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剛
內蒙古環成職業技術學校車身修復教師
個人榮譽
◆全國交通技術能手
◆汽車維修高級技師
◆2015年被交通運輸部授予“愛崗敬業汽修工楷模”榮譽稱號
◆內蒙古“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內蒙古自治區“草原英才”
◆內蒙古自治區中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汽車涂裝”項目裁判長
◆2015年榮獲全國交通運輸行業“PPG杯”(水性漆)技能競賽內蒙古預賽第1名

還記得1999年,年輕的我初入內蒙古環成汽車技術集團,成為眾多汽修工中的一員。剛剛參加工作時,我每天跟著師傅學習調漆、噴漆,認識不同的色彩、學習不同的工藝,我掌握了汽車噴漆的專業技能,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汽車噴漆工,完成了從學徒工→中工→大工→專業技師的完美蛻變。
2015年,內蒙古環成汽車技術集團所創辦的職業學校——內蒙古環成職業技術學校開展了大規模的人才改革工作,大量引進企業技工入校任教,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開始了職業學校教師的新征程。
初入校園,我憑借著十幾年的一線工作經驗,能夠得心應手地開展教學,在實踐課堂中向學生傳授配色、調色、原子灰的打磨要點。但是身為一名新時代的老師,我必須不停學習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了解噴涂行業的發展趨勢,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給與學生更多。
我多次參與汽車噴漆專業技能交流會、研討會、專業培訓、技能大賽,在和同行的交流中我豁然開朗:原來汽車噴漆這個專業可以這么豐富,可以探索的領域這么開闊,于是,在職業學校的這個大平臺上,我再一次走上了學徒之路,只不過這一次我走得更快、更遠。
在學校的支持下,我走進了PPG培訓中心、走進了我國多所中職賽事的冠軍學校,去學習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很快,在新材料的使用過程中,我獲得很多靈感,這也打開了我職業生涯中的新大門——帶領學生制作手工藝品。剛剛開始做的時候,我對材料的使用較為保守,僅局限于鐵皮、鋼板或汽車材料,做的工藝品也較為簡單,多為規則的形狀物品,如矩形、圓形等,做著做著,我開始自我淘汰慣性思維,探索制作不同的工藝品,馬匹、荷花、馬頭琴、黃包車、秋千、創意書桌、飛機模型等,隨著作品越來越多的呈現在校園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噴涂帶來的美好和變化,也意識到一名中職學校教師的任務不僅要教會學生某一項技能,還要帶領學生去領略這個行業的風采,感受行業的魅力,探尋行業的發展。
怎么才能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這是我一直在思索的問題。上學生喜歡的課、教給學生做人做事的準則、教會學生心懷感恩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標。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站上講臺的那一刻起,也就意味著應承擔起自己肩膀上的責任和義務。還記得在一次實操課上,一名學生因教學設備使用不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我當時就當著所有同學的面,非常嚴厲地訓斥了他,學生原本最愛上實操課,但因為我訓斥,變得畏首畏尾,細想自己還是缺乏耐心,應該對學生多一點包容,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感恩學校給我的機遇,從教短短四年,我明白了只有積累經驗,持續不斷地學習,才能有更好的未來。學校讓我有了勇往直前的機遇和動力。余生很長,我將不斷學習,不斷進取,用今朝的熱血去譜寫明天的輝煌,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專業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