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柱柱
摘要:本文分析了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的職業特征,誘發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并給出一些防止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有效應對措施。希望能夠為市場經濟下企業會計工作及會計信息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合理合法化運行帶來幫助。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有效對策;規范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6-0312-01
引言
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在外界市場變化萬千的經濟因素和行業內林林總總的生產要素雙重影響,企業內部會計工作的規范化、合理合法化運行尚未得到保障。這其中,最普遍也最突出的問題就是企業內部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由于企業內部缺乏完善的財會監督制度,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正處于逐步完善之中,在各種因素的干擾下,部分企業中高層領導企圖動用企業資產、篡改會計賬單數據來實現個人目的,從而致使會計職務犯罪叢生。分析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利益的驅動
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趨勢之下,許多企業只注重生產效益。企業的生產效益必然是以企業財會部門的財務報表體現出來。在國內某些國有企業中就發生過管理工作者用利益與財會工作者作為交換,擅自更改會計報表真實數據,弄虛作假,試圖通過這種手段來贏得上級對自己的肯定。
(二)監督脫節
監督脫節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監督力度遠遠不夠;第二是監督的輻射面很窄。在我國的很多企業中,都缺乏必要的審計機關和審計工作人員,這就使得會計部門的財會工作完全由會計工作者自己說了算。其次,過去我國的會計監管只注重在事發之后或者群眾反映之后再去集中調查,只是做到了治理,而沒有進行預防,這也是會計信息監督工作監督脫節的表現。因此,保證會計監督工作不能脫節是確保企業會計信息準確性的必然要求,對于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要做到事前審查、事中監察、事后反饋警示。
(三)執法不嚴的影響
我國高度重視會計監督工作,既通過立法借助法律法規來保障會計監督主題人員的監督權利不受任何侵犯,也相繼辦不了一系列的法律協助會計監督人員辦案。例如《企業會計準則》、《會計法》和《企業財務通則》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已經頒布了多年,最大的問題在于執行力較差。
(四)會計人員個人素質的影響
據調查表明,我國企業會計的學歷水平以大專及以下文化水平較多,本科及以上占據的份額相對較少。會計專業人才專業水平不夠高也是導致會計監管力度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會計監督工作的主體就是這些專業會計人員及其組織,如果會計專業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勢必會造成監管過程中某些問題的忽略和遺漏,這就給經濟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為以可乘之機。不僅如此,企業會計做假賬、報表格式不規范、報表關鍵信息遺漏等問題時有發生,這些都需要通過提高會計專業團隊的專業素質來改善。
二、防止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有效對策
防止企業內部會計信息失真主要要著眼于“內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兩個大方向。企業內部治理是指企業內部要在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大前提下,結合自身企業的發展特點,指定的具有企業發展自身特色的會計監督規定。并對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進行培訓,提高其職業修養,堅守職業原則;企業的外部治理主要包括: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監督、社會輿論監督等有效的監督方式。
(一)加強國家監督
國家監督主要是指以國家財政部門、審計機構、稅務部門、人民銀行以及農村信用社等有關財會部門,在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的保障與要求下,結合自身部門的職責權限,對企業的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和資金動態予以監督和調查。可以是通過出臺相關的政策規定約束企業內部的經濟活動行為,對企業內部的經濟活動和資金走向劃定活動范圍。也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派遣專門的調研小組深入企業的一線生產即運營中,實地考察,以保證調查信息的準確性。一旦發現信息失真、經濟問題或隱患務必要作出及時的處理和應對措施。
(二)加強法律建設
隨著我國《會計法》的頒布和修訂,將會把對會計工作的監管推向一個新的高潮。加強法律建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從立法的角度來看,國家立法部門要制定嚴格的會計監督法律法規。第二,從知法守法的角度來看,要大力推廣在會計監督管理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常識宣傳教育,借助法律制度的強制性要求,規范會計工作。第三,從執法的角度來看,執法人員務必做到嚴格執法,對于一切企圖利用不法手段來攫取個人利益的經濟違法犯罪行為,務必要予以嚴懲。
(三)完善社會監督機制
完善社會監督機制,主要還要著眼于以下的幾個方面。第一,提高居民自身素質。我國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會計監督本身對專業化財會知識的要求就很高,二者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因此要著力提高居民個人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質水平。第二,加大普法教育和宣傳。要讓公民知道哪些行為屬于會計監管不到位行為,那些行為屬于經濟犯罪等。
(四)完善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提升會計工作人員職業素養
對于企業內部而言,防止會計信息失真,主要借助以下兩大途徑:第一完善會計監督制度;第二,通過制度培訓,提升會計工作人員職業素養。具體來講,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財會工作制度建設。企業內部的財會工作制度建設要立足于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出臺的國家經濟政策,以此為基點,結合企業自身的產業結構特點、財會工作現狀以及存在的諸多問題,對癥下藥。第二,優化企業中高層干部隊伍建設。企業的領導在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方面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為企業大力整改往期財會監督上的嚴重經濟問題做好示范作用。領導的帶頭作用往往有利于企業整體氛圍的形成,這點務必高度重視。第三,要全面提升企業會計團隊人力資源的素質。絕大多數企業的會計干部隊伍素質普遍較低、學歷水平不夠高、專業技能不夠扎實、職業原則性不強。企業提高會計團隊的素質水平,一方面要加大培訓力度,使之專業技能更加扎實;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以及時發現自身會計隊伍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時彌補、努力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