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旅游產業區域集聚的動力機制研究

2019-08-07 02:03:40魏敏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9年11期
關鍵詞:價值鏈

【摘要】旅游產業的區域集聚化發展過程,能夠加速旅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旅游規模經濟效應的實現,并使旅游產業逐漸成為區域經濟的新增長極。研究旅游產業經濟關聯帶動效應,認識旅游產業的區域集聚的動力機制研究尤為重要。中國旅游產業區域集聚的動力機制不僅包括內在和外在動力因素及其關系,還包括競合機制、創新機制和保障機制這三大作用機制。其中,內在動力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經濟效應、產業價值鏈結構、旅游資源稟賦等;外在動力因素則包括旅游客源市場供求關系、交通區位條件、政府政策保障和外部市場競爭情況等。這兩種動力因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且相互影響,不斷促進旅游產業區域集聚的發展,同時也為后續的旅游產業區域集聚水平測度及集聚績效評價奠定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旅游產業 ?區域集聚 ?價值鏈

【中圖分類號】F59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11.010

引言

自2016年以來,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在“互聯網+”浪潮的影響下,傳統產業互聯網化的趨勢日益明顯,旅游產業也不例外。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在線旅游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互聯網旅游產業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旅游產業加速線上線下交易(O2O)融合的新趨勢,將形成旅游產業的區域集聚動力機制,從而對提升區域旅游產業的服務品質起到促進作用。《2016-2021年旅游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分析數據表明,目前中國個人資產在600萬元以上的達270萬人,據調查,其中約60%的人會選擇高端旅游服務。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離不開區域旅游企業的積極參與以及游客的青睞。在當前良好的軟、硬環境支持下,區域旅游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很多地區將旅游產業作為先導產業、主導產業甚至支柱產業,這對區域旅游產業集聚產生了強大的推動力,對區域經濟的增長意義重大。上述宏觀發展環境,客觀上需要旅游產業進一步形成旅游產業的區域集聚的動力機制,發揮產業關聯效應和帶動效應的作用。

旅游產業區域集聚動力機制是一個區域內旅游經濟發展、變化、演進及其與相關產業相互作用的動力源泉,包括動力產生、傳遞、發生作用并導致結果的過程及其機理等。旅游產業集聚動力機制研究越來越成為學術界關注的重要命題,作為推動相關產業區域集聚的力量,其構成和作用規律是相對穩定的。本文從區域旅游產業發展內在和外在動力因素、各因素之間關系以及各因素作用機理三個方面分析區域旅游產業集聚的動力機制。

文獻綜述

為了更好地實現旅游產業區域集聚的績效,就必須明確其發展的內在動力。目前國內外學者都試圖在這一領域進行一些有益的嘗試與探索。孫鈺霞等(2008)將旅游產業集聚動力概括為內部生產要素、外部市場因素及制度因素;李文秀(2008)指出,資源稟賦差異、基礎設施建設等因素會對旅游產業的集聚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追求規模經濟、塑造區域旅游品牌形象等也是旅游產業集聚的重要動力;馮衛紅(2009)認為,旅游產業的特性、政府規劃和外部經濟效應三者之間相互作用導致了產業集聚的形成。實證分析方面,馬麗君等(2009)以江蘇入境旅游和國內旅游為例,指出旅游資源豐度和區位交通指數是影響空間聚集性的主要因子。孫金龍等(2010)以上海作為研究對象,提出旅游產業集聚產生的原因是專業化分工協作和旅游目的地商業集聚的需要。王麗銘(2011)從動力機制的角度構建出旅游產業集聚區的發展模式,并提出不同動力機制的異同與適用性。此外,劉少和等(2014)基于產業集聚理論的視角,對旅游產業區域集聚動力研究進行總結,認為旅游產業區域集聚除受到成本效益機制約束之外,還受到區域核心旅游品牌溢出效應的驅動,形成品牌形象吸引集聚機制與品牌價值鏈延伸拓展機制。季書涵、朱英明和張鑫(2016)在研究中發現,產業集聚對集聚程度較高的東部地區資源錯配的改善產生更好的效果,而在產業集聚程度較低的我國中西部地區,基層設施改善更為直接有效。因此,產業集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優化產業空間(區域)布局、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供依據。

