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璟碩
摘要:本文主要以EPC總承包項目的財務管理路徑構建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今社會經濟發(fā)展趨勢下為依據(jù),首先分析EPC總承包項目的財務管理要點,包括項目施工之前的財務風險、項目施工過程的財務風險、項目施工結束的財務風險,其次從構建施工之前的財務管理體系、構建施工期間的財務管理體系、構建施工結束的財務管理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EPC總承包項目的財務管理路徑構建,進一步提高EPC總承包項目的財務管理水平,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EPC 總承包項目 財務管理 風險 路徑構建
近些年,EPC總承包項目的財務管理模式被廣泛的應用在建筑行業(yè)中,不僅可以給業(yè)主提供專業(yè)化服務,還可以提高工作人員的自身素養(yǎng),利于工程企業(yè)的長久發(fā)展。然而各個企業(yè)對于EPC總承包項目的財務管理工作仍需要加大管理力度,便需要管理者采用有效的方式構建EPC總承包項目的財務管理路徑,以下為筆者對此給予的相關建議。
一、EPC總承包項目的財務管理要點
所謂的EPC,本質含義為對某項工程進行設計、采購以及施工操作,其主要是整個項目的最終整體價格以及自身需求具備一定的確定性,業(yè)主需要承擔的資金風險比較低,并行施工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整個施工周期。對于EPC總承包項目的財務管理核心內容,即在投標之前要先預測資金成本,按投標文件、年限準確確定資金成本率,具體如下:
(一)項目施工之前的財務風險
通常而言,工程項目在施工之前的工作重點為招投標,在多種因素存在的情況下,財務人員往往不能參與工程項目報價與工程項目預算工作中,但是工程項目投標工作人員一般會以中標為目的降低報價,同時淡化材料價格增長與融資成本增長的因素,且EPC總承包項目合同大多數(shù)皆為確定總價格的合同,若施工材料價格持續(xù)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會降低項目施工獲取的利潤,嚴重情況下會導致企業(yè)面臨著虧損的困境。對于工程項目的簽約,制定合同的雙方即使享有平等的法律權益,但是在實際操作期間,雙方占據(jù)的地位卻不盡相同,也就是業(yè)主比較強勢,其往往以自身獲取的利益為出發(fā)點分析項目工程的付款方式與價格調控等問題,進而要求EPC總承包項目具備較高的管理效率與經濟實力。此外工程項目在實際運營期間容易發(fā)生總承包商家提前墊付資金的現(xiàn)象,或者業(yè)主不肯定施工效率造成項目成本大幅度上升[1]。
(二)項目施工過程的財務風險
首先EPC總承包商家在實際分包施工期間,沒有依據(jù)相關規(guī)定評定分包商家的實際施工水平和財務情況,現(xiàn)階段總承包商內部財務工人員一般會忽視分包商財務管理效果,以致于出現(xiàn)評標事務趨于形式化的問題,導致在實施合同期間面臨分包商整體施工水平不高,或者資金短缺甚至施工受到阻礙等現(xiàn)象,最終會降低總承包商家運營效率,甚至出現(xiàn)大數(shù)額資金虧損的情況。其次EPC工程項目由于需要的資金比較多,且施工時間相對較長,以及施工期間,有可能由于漏頂或者施工變更等影響項目施工的正常進行,甚至面臨違約的財務風險。
(三)項目施工結束的財務風險
一般來說,在EPC總承包項目結束之后,相應的業(yè)主應先預支項目工程總金額的90%,在施工結束檢驗之后支付余下金額的5%,且將最后剩余的資金在項目質保期之后進行繳納[2]。但是總會出現(xiàn)問題,也就是在時間的流逝下業(yè)主改變或者項目主體撤銷,而繼承者并不認同之前的債務,EPC總承包商為了和業(yè)主保持友好關系,只能停止剩余的工程項目導致壞賬情況的出現(xiàn)。
二、EPC總承包項目的財務管理路徑構建
(一)構建施工之前的財務管理體系
EPC總承包項目的財務管理工作以施工之前的財務管理工作為基礎,相關人員需要將投標工作列入在項目管理工作中,特別是在以較低價格競標和降低投資問題比較明顯的市場中,這一時期的財務管理十分必要。因此EPC總承包項目的管理者要構建施工之前的財務管理體系:其一要全面了解政府單位制定項目施工方針與制度的相關要求,同時查找與項目工程有關的經濟信息,比如切實可行的施工匯報表、合同內容和招投標文件等,保證財務管理工作正常執(zhí)行,再針對性的研究項目財務可能會出現(xiàn)的隱患,保證項目資金充足。其二為時刻掌握外匯和匯率的變更數(shù)據(jù),規(guī)避施工合同中的財務風險,且嚴格檢查合同中包含的價格款項、支付需求、支付方式以及發(fā)票的具體內容等,時常對業(yè)主的財務情況加以關注[3]。其三為研究項目本地區(qū)的稅務規(guī)定和相關法規(guī),為項目施工過程中科學避稅和處理涉稅的事項提供依據(jù),并且檢驗合同中關于納稅與財務條款,總結出項目工程涉及的保險事項與業(yè)務規(guī)定事項,制定緊急的解決問題方案,全面提高項目投標事務的財務管理工作。
