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芳 李春
摘 要:從我國改革開放發展至今,中小企業不僅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結構,還為人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但是中小企業長期的發展中,由于粗放的發展模式和體制等問題,導致中小企業無法保持持續發展。因此,為解決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本文圍繞中小企業管理模式以及如何進行體制創新展開討論,為更多的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中小企業;管理模式;體制創新;人事管理;績效考核;獎懲機制
一、引言
我國社會和經濟不斷發展過程中,大量中小企業的出現,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重要的動力之一。我國政府部門已經實施多種優惠措施,為中小企業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同時為中小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中小企業在良好的環境中發展的同時,企業自身也應轉變粗放式發展模式,將現代化管理模式應用在企業發展中,并對現有的體制進行創新式改革,目的是使中小企業保持在可持續發展狀態中。
二、中小企業管理模式的主要特點分析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不斷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多種管理模式,下文中對常見的管理模式進行分析。
(一)人事管理靈活精干
許多中小企業日常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流程和正規性比較簡單,企業所消耗的管理成本和時間成本相對較少,這就體現出中小企業人事管理靈活精干的特點。根據體現出的特點中小企業在管理模式和機制改革與創新過程中,都能及時的做好調整和應對工作,保證企業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家族式的管理結構
當前許多中小企業管理結構由家族成員組成,并形成家族式管理模式,該模式的優勢就是有利于提升企業的凝聚力,而且還能減少人力的使用,通過降低成本企業可以快速的發展,在市場中體現出較強的競爭能力。但是,隨著家族式企業不斷發展和壯大,如果管理崗位由職業經理擔任,在家族式管理模式中會出現多種問題,問題的產生會間接影響企業的發展。
(三)人情化管理制度相對顯著
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規章制定相比,中小企業的制度規范程度較低,通常是由人情化管理制度導致的,而且還體現出隨意性特點。中小企業出現的隨意性問題,是不能與大型企業人性化管理相比的,是因為中小企業在管理制度實施過程中,不會產生較大的風險,而大型企業在嚴格的規章制度實施中是防止出現風險問題的。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中小企業在人情化管理制度中可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加強與領導間的合作關系,使員工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工作中。
三、當前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及體制方面的問題分析
在市場經濟不斷變化過程中,許多中小企業已經開始改革和創新管理模式和體制,目的是提升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和發展速度。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通常會遇到諸多的問題,下面就對出現的主要問題展開分析。
(一)企業管理模式的擴大難見成效
受到傳統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影響,許多中小企業的轉型過程受到多種問題的阻礙,導致企業管理模式擴大難見成效。而且許多中小企業自身生產能力較弱,在家族式管理模式下更難進行企業轉型,造成管理模式無法適應企業發展。而有些中小企業根據大型企業的管理方式和經驗應用到本企業中,并高價聘請管理人員為企業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和規章制定,使企業具有發展成大型企業的基礎,盡管企業為獲得新的管理模式花費巨大的成本,但是企業依然沒有找到適合的管理模式,造成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發展速度不斷降低。
(二)績效考核和獎懲機制構建不合理
中小企業為獎勵員工的工作成績,建立了績效考核制度和獎罰機制。但是,在規章制定具體實施過程中沒有獲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受到家族式管理模式與人情管理制度的影響造成的,導致更多的人才不斷離開企業。另外,在家族式管理和人情管理模式中,企業領導在面對關系較好人員出現的問題時,通常不會使用獎罰機制,使問題人員依然帶著問題工作,并影響其他遵守管理規定人員的工作。而且許多員工做出優秀的工作成績時,企業領導沒有根據績效考核標準獎勵員工,導致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受到打擊,最終在員工不斷的離開影響下企業不能順利的發展。
(三)人才招募困難
我國目前眾多的中小企業沒有設立人力資源部門,在進行人才招聘時通常由企業領導完成,由于企業領導不具備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力,無法根據企業發展需求招聘到合適的人才。盡管有些企業已經設立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但是管理人員缺乏管理素質,導致人才招聘和管理問題不斷出現。由于無法招募到合適的人才,企業在進行管理模式改革和創新時受到嚴重的影響。
四、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及體制的創新策略
(一)將管理模式逐漸簡潔化
中小企業在創新和改革管理模式以及體制時,應逐漸簡化管理模式,但是管理工作具體的流程不能缺少。在簡化管理模式過程中,首先應對家族式與人情管理模式不斷的改革,目的時通過建立創新型管理模式和體制,提升企業日常管理質量和效率,使企業利用新的管理和體制不斷擴大企業規模。中小企業將管理模式逐漸簡潔化過程中,可以使用信息管理系統,利用互聯網將管理過程進行扁平化處理,使每個管理細節在制度化的約束下,監督和管理員工的日常工作,保證企業日常生產和經營順利的進行。
(二)創新管理思想和體制
中小企業在建立創新型管理模式和體制時,應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到管理模式和體制建立中,通過轉變員工的思想使管理模式和機制得以順利的建立。另外,企業還應利用科學技術等方式,如信息化操作系統等,在提升企業業務管理能力的同時,使企業中的每名員工形成創新型管理和體制思想。
(三)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
中小企業在創新管理模式以及體制建設中,應不斷提升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利用企業文化為創新管理模式和體制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企業在增強文化建設中,應建立創新思想作為文化建設基礎,不僅按照企業日常的文化宣傳,如公告欄、早會等,還應為員工建立信息公共交流平臺,通過平臺員工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管理人員將員工的想法和意見集中整理,及時解決員工遇到的問題,最大程度的提升企業的凝聚力。所以,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讓更多的員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管理模式和機制創新建立中,最終實現提升企業管理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應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和機制,通過新型的管理模式和機制,在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同時,使企業保持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狀態,為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建濤. .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的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分析與研究[J]. .科技資訊. ,2014,((09)).
[2]陳凱麟. . 云計算技術環境下中小企業的管理創新探討[J]. .中國商貿., 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