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秀
摘 要:近年來,經濟的發展,促進我國科技水平的提升。隨著我國科技水平不斷進步,很多領域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且水質監測技術已經不斷進步。水質分析化驗需要多次采集樣本,并分析和處理一些數據信息,但水質研究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有時研究結果可能會出現誤差,這就需要研究人員要不斷提高水質分析化驗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嚴格規范質量控制,努力為人民群眾的用水安全保駕護航。本文就水質化驗分析方法的應用及其質量控制展開探討。
關鍵詞:水質化驗;質量控制;影響因素;方法
引言
質量控制指的是相關工作人員使用各種方法,對工作過程中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展開有效的監測,并針對化驗過程中存在的不利影響因素制定對應的處理措施。做好實驗領域的質量控制工作能夠確保實驗活動所需要的技術要求得到滿足,從而可以得到更為精準的實驗結果。若想掌握水質情況,可通過水質分析化驗,研究如何確保水質分析化驗工作中的質量控制,為制定污水處理的措施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1影響水質分析化驗中質量控制的因素
1.1人員因素
工作人員是進行水質化驗分析與質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工作人員的能力素質直接影響水質化驗分析質量。經調查顯示,我國部分水質化驗分析人員的能力素質并不符合崗位要求,存在經驗不足、業務能力低、專業知識不足等問題。因此,我國水質化驗分析人員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加強自身道德修養。
1.2設備因素
水質分析化驗離不開實驗儀器,所以說,實驗設施也是影響質量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使用儀器的時候,有關人員應做到嚴格審查,更好地保障水質能夠達到分析化驗要求。例如,玻璃杯是水質分析化驗普遍運用的儀器,若是玻璃杯中出現了雜質或者其他可能造成玻璃杯骯臟的物質,將會嚴重影響水質分析化驗結果的準確性。必須確保設備的高質量,以及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滿足水質分析化驗的具體指標。
1.3環境因素
如果周邊水質環境較差,會明顯增加水質分析化驗的誤差,比如說霧霾、可吸入顆粒物以及帶電污染物等都會對水質分析化驗的精確度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此外因溫度過高而導致的電子設備小型故障也會對結果精確性造成一定的干擾。
2質量控制在水質分析化驗中的具體方法
通常情況下,水質分析化驗中最為常見的質量控制方法如下所示:首先,對樣品復樣檢驗的形式:用于水質分析的樣品進行發放之前,需要留存復樣,并且貼上標簽,依據嚴格的流程展開檢驗,同時把結果交給有關負責人員,經由兩次水質分析化驗結果的對比結果,從中找出誤差,接著對發生的誤差進行研究。
3水質分析化驗的質量控制舉措
3.1有效提高水質檢驗工作人員的職業能力
水質分析化驗工作相對于其他工作來說,其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工作人員自身對待工作的態度,以及工作上所運用的一些技巧,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水質分析化驗工作的質量。有些水質檢驗工作人員的自身技術能力沒能匹配上工作技術要求,而造成水質分析化驗質量明顯降低,因此相關工作單位要適當的增強水質分析化驗檢驗人員的技術培訓力度。比如說對新人展開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使新人可以在培訓中掌握儀器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設備的操作技巧,同時也可使得新人能夠全面掌握本單位的考核機制。相關單位組織職業技能培訓的時候,能夠將培訓的重點內容放在設備的操作技巧、清潔方法與維修方法等,安排專門人員來記錄新人在培訓當中的實驗操作情況,并將其作為考核的一部分。培訓機制聯合績效考核機制,使得水質檢驗人員職業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3.2保證試劑滿足質量要求
在實際的水質分析化驗過程中,選取的試劑必須嚴格依據采購要求和相關規定進行采購,只有在保障實驗試劑質量達標的前提下,才可以保障水質分析化驗的高質量。平時的試劑采購環節中,應當選取標明正規生產日期、包裝完整無破損、經過嚴格審查、質量達標的產品,如果出現試劑質量不達標的情況,應及時請求退貨,防止由于試劑的質量原因造成水質分析化驗結果的不準確,如此一來,也能夠保證水質分析化驗結果的有效性。
3.3規范管理水質化驗過程
水質化驗分析是一個整體的過程,每一環節都聯系緊密、相互影響,任一環節的參數出現誤差,就會影響整體化驗效果。為此,要想加強水質化驗分析質量控制,首要的措施就是加強水質化驗分析過程的規范化管理。在采用平行樣化驗法進行水質化驗分析時,就需要對以下幾個方面做重點管理:①要控制化驗分析次數,確保最終結果的準確度。②在水質化驗分析前完成樣本采集工作。
3.4適當增強周邊環境的控制與管理
按照水質分析檢驗工作的實際需要情況,對周邊環境進行控制主要涵蓋了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個是需要控制實驗環境的濕度適宜,第二個是需要控制實驗環境的溫度適宜。在進行控制水質檢驗實驗室環境工作的時候,工作人員能夠借助加濕器、空氣凈化器以及空調等現代設備來控制環境差異,從而使得濕度與溫度對儀器設備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使得可以得到更為可靠的水質分析化驗結果。通常情況下,水質分析化驗室進行內部質量控制時,又可將影響因素分為四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水質分析化驗所選擇的化驗方法,第二個方面是水質分析化驗的相對標準差值的影響,第三個方面是如何對數據進行科學的檢驗,第四個方面是質量控制所提出的要求。在水質分析化驗的研究目的、實驗室設備以及分析要求等影響因素的改善要求下,水質分析化驗人員需要結合化驗工作的現實狀況,選擇科學的水質化驗方法,例如說在水質分析化驗中能夠有效使用“標準分析法”,以盡量減少誤差。相對標準曲線檢驗工作與相對標準差值之間存在著較大的關聯性。在進行水質分析化驗工作時,待測物質濃度值和測量儀器響應值之間的定量關系能夠使用校準曲線充分反映出來。同時其也會對水質分析結果造成較大的影響。工作人員在適當增強周邊環境控制工作的時候,已經讓監測數據的精密性得到顯著的提升,從而可以積極促進監測數據準確性的有效提升。
3.5做好污染監測與控制
水質監測是水質化驗分析中的重要內容,要想提升水質化驗分析質量,就必須做好水質監測工作,監測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水質污染源,要嚴格管理與控制污染源,確保水質純度。如南方某市部分水廠常規工藝處理的水能達到國家飲用標準,但當雨季內運河排洪時,就會出現明顯異味,因此首先要取水樣,對水樣中的污染物以及濃度值進行化驗(化驗結果如表1所示),在經過水質化驗監測查明污染源后,再進行后續的分析處理,就能取得好的化驗分析效果。二是做好水質化驗分析設備的管理與監測工作,因為在管理不當的情況下,設備可能會攜帶較多污染物,這些污染物也會影響水質化驗分析結果,因此,在使用設備前,要對設備的衛生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其符合國家標準。其次,在進行水質監測工作時,可以采用平行樣品測定分析法、對比能力驗證法等。
結語
做好水質分析化驗工作中的質量控制可以有效保障其結果的準確性,對其質量控制工作造成影響的因素主要包含有實驗設備、環境與人等,針對這些影響因素,可以采用提高水質檢驗工作人員的職業能力、對設備和試劑的質量控制予以重視、適當增強周邊環境的控制與管理、保證試劑與樣品滿足相關質量要求等舉措,保證質量控制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胡清連.水質分析化驗中的質量控制[J].化工設計通訊,2018,44(04):199+217.
[2]文澤東.質量控制在水質分析化驗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8,38(13):31-32.
[3]葉冰冰.淺析質量控制在水質分析檢測中的應用[J].石化技術,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