(二)構建施工期間的財務管理體系
EPC總承包項目在施工期間的財務管理可以歸納為幾點。其一,財務預算管理,即結合項目資金估算和施工圖紙以及施工資源方案等對財務的管理進行分解,這一流程作為財務管理的關鍵,也作為施工期間財務管理的有效依據(jù),因此在EPC總承包項目的財務管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財務預算應被動態(tài)化的編制且被進一步細化。對于項目資金管理工作,財務管理的核心便是預算管理,強化資金管理也就是掌握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需要科學組織和籌集財務的支撐,進而利于項目施工高效進行。
其二,項目合同的財務管理,所謂的項目合同是十分重要的文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應,也可以理解為項目財務的收款與付款工作合理且有效。EPC總承包項目中涉及的總承包文件和分包文件,需要財務人員進行臺賬記錄且加大管理力度,參與檢查與優(yōu)化文件中的價格款項、支付的方式與支付的條件,同時對分包商實際財務狀況進行評價。
其三,項目成本資金管理,工程項目的成本資金管理主要是指項目需求的成本少于項目預算成本,且在項目施工期全方位對成本資金進行核實與控制,不僅是EPC總承包項目財務管理的要點,也是項目施工期間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最后在項目收支資金管理層面,EPC總承包文件要增加收款管理內容,且分包文件要增加付款管理內容,由此保證EPC總承包施工期間的財務管理工作質量。
(三)構建施工結束的財務管理
項目結束的驗收主要為承包者在接觸檢驗手冊之后,通過發(fā)包者結合項目文件中具體規(guī)定和法律條款的規(guī)定檢驗施工工程的質量,作為施工最后一項環(huán)節(jié)。對于EPC總承包項目工程檢驗之后的財務管理工作,重點內容為總承包方和業(yè)主共同進行工程決算事務,實現(xiàn)工程項目的全成本研究與實物整體清查,同時歸納財務管理的技巧,這一過程往往會被企業(yè)財務人員忽視。因此EPC總承包企業(yè)應構建施工結束的財務管理,凸顯財務管理工作的效果。其一,施工結束之后的決算與處理剩余事項。企業(yè)在施工結束檢驗之后,從財務人員應和對應的業(yè)主和供貨商家以及其他部門進行施工決算、稅務處理以及收款與付款決算[4]。
其二,制定財務管理匯報表,即在施工項目結束且檢驗之后,財務人員需要自主編制工程項目的決算表格,針對工程項目的收入與支出和績效進行財務事務整理與歸納,再將匯報記錄上交給財務部門負責人或者企業(yè)管理者。
其三,對EPC總承包項目的實物進行徹底清查,財務人員需要和采購單位的物資管理負責人對施工剩余的物資進行全面點清,保證賬目和實物完全匹配,設計剩余施工物品資源的處理計劃,同時立即清賬和工程結賬。此外,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即整合與施工期間相關的實施過程、內部控制方案、審批情況等信息,找到不利于施工順利進行的因素,制定科學有效的優(yōu)化方案,綜合提高EPC總承包項目財務管理工作水平,便于實現(xiàn)企業(yè)綜合效益最大化。
綜上所述,EPC總承包項目具有一定的風險性與繁雜性,且在總承包商家獲得綜合效益的過程中,財務管理難度越來越大,所以企業(yè)應不斷提升財務管理質量,加強項目合同的簽訂與施工財務風險的控制效率,構建出全方位的EPC總承包項目財務管理體系,促使企業(yè)更好更快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永珍.EPC項目財務管理中全周期風險探討[J].納稅,2018,No.194(14):41-42.
[2]溫立輝.境外EPC總承包工程項目的財務管理探討與分析[J].財會學習,2017(16):28-29.
[3]徐國棟.淺談水電開發(fā)EPC總承包合同項目財務管理實施[J].時代金融,2017(27):165-166.
[4]陳志江.關于EPC承包項目財務管理優(yōu)化的探討[J].現(xiàn)代國企研究,2018,No.130(04):144-145.
(作者單位:沈陽萬潤新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