育
臨床醫學院住培人員工作壓力大,往往容易產生厭學思想,甚至存在輕生念頭。我們在管理臨床住培人員的過程中,要建立住培生心理驛站,及時與學生進行思想溝通,通過學生的言行舉止,洞察學生的思想動態,分析思想壓力的根源,用服務育人的理念提供及時準確的心理疏導,使學生對臨床醫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不斷探索臨床疑難問題的意志,使學生獲得成就感,進而解除思維的局限性和思想的壓力感,健康愉快地完成住培任務。
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效果是有一定的利益根源的,“‘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人們為之奮斗的一切都和他們的利益有關。對于特定的個體來講,他的利益關系必然會在他的頭腦中以思想意識的形式反映出來,從而影響到他的行為方式。因此,住培生事務管理不僅要解決住培生由于各種利益因素所引發的思想問題,而且必須關注和解決住培生日常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注意相關待遇的落實。如果不從利益動因上去分析住培生的思想問題,不去考慮解決住培生的實際問題,那么住培生事務管理就不能有效地發揮它的教育管理功能。實際上,解決思想問題很多時候應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實現,即借助解決實際問題這一環節來升華思想,提高覺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凸顯解決思想問題的人文內涵和精神支柱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同樣需要關注人的合理利益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現實的人、具體的人。對于有血有肉的個體而言,都會有成長成才、全面發展的合理訴求。是否重視、能否回應、有無關切這些合理訴求,直接關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和實際效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 [2]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正視受教育對象的成長發展需求,離開了這一需求,無疑就是刻舟求劍、緣木求魚,使思想政治教育脫離現實基礎,損害自身生命力。近年來,我們積極踐行服務育人理念,著力提升學習空間、活動空間和生活空間的育人功能,在滿足學生正當利益需求和價值關切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我們臨床醫學院還積極改造電子閱覽室,高標準建設新圖書館,整合優化教學實驗用房,在各棟學生宿舍普遍建設舒適美觀的學習室;拓寬住培生臨床實踐活動空間,如建立臨床模擬中心、教學實踐中心。尤其是我們將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公寓管理,在積極創建標準化學生公寓的同時,公寓社區還建立了黨員服務站、團員服務站、輔導員工作站、朋輩知心小屋、就業指導站等思政工作空間,實行各棟公寓思政工作學院負責制,每棟聘請輔導員棟長,明確各棟公寓黨建、團建、心理、就業指導老師,通過公寓思政任務清單臺賬、學生工作集體和個人年度考核、專項工作協同等方式推動和落實公寓各項思政工作,實現公寓育人全要素、全時空的工作格局。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的實踐探索為服務育人融入住培生事務管理中積累了豐富經驗。我們在醫教研不同層次實踐中樹立服務育人理念,用服務育人理念推動住培生事務管理,用服務育人的理念推動住培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后,我們還需要繼續深入貫徹以人為本、服務育人的宗旨。我們需要遵循“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總體原則,正視青年學生的時代特征和正當利益需求,在住培生事務管理中,完善服務制度,豐富服務內容,增強服務保障,不斷提升住培生事務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馮剛.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J].中國高等教育,2017(13):25-29.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