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貴州省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辦法》頒布實施,為加強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健康,對農村飲用水源的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提高農村飲用水源品質,本文簡要分析了農村飲用水源的現狀及保護措施。
關鍵詞:農村發展;飲用水源;管理現狀;保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X8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5-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5.023
Abstract: With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Guizhou Province,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ensure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and safeguard the lives and health of the people, The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raises higher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Keywords:Rural development;Drinking water source;Management status;Protection measures
1 加強農村飲用水保護的重要性
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城鄉共同化發展非常重要,對于市場經濟的影響也非常突出。因為我國自然、地理、經濟、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農村飲水問題一直無法有效解決,目前仍然存在飲水難、飲水不安全等問題。雖然近些年國家在農村飲用水源方面的重視度不斷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對此,探討農村飲用水源的現狀分析及保護措施具有顯著的社會價值。
近些年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國家在環境保護、飲水源保護等方面的重視度也在隨之提升,其中《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的制定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不斷改進完善也充分展現了國家的高度重視。但是,就目前來看整體現狀并不理想。相關統計數據發現,我國全國有超過80%的河流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時涉及到的農民數量超過3億,在農村飲用水源方面滿足衛生條件的水源占比只有60%,這一數據對于農村民眾的身體健康、生活質量影響非常突出[1]。
2 農村飲用水源現狀與問題
就目前而言,關于農村飲用水源的保護問題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原有水污染保護不夠重視。對于原有水的保護問題并不重視,礦產資源的開發、工業產業的發展以及農村生活衛生條件的不斷改變都導致原有水源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城鎮化建設加快、新農村建設、人居生活方式改變、生活環境衛生轉變等因素使污水量逐漸增加。正是因為我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水污染整治顯得尤為重要;當前農村面源的污染、生活污水以及工業污水的排放也是影響農村飲用水源的主要原因,有統計發現,我國全年的生活垃圾接近3億t,生活污水就涉及到90多億t,導致污染問題嚴重。
(3)法律還需完善。當下,我國在水源保護的政策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空白,對于水源保護的管理規定片面問題比較突出,尤其是部分文件起草時間較早且修訂效率較慢,導致在具體保護方面的作用存在明顯問題,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對于非集中式供水的農村飲用水源并沒有明確規定;另外,當前的法律法規對于污染農村飲用水源在處罰力度上并不理想,法律的威懾力并不足,例如在農村飲用水源保護區設立排污口的違法處理規定處罰最高為10萬元,并不能有效達到懲處的目的,導致水源保護效果偏低[2]。
(4)工業化進程加快導致相關問題。在我國化肥使用率為30%,農藥排放量為70%,單位面積的化學農藥濃度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要高出數倍,這一些問題的疊加必然會導致農村飲用水源的保護效益下降,甚至在部分水資源相對比較豐富的農村也很難找到適宜的水源。
3 農村飲用水源保護措施
根據上述所提到的農村飲用水源管理現狀,下面提出幾點行之有效的保護改進措施。
3.1 強化農村飲用水源政策保護力度
按照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以及城鄉差異的現狀,建議當地政府按照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的實際情況以立法方式進行水源保護,借助立法方式構建并完善農村飲用水源的供應保障機制及水源保護的市場化機制;同時圍繞立法結果強化執法行為,突出飲用水源政策的落實工作,強化對于破壞水源的責任主體處罰力度,不斷明確和改進水利、衛生、環保、農業以及國土等多部門的職責任務,強化對集鎮、村居等集中式農村飲用水源質量檢測[3];開展關于農村飲用水源周邊污染源的調查評價,規劃飲用水源的保護區域并定期進行檢測,設置保護標志及相關保護體系,嚴格落實保護管理措施。
3.2 強化水污染管治,落實水源保護制度
強化保護區劃定與建設工作,對于區域內可能存在的污染和影響隱患提高警惕并及時處理,做好任何超標排放污染物行為的監督與管理,禁止建設任何可能形成水體排放污染物的項目。對于保護區域內違法建設畜禽養殖場或養殖行為及時進行取締整治,對于保護區域周邊村莊散養戶需做好沼氣的排放管理[4]。對于農村中的公廁、垃圾中轉站等需要做好妥善處理,規定具體的運輸路線以及處理流程方法。做好關于農業面源污染的預防管理工作,在肥料使用方面盡可能推廣有機肥與生物肥,嚴禁使用任何高殘留、劇毒的農藥,在水源保護區域內需要優先推廣高效益、低污染的生態農業,推廣無公害農產品與綠色食物,推廣有機食品的生產基地,最大程度降低因農業生產所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對于流域的飲用水源生態環境實行針對性治理與恢復,及時制止關于毀林種果或經濟林替代生態林的行為,治理源頭水土流失的問題,明確流域的生態植被重要性。
3.3 強化飲用水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強化對于農村飲用水源、水廠供水以及用水點等多方面水質的監督管理工作,對于取水、制水以及供水整個過程進行監督管理。一方面環境保護部門需要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強化水源水質及相關環境的監測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衛生管理部門需強化對于農村飲用水源的質量監督,對供水部門實行定期檢查。對于不同供水部門需要及時構建以水質作為核心的質量管理工作,并根據國家的相關標準、操作細則等做好供水水質的監測工作,同時完善相關的數據統計與報表管理制度,明確水質是否達標,從而保障水質監測工作的實效性。
3.4 政府管理措施
縣級政府應將農村飲用水源的整治工作責任劃分到相應管理部門及鎮鄉政府,按照保護工作具體內容加大飲用水保護法律法規學習及宣傳,同時建立完善保護工作考核制度,采取量化式指標管理及考核辦法,明確具體職責,保障農村飲用水源保護工作的及時性與實時性,從而提高農村飲用水源品質。另外,還需要高度重視水源保護工程建后監督與管理工作。一方面是指導各級政府做好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的改進與完善;另一方面是不斷創新和優化水利發展體系與機制,結合《貴州省飲用水源環境保護辦法》細化到集鎮,集中式飲水點保護工作,尤其是落實鎮級及集中式農村生活飲用水源地保護設施建設、制定具體飲用水保護措施,不斷推動以村、鎮為基礎的安全供水機制構建,并逐漸實現以縣為范圍的城鄉供水統一性管理,還需要在成本核算的同時保障水價機制的構建與有效落實。
4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市農村的飲水困難、飲水安全等問題仍然比較嚴峻,按照衛生與水利部門的調查統計結果,我國仍然存在大量農村人口飲水難、飲水安全問題。對此,今后我們應結合當地實際狀況,從不同角度做好工作改進,尤其是在政策、監管等方面的改進,從而保障農村飲用水源的品質與數量充足性,確保農村飲用水安全。
參考文獻
[1]陳生科,萬玉,楊明姣等.貴陽某農村飲用水源地水環境健康風險評價[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17,33(5):403-408.
[2]李鐵男,趙微,高雪杉.黑龍江農村平原地下飲用水水源成井規律分析[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8(02):198-203.
[3]彭小玉,梁菁,周理程等.湖南省地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評估與保護對策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7,42(8):181-184.
[4]梁慧,倪艷芳,滕志坤.”十二五”期間黑龍江省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與對策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8,43(05):51-54.
收稿日期:2019-02-15
作者簡介:杜莉(1978-),女,漢族,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