對于區域旅游產業來說,其集聚的動力機制較為復雜,結合以往學者的研究,本文從動力結構即集聚動力因素、各動力因素之間的關聯和動力原理即各因素之間如何相互作用三個方面進行具體分析。

動力結構

內在動力因素。旅游產業區域集聚的內在動力機制產生于旅游產業或旅游企業本身,是一種內在元素吸引旅游產業聚攏在某一特定區域的力量。筆者認為,旅游產業區域集聚的內在動力機制因素主要涉及外部經濟性、產業價值鏈(品牌溢出效應和價值鏈延伸拓展)以及旅游資源稟賦。

一是外部經濟性。Marshall(1961)較早地系統分析了產業集聚的外部經濟性,之后的學者都以此作為起點,展開集聚動力機制研究。這一部分將以外部經濟性理論為基礎,具體分析其對區域旅游產業集聚的促進作用(見圖1)。

外部規模經濟:推動旅游產業區域集聚。通過外部規模經濟來實現要素資源的共享是區域旅游產業集聚的主要原因,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共享中間投入品。旅游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道路、交通、通信等基礎配套設施以及目的地營銷等,這些中間投入品成本較高,旅游企業通過集聚來實現資源和要素的集約利用,形成生產的規模經濟。第二,共享勞動力市場。Marshall(1961)認為雇主們經常選址于擁有專門技能的工人的地方,而找工作的人也會到有很多雇主需要他們的地方去。旅游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市場的共享推動了旅游企業的區域集聚,有利于旅游企業節約勞動力這一重要的要素成本,并可以有效降低從業人員培訓成本。第三,信息技術的流動、外溢。生產要素流動通常按照距離衰減,在旅游產業集聚區域內,信息、技術等在旅游企業之間進行傳播與應用,有利于旅游企業更好地發現旅游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準確地掌握旅游相關行業的經營動態,從而迅速把握市場機會。

此外,旅游產業具有較強的產業綜合性和關聯性。在旅游產業集聚區域內部,旅游企業通過競爭合作而形成的總體生產力大于單個企業的生產力之和,因此,這些旅游產業可以提供更系統更全面的旅游產品(服務),使旅游者獲得更多的體驗,形成旅游產品(服務)價值上的規模經濟,從而共同推動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

外部范圍經濟:緩解旅游產業區域集聚障礙。外部范圍經濟理論主要源于交易費用的研究,Scot(2001)認為,根據新制度經濟學,可以賦予企業間的交易成本“空間”的意義,企業生產過程往往受到空間因素的影響,因而,可能會導致交易費用(成本)的增加。企業在空間上集聚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費用(成本),因此,集聚可以使企業享受范圍經濟帶來的福利。旅游產業作為關聯性很高的產業,需要與其他相關產業(部門)進行分工與合作,而在產業協作的各個環節中都存在一定的交易費用(成本),區域產業集聚的形成和發展有利于旅游企業(產業)交易費用(成本)的減少。而且,隨著旅游企業在某一區域的大量集聚,會逐漸形成區域產業多元化經營模式,有利于單個企業長期平均成本的降低,從而使得旅游產業集聚區域獲得范圍經濟福利。此外,由于旅游產業價值鏈較長,其核心層面沒有建立明確的投入產出關系,所以外部范圍經濟還表現在內部企業相互依賴所產生的品牌效應或連鎖效應。

通常情況下,在初始階段,旅游企業會在旅游資源稟賦較高、基礎設施較好、市場需求較大的區域進行集聚,并展開競爭與合作,客觀上有利于提高旅游目的地對旅游者的整體吸引力。隨著區域集聚的不斷發展,旅游企業開始充分利用外部經濟性來實現內部規模擴大和外部經濟擴張。在此基礎上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方面,同一區域的旅游企業借助于外部經濟效應的福利,提高自身競爭優勢,擴大自身規模,形成競爭力和規模經濟;另一方面,同一產業鏈上的不同旅游企業相互聯合,降低交易費用(成本),逐漸形成區域旅游品牌,通過資產重組等方式實現外部擴張。而且,旅游產業區域集聚的外部經濟效應的有效發揮還能夠吸引更多的旅游企業(相關企業或經營單位)進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激發經濟增長點,使旅游產業區域集聚規模不斷增大,同時也提升區域GDP總量。

