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浦口中等專業學校 左子樵
學生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貫穿著中職學生從未成年到成年的整個成長期,是當前職業院校教育管理的新要求,應從學校管理層面來保障落實中職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
2016年9月13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會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該框架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等3個方面,有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6個核心素養要素。這一重要舉措引領未來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在中職學校開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對學生的職業生涯有著重要的意義,由于中職學校學生就業早,專業對口性強,如何通過短暫的學校學習,讓中職學生能學以致用,打開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是職業教育應該關注的重點。
自主性是人的品格特性,是素質的基本內核。自主發展強調學生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認識和發現自我價值,發掘自身潛力,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環境,成就出彩人生,成為有明確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質的人。通過職業培訓和技能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新形勢下確保中職學生學習效率和中職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教學策略。
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發現,在實施專業技能培訓后,學生在學習意識的形成、學習方式的選擇、學習進程的評估、自我認識、身心發展、人生規劃等方面均表現良好,有55%左右的學生認為自身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例如我校與運華科技公司合作的新能源汽車培訓,以技能培訓加技能競賽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技能學習,最后頒發培訓證書,學生扎實地掌握了專業知識,自主學習能力有明顯提高。
我校汽修專業始終以技能競賽為引導,在技能訓練的同時,積極采用學生梯隊建設,以往屆學生的獲獎成果對新生進行激勵,幫助新生盡快融入汽修專業技能學習中,以技能競賽帶動汽修專業課程教學,以獲獎學生為示范,以技能競賽為引領,引導學生在專業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獲取寶貴的學習經驗,掌握汽修專業技能學習的方法,以技能競賽獲獎為敲門磚,打開自己的職業大門,在學到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和專業能力。
通過對2008屆~2015屆我校汽修專業畢業的學生調研發現,有部分畢業生不能在本專業堅持下來,改行從事其他行業,但是參加過技能訓練和技能競賽的學生,不管從技能上還是專業核心素養上都發展得比較好,例如參加2013屆江蘇省技能大賽空調維修項目的高躍同學,曾在南京浦口區橋北片區汽車4S產業園內的江北福聯、冠松雪佛蘭、東潤雪鐵龍等多家汽車維修企業擔任主修、技術總監等職務,月薪過萬元。
在自主創業方面,2009年參加南京市汽車技能競賽的湯香勇、孫林、鄭榮忠、郭志國等畢業生,合作創立速潔汽車服務公司(圖1),公司日營業額過萬元。
可以看出,經過技能競賽模式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具備了一定的職業素養,掌握了一定的核心能力,再經過多年的磨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次調查研究表明,我校汽修專業的學生對自身核心素養各方面的認可程度是比較高的,但是筆者認為學校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進。

圖1 湯香勇等畢業生創辦的速潔汽車服務公司
培養中職學生的核心素養既要注重全面發展,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加快構建技能訓練與實際汽車維修生產之間的聯系通道,加強學生技能訓練成果的運用轉化。進一步推進有利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制度改革,在課程開發、課堂教學、技能訓練和學生核心能力評價等方面進一步探索與實踐,在人、財、物和政策上均給予保障。此外,教師也要不斷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積極參加各類技能競賽,踴躍投身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活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