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認真
摘 要:對于小學藏語文的教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年齡特征以及基礎文化知識和心理因素,再結合教材內容采取直觀、形象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同時,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分組實踐等不同方式,以此更好的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語言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實現高效的藏語文教學效果。本文就小學藏語文的重要性和教學法做了簡單的分析和探究,從而提出可行有效的藏語文教學方法,不斷提升小學藏語文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小學;藏語文;興趣;教學法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也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學生在對藏語文的學習過程中,興趣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只有在學生對藏語文感興趣的基礎前提下對其進行教學,如此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下面,本文就如何對小學藏語文進進行興趣教學法,提出以下幾點參考意見。
1、理解藏語文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對藏語文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切實讓學生明確藏語文存在的重要性,在藏族,藏語文是藏民們用來交流的基礎語言工具,同時也作為文化的紐帶維系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民族的團結。就我國目前形勢而言,很大一部分藏民沒有學習過也不懂得漢語或者其他語言,而只是用藏語與人進行簡單的交流。如此看來,如果我們連自己民族的語言都不能夠有效掌握,那么就無法用本民族的語言來與外界進行信息的傳遞和文化的交流,從而也就阻礙了藏族社會發展的道路。所以,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務必要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和教學計劃來加強對小學生藏語文的教學,激發學生對藏語文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發現藏語文在生活中的實踐性作用和意義,從而讓學生對藏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以便更好的去理解和學習藏語文。
2、為學生創設藏語文學習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對藏語文的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的兩個重要場所一個是學校,一個是家庭。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時常積極主動的和學生家庭保持緊密聯系,進而就可以及時對學生在家庭的學習狀況有一定的了解。在家庭中,家長可以讓學生多觀看一些和藏語相關的電視節目,或者藏語書籍報刊,從而讓學生明確藏語文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通過家庭給學生提供的良好學習環境,可以讓學生對藏語文有充分的學習和理解,并增強了學生對民族語言文化的熱愛。而對于學校方面,則可以開展一些藏語文的演講和朗讀比賽活動,也可以舉辦藏語文的書法大賽,以此來增強學生對藏語文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在學校的圖書館內增加和藏語文相關的書籍,或者在學校的板報上加大對藏語文的宣傳力度,增加板報中有關藏語文的有關內容,從而為學生創設一個學習藏語文的良好環境。
3、建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良好關系,激發學生對藏語文的學習興趣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一般不只是單純的傳授知識和接受知識的關系,其中還包含有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日常的藏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對學生的情感附注在教學過程中,本著對教育事業的敬業態度,贏得學生對其的尊敬和愛戴。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給學生一種難以接近的感覺,更不能以自己是教育者而凌駕于每個學生之上。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通過自身的教學語言和動作以及授課時的微表情給予學生一種親切和信任感,進而拉近教學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如此,學生不僅可以更好的對藏語文進行學習,還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情感上的慰藉。為了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的融洽關系,可以通過以下幾點。
第一,對于大多數的學生來說,通常在學期末考完試之后就不會再在意之前所用的教材課本,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對之前所學知識內容沒有絲毫的情感。對于學生來說,這些內容只不過是學校強加給自己的學習任務,因此,學生也是在不情愿的狀態下進行學習的,雖然對教材內容有一定的掌握,但是沒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也沒有將自身的感情投身于學習中,那么,如何讓學生既可以學到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內容,又可以對所學內容有一定的情感呢,這就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以情動人,言傳身教,用富有感情的語言去教學,進而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教師對自身所授知識內容要富有感情和興趣,如此教師才可以更好的進行教學活動,學生也可以欣然接受教學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通過相關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看到自己成功和成效,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增加對所學知識的熱愛。
第二,對于小學生而言,也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而美的事物對學生來說也非常具有感染力。因此,結合小學生審美的能力和特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揭示所授知識內容中所蘊含美的因素。在藏語文的教學中,除了挖掘教材中知識的美,還可以對課本知識進行相應的延伸和擴展,從而讓學生發現更多具有美感的藏語文相關知識,而后再對學生進行藏語文的教學,如此,便可以調動起學生對藏語文的學習興趣,并且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
第三,教師在對小學生的教學過程,一定要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學生也要選擇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如此,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對藏語文的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選擇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如此只能是簡單的掌握基礎詞組,而達不到真正對詞組的理解和掌握,長此以往,學生也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基于此,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激發學生對獲取知識的濃厚興趣,所以教師在進行教材知識的傳授時也要教會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讓學生不僅可以有效的掌握知識內容,同時也可以對所學知識內容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藏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發展特點和基礎文化知識等,再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以小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制定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即采用多媒體進行直觀、形象的授課,或是通過教師以情動人、言傳身教的情感教學,來增強小學生對藏語文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小學藏語文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加科.淺談小學藏語文的興趣教學法[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11):35-35.
[2]江永達吉.淺談小學藏語文的興趣教學法[J].讀與寫,2017,14(28):112-117.
[3]黃進軍.激發學生的興趣,走特色教學之路[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1(S2):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