二是產業價值鏈。Porter(1985)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某一空間(區域)的集合體,都在進行著產品(服務)設計、生產、銷售等活動,而這些活動都形成價值鏈(見圖2)。旅游產業價值鏈從價值角度分析旅游企業之間的經濟活動及其相互作用的關系。在集聚區域內,每個旅游企業都是旅游產業價值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內部價值鏈以及與上下游企業、旁側企業和顧客(旅游者)之間的外部價值鏈來獲得競爭優勢。

可見,旅游產業的價值鏈,主要存在于旅游企業內部各單元、上下游旅游企業以及旁側企業之間,通過旅游者的消費得以實現。由于旅游產業的綜合性,這些產業價值鏈具有較強的區域集聚效應,使集聚區域內旅游企業在長期形成的合作關系中,擁有著獨特的綜合競爭優勢。

在專業化分工的條件下,即使旅游企業生產工具較為簡單(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特征),生產效率也會提高。由于旅游產業的融合性和關聯性特征,其產業價值鏈較長,旅游產品(服務)需求差異也較大,單個旅游企業很難提供充足的旅游產品(服務)來滿足區域內所有旅游者的需求,因此,客觀上需要大量旅游企業(差異化、協同性、競合性和互補性)在區域內集中,形成高度深化的產業分工與協作,從而形成一個較大的旅游市場,以滿足不同的個性需求。專業化分工主要有產品(服務)分工和地域分工兩大類,前者是提供不同的旅游產品(服務),從而滿足消費終端對旅游產品(服務)需求;后者強調發揮地域資源稟賦的優勢,強化區域自身特色(比較優勢)。旅游產業集聚區域內部生產要素的空間鄰近性,通過社會化的勞動分工(資源優配置),降低交易成本,保證旅游產業在集聚區域內的價值鏈各個環節有效運作,增強對市場的應變能力,同時也加強了集聚區域內各經濟利益主體的彼此聯系,提升區域凝聚力。

與其他產業相比,旅游產業價值鏈結構更復雜,其旁側關聯性更強,這就要求旅游企業進行合作,具體體現在如下方面。首先,旅游產品(服務)需求的多樣性。一般來說,對于旅游者的各類需求,單個旅游企業自身是無法滿足的,產業價值鏈上的旅游企業之間需要協作和配合來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旅游產品(服務),而產業集聚為其提供了機會。其次,旅游消費的連續性。從旅游活動開始到結束,旅游者的整個活動過程都是連續的,旅游企業、部門之間需要密切合作來保證整個旅游產品(服務)生產和交易的高效、快速,這就對旅游企業的空間集聚程度提出了客觀的要求。最后,旅游消費評價的整體性。對旅游者而言,無論在旅游活動過程中的哪一環節遇到問題,若不能及時得到解決,都會大大降低旅游體驗滿意度,最終導致旅游經濟效益下降,而區域集聚化發展有利于旅游企業之間建立有效的信任機制,保證整個旅游活動過程的質量。分工協作是旅游產業區域集聚驅動力的重要表現形式。根據調研,近年來,由于旅游企業各類分工機制的建立和健全,旅游產業中的企業分工正在不斷深化,合作方式也不斷豐富,旅游產業區域集聚的趨勢越來越顯著。

