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對環境保護愈發重視,環境監測已經成為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依據。在環境質量監測工作中,存在著許多關鍵因素,這些關鍵因素直接影響到環境監測質量。鑒于此,本文分析了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存在的關鍵因素,并針對這些關鍵因素提出具體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關鍵因素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4-0-02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tect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work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 there are many key factors, which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key factors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optimization paths for these key factors.
Key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Quality control;Key factors
1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關鍵因素
1.1 樣品采樣、存儲、保管及運輸
在環境監測工作中,其主要分為布點、樣品采樣、樣品分析、數據處理以及環境評價等環節,其中,樣品采樣是關鍵環節,同時也是影響環境監測質量的關鍵因素,在樣品采樣過程中,必須要根據具體的操作步驟來進行采樣,并確保采樣過程中能夠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定來實施。
其一,在樣品采樣過程中,采樣深度及厚度以及裝有樣品的容器材質都要有明確的要求,并且要確保樣品在適宜的環境中進行保存。當樣品采集后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分析時,應采取正確的方法來進行保存,如添加保存劑、將樣品冷凍存儲等。樣品在保管及運輸方面也是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一大關鍵因素,只有確保樣品在保管及運輸過程中不會發生組分變化,才能為監測人員提供準確的環境監測數據。
其二,在采集樣品以后,需要根據樣品類型,如果樣品為水樣,應按照測定方法的要求將其劃分成若干份,并在各個樣品中添加保護劑,然后在樣品容器表面貼上標簽,標簽中應注明采樣地點、監測點數量、監測位置、監測時間以及采樣人員等信息,待樣品采集完畢后應立即運輸至實驗室中進行分析;如果樣品是氣樣,則應在容器上貼上樣品標簽,并對采樣地點、采樣時間及人員等信息進行記錄。如果要分裝樣品,需要確保分裝容器和原來容器的材質一致,并附有相應的樣品說明,同時分別注明主樣與副樣。
1.2 樣品測試環境
在樣品測定中,需要確保壓強濕度、溫度及風速等環境條件適宜,如果這些環境條件不符合要求,則勢必會影響到樣品的測定結果。測試環境是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關鍵因素,測試環境包括監測點環境與實驗室環境兩個部分,在監測點環境中,采樣地點所處的地理位置,采樣過程中的氣候情況等都會影響到環境監測質量,而且在采樣點布置時,應確保采樣點的布設準確,能夠對具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采集,特別是在大氣樣品采集時,其周邊50米內不得存在污染源,并且采集點不能與鍋爐、爐等靠近。在實驗室環境中,需要確保實驗室的干燥、整潔,減少實驗室污染,只有這樣才不會影響到實驗樣品的測定結果。
1.3 樣品測試儀器
在進行樣品測試時,測試儀器同樣是一大關鍵因素,只有確保測試儀器具有足夠高的靈敏度和精確度,才能減少樣品測試結果出現誤差。因此,實驗人員必須要對測試儀器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掌握儀器的正確操作方法,對測試儀器進行合理調試,并嚴格按照相關要求來進行操作,對測試儀器進行定期的計量檢定及校準。
1.4 樣品分析方法
樣品的分析方法會影響到樣品的測定結果,因此,相關人員在確定樣品分析方法時,必須要確保樣品分析方法的正確性,嚴格按照國家及行業所出臺的相關規定及標準來進行操作,并編制作業指導書,使環境監測工作能夠得到有效規范。并且,相關人員還要實時更新與環境監測相關的文件及標準,確保分析方法的先進性。
1.5 工作人員自身素質
除了上述關鍵因素以外,環境監測人員的自身素質也會對環境監測質量造成直接影響,環境監測人員所具有的理論知識、工作經驗、職業操守等,都可能會影響到環境監測質量。如果操作人員在分析樣品時沒有進行規范的操作,甚至出現失誤等,便會導致樣品分析結果不準確,進而造成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出現偏差。
2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優化路徑
2.1 樣品采樣及布點優化
首先,在進行采樣與布點時,要嚴格按照我國出臺的《監測技術規范》中的明確規定來執行,確保監測點具有可比性與代表性;其次,應確保樣品的采樣時間、采樣流量及效率的穩定性,使樣品能夠安全、準確、及時的進行采集;第三,在進行地表水采樣過程中,要確保水底的沉積物不會受到干擾,水體樣本的采樣應具有代表性,樣品中不能存在漂浮物。在進行氣體采樣時,應根據污染物的類型及存在狀態,確保所選用的儀器及測定方法能夠合理,抽氣速度、采樣時間、樣品采集量等應有明確規定,同時結合污染物所具有的理化性質來對合適的吸收液、濾料等進行正確選擇;第四,在采樣過程中,必須要對氣象參數進行同時測定,這是因為氣象參數會直接影響到氣體中污染物的擴散和稀釋。
2.2 降低樣品分析誤差
在樣品分析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會出現一定誤差,根據誤差產生的原因及性質,可將誤差分成過失誤差、偶然誤差與系統誤差三類,在這三類誤差中,只有系統誤差不可避免,并且其貫穿于整個測試過程,而對于過失誤差和偶然誤差,都是可以進行有效避免的。
2.3 樣品質量控制優化
對于采樣誤差來說,其誤差程度往往是非常大的,這也使采樣誤差會直接影響到環境監測的質量控制結果。因此為了避免采樣誤差的出現,需要在現場采樣過程中,進行雙份平行樣的采樣,并利用加密方式來分析采樣誤差出現的原因。對于實驗室的樣品質量控制,則可采取質量控制圖、平行樣分析、標準物質對比分析以及加標回收率分析等多種手段來加大質量控制力度。同時,可聘請第三方技術機構對實驗室的樣品測定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審查,確保實驗室樣品的測定數據能夠準確、可靠。此外,還可以采取現場至實驗室的全程化質量控制策略,對各個采樣點的空白樣及平行雙樣進行分析,以此實現對樣品測試數據的準確控制,分析樣品的測定誤差是否處于允許范圍內,并進一步推斷誤差的產生原因。
2.4 加強預測分析
為了優化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需要對環境質量在時間與空間上所具有的變化規律進行充分考慮,了解影響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關鍵因素,并對環境質量進行縱向與橫向的對比。在此基礎上,還要將自然狀況、社會及城市經濟等相關因素結合起來,綜合分析環境容量、排污量等出現變化的原因,并給出具體的解決對策。如果環境監測質量發生重大改變時,還要對質量變化的原因實施分析,對環境的質量變化規律進行掌握,同時預測未來環境質量變化趨勢,建立更加科學的環境質量模型,以此實現對環境監測質量的有效控制。
3 結語
影響環境監測質量的關鍵因素有很多,如果不對這些關鍵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勢必會造成環境監測質量出現偏差,甚至錯誤,進而影響到后續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正確性與準確性。因此,要想提高環境監測質量,就必須要從樣品采樣、儲存、保管及運輸、樣品測試環境及儀器、樣品分析方法以及環境監測人員的自身素質等關鍵因素入手,采取具有針對性地優化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誤差的出現,使其能夠為我國的環境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參考文獻
[1]王雪琴.環境監測全程質量控制現狀及優化措施探討[J].綠色科技,2016(12):172-173.
[2]龍廣燕.環境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淺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08):99.
[3]甄婷婷.淺析環境監測質量控制[J].農家參謀,2018(13):200+278.
[4]張兆鎖.環境監測技術應用及質量控制方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8(08):120-121.
收稿日期:2019-01-08
作者簡介:郭春燕(1984-),女,漢族,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質量控制、廢水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