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芳 王書文



摘要? ? 為增強鳳陽縣稻谷競爭力,篩選適宜鳳陽當地種植的雜交水稻品種,進行了雜交中秈水稻新品種對比試驗。結果表明,望兩優5511、晶兩優1125、徽兩優985、Y兩優800、晶兩優華占等在豐產性、抗逆性方面表現優異,適宜在當地推廣示范。
關鍵詞? ? 雜交中秈水稻;新品種;產量;安徽鳳陽;2018年
中圖分類號? ? S511?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2-0037-02
為篩選出適宜鳳陽縣種植的優質、豐產、抗逆性強、生育期適宜的雜交中秈水稻新品種,鳳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及鳳陽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對9個雜交中秈稻新品種進行了對比試驗,以期增強鳳陽縣稻谷競爭力。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點概況
試驗安排在總鋪鎮小王村劉佛堂村民組進行,試驗田塊面積2 668 m2,水稻土,肥力中等,排灌便利,前茬為小麥。
1.2? ? 試驗材料
供試雜交中秈水稻新品種9個,分別為N兩優1998、徽兩優985、晶兩優1125、晶兩優華占、C兩優33、望兩優5511、袁兩優1000、Y兩優800、C兩優華占。
1.3? ?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9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其中以C兩優華占作對照(CK)。不設重復,隨機排列,小區面積96 m2(2.4 m×40.0 m)。
1.4? ? 試驗過程
秧母田統一按照播種量187.5 kg/hm2于5月2日播種,采用濕潤育秧。播種前秧母田施45%復合肥(15-15-15)600 kg/hm2。栽插規格28.5 cm×16.0 cm,各小區統一栽插2 105穴,小區間隔40 cm,四周設保護行。6月9日人工拉繩定點栽插,基肥施尿素150 kg/hm2、45%復合肥600 kg/hm2,6月15日追施尿素122.5 kg/hm2作返青分蘗肥;6月30日開始烤田,7月23日復水,孕穗至抽穗期建立淺水層[1-2]。病蟲害防治按植保部門測報要求統一進行。
1.5? ? 氣候條件對試驗的影響
5—6月光溫適宜,分蘗期生長快;7月10—31日共有10 d 35 ℃以上高溫天氣;8月各旬平均氣溫均較常年同期偏高,但只有3 d日最高氣溫超過35.0 ℃,較適宜水稻抽穗;9月降水過程在9月13—21日,其余時間以多云間晴天氣為主,上旬、下旬光照充足,有利于水稻灌漿和產量形成[3-4]。
2? ? 結果與分析
2.1? ? 生育期
參試品種的全生育天數在147~153 d之間變化;生育期最短的是C兩優華占﹙CK﹚、C兩優33,均為147 d;生育期最長的是Y兩優800,為153 d(表1)。
2.2? ? 產量
參試品種實收產量變幅8 227.5~9 787.5 kg/hm2,產量最高的是望兩優5511,最低的是N兩優1998;望兩優5511、晶兩優1125、徽兩優985、Y兩優800、C兩優33、晶兩優華占等產量高于CK,袁兩優1000、N兩優1998產量低于CK(表2)。
2.3? ? 主要農藝性狀
2.3.1? ? 分蘗成穗率。參試品種成穗率在67.9%~87.6%之間,CK的成穗率是75.5%,高于CK的品種依次是晶兩優華占、Y兩優800、晶兩優1125、徽兩優985、望兩優5511;低于CK的品種有袁兩優1000、N兩優1998、C兩優33(表2)。
2.3.2? ? 結實率。參試品種的結實率在73.1%~82.0%之間,CK的結實率是79.0%,高于CK的品種依次是晶兩優華占、Y兩優800,低于CK的品種依次是N兩優1998、望兩優5511、徽兩優985、晶兩優1125、C兩優33、袁兩優1000(表2)。
2.3.3? ? 千粒重。參試品種千粒重變幅21.4~26.9 g,CK最低,為21.4 g;最高的是徽兩優985,為26.9 g(表2)。
2.4? ? 抗逆性
2.4.1? ? 抗倒性。參試品種除CK在9月20日出現輕微倒伏外,其他品種沒有倒伏現象(表3)。
2.4.2? ? 熟期轉色。參試品種中望兩優5511、晶兩優華占、N兩優1998熟期轉色好;袁兩優1000、晶兩優1125、Y兩優800轉色中等;C兩優33、徽兩優985及CK熟期轉色差(表3)。
2.5? ? 抗病性
2.5.1? ? 紋枯病。參試品種中Y兩優800沒有發生,C兩優33中度發生,其他品種都輕度發生紋枯病。
2.5.2? ? 稻曲病。參試品種中C兩優33、N兩優1998稻曲病輕度發生;CK及其他品種沒有發生稻曲病(表3)。
3? ? 結論與討論
根據雜交中秈水稻新品種對比試驗觀察記載及田間考種測產結果,包括對照品種C兩優華占在內的9個雜交中秈水稻品種的生育期在鳳陽縣均比較適宜種植。從豐產性、抗逆性來看,望兩優5511、晶兩優1125、徽兩優985、Y兩優800、晶兩優華占等的產量均高于對照品種C兩優華占,且抗逆性強,適宜鳳陽縣大面積示范推廣種植[5-6]。
4? ? 參考文獻
[1] 范菊云,紀玉祥,范壽清.10個水稻品種比較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0(1):96.
[2] 張玲,季文波,任傳好.2009年鳳陽縣水稻品種展示試驗總結[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22):68-70.
[3] 張玲,王鳳立,季文波,等.2008年鳳陽縣(路東片)水稻品種展示試驗初報[J].安徽農學通報,2009,15(6):75.
[4] 張玲,唐立芳,任傳好,等.2008年鳳陽縣(路西片)水稻品種展示試驗總結[J].安徽農學通報,2009,15(8):70.
[5] 葛茜,馬曉麗,張萬春,等.優質高產水稻品種比較試驗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2013,59(5):7-9.
[6] 韓正光,張安存,呂宏飛,等.淮北稻區優質食味水稻品種比較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4(9):1341-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