旅游產業區域集聚的創新方式主要有思想創新和活動創新,前者指產品生產技術創新、組織創新以及管理創新等,后者包括產品設計、生產、營銷等方面的創新。無論哪種創新形式,在創新的驅動下都會進一步深化、拓寬區域旅游產業價值鏈。具體來說,供給方面,由于旅游資源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如果基礎設施得以保障,就會出現很多旅游相關企業在其周邊集聚,這也就間接幫助旅游企業能夠高效快速地獲取創新經營或服務;需求方面,由于面對相同的旅游客源市場,旅游企業可以更為準確地發現旅游市場的動態變化趨勢,而產業開發創新所需要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和財政資源都能夠在集聚區域得到解決。此外,創新一般首先發生在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大型旅游企業內部,中小旅游企業隨之進行學習、模仿,從而帶動整個區域旅游產業的創新發展。在集聚區域內,由于旅游產業各個區域、部門頻繁地交往與合作,旅游企業產品(服務)的創新很容易被其他旅游企業發現,它們不斷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適應市場需求的改進,從而獲取一個新的創新(當然,專利保護也是旅游企業創新的動力)。旅游產業的區域集聚也存在循環積累的因果關系,在集聚區內,旅游企業之間通過知識共享、競爭與合作,充分發揮學習能力,加快信息的傳遞與交流,促進知識技術的創新,從而推動區域旅游產業集聚(見圖3)。同時,會出現更多信息、技術的流動和外溢,最終營造一種創新和協作的環境氛圍。

三是旅游資源稟賦。旅游產業區域集聚的根本動力是資源稟賦優勢。Ellison和Glaeser(1999)對美國產業集聚現象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結果發現五分之一左右的產業集聚源于資源稟賦集聚力。對旅游產業而言,資源稟賦則是其區域集聚發展的根本動力。一般來說,人們偏好資源稟賦豐度高的景觀(旅游目的地吸引物)。旅游資源稟賦能夠產生強大的旅游吸引力(旅游者向往著名旅游目的地),也是激發旅游者旅游消費動機的主要因素。而旅游資源具有不可復制性,屬于空間黏滯性要素,旅游者只有親自到達旅游目的地現場才能最大限度地體驗其魅力,因而,會形成大量的客源市場。旅游資源稟賦也是旅游企業經營的基礎,旅游企業在運營過程中遵循“投入-產出”原則,即低投入高產出,做到成本最小化,在這一原則驅動下,旅游企業往往集中在旅游資源豐富、客流量大、旅游經濟發達的區域。因此,旅游資源稟賦好的旅游區域,憑借其絕對優勢的競爭力和吸引力,通常會吸引大量旅游企業,涉及旅游活動的各個環節,最終呈現出集聚化的趨勢。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這些區域呈現出的旅游產業集聚現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豐富的旅游資源稟賦。因此,旅游資源稟賦是影響旅游產業集聚最基礎和最重要的環節。當然,隨著旅游方式的不斷豐富,減少對資源的依賴也是旅游產業的發展趨勢之一。

外在動力因素。一是客源市場需求。客源市場需求是區域旅游產業集聚的重要條件,旅游者出游具有距離衰減的規律,絕大多數區域的旅游客源市場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內聚特點,一般從區域中心由近到遠、由密到疏分布。因此,在一些缺乏傳統旅游資源的經濟發達地區,由于其存在豐富的客源市場需求,人造旅游資源的開發也有可能促進旅游產業集聚,比如深圳華僑城主題公園就推動了當地旅游產業的集聚。

此外,區域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旅游客源市場需求不確定性的增加,這對旅游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間接推動了旅游產業的集聚發展。一方面,客源市場需求的復雜化和個性化在促進旅游產品開發的多樣化和特色化的同時,推動了旅游企業經營戰略、策略的轉變,使其在區域內形成集聚化趨勢,以更好地滿足旅游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客源市場需求是不斷變化的,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旅游企業會選擇更加合適的區位和合作者,從而獲得新的利潤空間。

二是交通區位條件。交通區位條件是從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間距離(長度)及旅游目的地的可達程度。由于大多數旅游產品(服務)是不可移動的,旅游者必須親臨旅游目的地進行旅游消費才能實現旅游產品(服務)的最終價值。因此,旅游目的地的可達性是非常重要的(距離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基礎設施和環境),直接影響旅游者的消費行為。在飯店產業區域集聚發展過程中,由交通狀況決定的城市可進入性就是影響因素之一。此外,交通運輸的便利性也是產業集聚的動力,旅游企業易于向交通區位條件便利的區域聚集。目前,我國旅游產業呈現出在交通發達地區集聚的現象,雖然一些區域旅游生態環境良好,能給旅游者帶來不同的體驗,但交通阻礙、可達性差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客源數量,因此,也無法吸引大量旅游企業在該區域集聚。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交通網絡完善,旅游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趨勢明顯。相比而言,西北內陸地區雖然有沙漠、戈壁等風格迥異的旅游資源,但受區位閉塞、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響,難以形成旅游產業集聚。可見,在任何階段,集聚的形成都離不開便利的交通條件和良好的區位條件。

三是政府政策保障。市場經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道德風險、信息不對稱等,這些都可以導致市場失靈。政府作為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主要力量,可以通過政策保障措施來完善市場機制的不足,促進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同樣,在旅游產業區域集聚過程中,不能僅僅依靠市場(市場可能會失靈),還需要依賴政府的政策保障。在旅游產業區域集聚形成的初期,旅游企業往往因為區域內豐富的旅游資源和客源市場需求、便利的交通優勢而自發集聚(盲目性)。當旅游產業區域集聚形成一定規模時,政府政策的支持對旅游產業集聚的重要促進作用日益凸顯。

政府往往在規劃的過程中,考慮資源稟賦、交通區位、客源市場等要素制定區域旅游產業的規章制度和文件,以此為其集聚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一方面,政府積極進行招商引資,拓寬引資渠道,整合資金、人才、管理理念和市場需求等,以形成旅游產業集聚的濃厚氛圍,并提供相應的稅收減免政策、信貸優惠政策;另一方面,政府積極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促進集聚效應的良性循環。旅游企業共享水、電、網絡、通信等設施,節約交易成本,保證旅游企業運行的經濟性。

四是外部競爭環境。其一,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入,旅游產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中央和地方的重視,其競爭已經從企業競爭逐漸演化為區域產業經濟之間的競爭。單個旅游企業受自身資源的限制,可能無法與其他區域大型旅游企業集團抗衡,但如果以集聚的形式形成區域旅游產業聯盟參與競爭,那么就可能獲得外部經濟效應,從而降低成本、規避風險,并獲得競爭優勢。除了區域之間的競爭,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旅游產業還需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在全球旅游產業價值鏈中獲得優勢地位,獲得國際競爭優勢。因此,旅游產業區域集聚內部各旅游企業要積極構建競合模式,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和吸引外資、旅游產品(服務)聯合開發、旅游信息共享、開拓海外旅游客源市場等方式參與外部市場競爭,保持區域旅游產業集聚的開放度,促進集聚內部與周邊環境的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服務)的交換與互補,避免因封閉而帶來的產業集聚風險。

其二,區域旅游品牌與旅游產業區域集聚相互影響和作用,也是其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因此,打造良好的區域旅游品牌、形成區域旅游產業競爭力,是旅游產業區域集聚和區域旅游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我國旅游產業的集聚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除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和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地區的旅游產業已有了集聚的現象和趨勢外,其他區域較不明顯,已經形成的鮮明的區域旅游品牌相對不足。旅游企業品牌(大型旅游集團公司)和旅游產業集聚品牌(諸如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是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的,因此,旅游企業可以借助集聚企業的整體力量,不斷強化旅游營銷,打造區域旅游品牌。此外,區域旅游品牌的建立還需要開拓國內外客源市場,提升整個區域的旅游形象,為未來旅游產業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結論

由此可見,旅游產業區域集聚的動力機制是促進區域旅游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動力。根據本文的分析探討,不難發現,中國旅游產業區域集聚的動力機制不僅包括內在和外在動力因素及其關系,還包括競合機制、創新機制和保障機制這三大作用機制。其中,內在動力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經濟效應、產業價值鏈結構、旅游資源稟賦等;外在動力因素則包括旅游客源市場供求關系、交通區位條件(旅游目的地可達性)、政府政策保障和外部市場競爭情況等。這兩種動力機制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且相互影響,不斷促進旅游產業區域集聚的發展,同時也為后續的旅游產業區域集聚水平測度及集聚績效評價奠定了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Ellison, G. and E. L. Glaeser, 1999,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y: Does Natural Advantage Explain Agglomer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9(2), pp. 311-316.

Marshall, A., 1961,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An introductory Volume (9th ed.), London: Macmillan.

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Free Press.

Porter, M. E., 1998,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c",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6(6), p. 77.

Scott W. Richard, 2001,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2nd ed.),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Solana-Ibá?ez, J., Caravaca-Garratón, M and Para-González, L., 2016, "Two-Stag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of Spanish Regions: Efficiency Determinants and Stability Analysis", Contemporary Economics, 10(3), pp. 259-273.

陳慧英,2012,《基于產業融合的旅游全價值鏈體系構建研究》,《旅游研究》,第2期,第1~6頁。

馮衛紅,2009,《旅游產業集聚的動因分析》,《經濟問題》,第7期,第114~116頁。

季書涵、朱英明、張鑫,2016,《產業集聚對資源錯配的改善效果研究》,《中國工業經濟》,第6期,第73~90頁。

李文秀,2008,《美國服務業集聚實證研究》,《世界經濟研究》,第1期,第79~83頁。

林毅夫,2012,《展望未來20年中國經濟發展格局》,《中國流通經濟》,第6期,第4~7頁。

劉春濟、馮學鋼、高靜,2014,《中國旅游產業結構變遷對旅游經濟增長的影響》,《旅游學刊》,第8期,第37~49頁。

劉少和、桂拉旦,2014,《區域旅游產業集聚化轉型升級發展路徑及其動力機制研究》,《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第172~177頁。

馬波、徐福英,2012,《中國旅游業轉型升級的理論闡述與實質推進——青島大學博士生導師馬波教授訪談》,《社會科學家》,第6期,第3~7頁。

馬麗君、孫根年,2009,《江蘇省國際國內旅游的空間聚集性及成因分析》,《商業研究》,第2期,第170~174頁。

馬巧慧、代雷,2016,《遼寧省跨界融合全域的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研究》,《理論界》,第12期,第36~43頁。

麻學鋒,2010,《旅游產業結構升級的動力機制與動態演化研究》,《新疆社會科學》,第5期,第21~26頁。

孫金龍、李亞青、孫厚琴,2010,《上海旅游產業集群的判定驗證及其集聚度測算研究》,《旅游論壇》,第1期,第69~74頁。

孫鈺霞、劉今朝、楊慶媛、張明舉,2008,《大城市邊緣地區旅游業集聚機制研究——以成都市龍泉驛區為例》,《特區經濟》,第1期,第183~185頁。

田里、陳永濤,2017,《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研究進展》,《資源開發與市場》,第10期,第1265~1270頁。

王麗銘,2011,《旅游產業集聚區發展的動力機制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北京交通大學。

王興斌,2015,《以新常態思維謀劃“十三五”旅游發展思路》,《旅游學刊》,第3期,第2~4頁。

魏敏,2018,《基于供求協同視角的中國旅游產業轉型動力機制研究》,《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第110~115頁。

張鈺,2013《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的動力機制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山東財經大學。

責 編∕肖晗題

猜你喜歡
價值鏈
淺談低碳價值鏈構建——以A公司為例
基于價值鏈會計的財務風險識別與控制
醫療器械包裝發展價值鏈
上海包裝(2019年4期)2019-08-30 03:52:56
試析基于價值鏈理論的成本管理模式
消費導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30
全球價值鏈重塑戰略機遇期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8
“中國制造”:助力“一帶一路”價值鏈的提升
中國自行車(2017年1期)2017-04-16 02:54:14
出版社紙質圖書與電子圖書出版的價值鏈比較
新聞傳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亞太價值鏈構建中的原產地規則分析
社會科學(2016年6期)2016-06-15 20:29:08
基于價值鏈的房地產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
三網融合下有線電視產業價值鏈研究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毛片网站观看|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午夜视频www|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九色91在线视频|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 国产对白刺激真实精品91| 久久男人视频| 成人另类稀缺在线观看| www.精品视频| 婷婷五月在线|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亚洲国产无码有码|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91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视频大全| 精品91视频|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网站|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精品国产自|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国语少妇高潮| 婷婷午夜影院|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99激情网|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欧美高清三区|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com|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黄色a|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国产福利大秀91|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大香伊人久久|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人妻免费无码不卡视频|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国产在线第二页|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夜夜操国产|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播放网站|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亚洲无码四虎黄色网站|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