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私募股權投資在國內投融資變革中已經成為投融資界的“顏值擔當”,它參與到了社會經濟和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雖然我國私募股權基金發展速度迅猛,并且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目前還存在著亟需解決的一些問題,比如行政監管、行業同質化、退出渠道以及法律法規問題。本文作者致力于研究私募股權投資的現狀問題并對此進行分析提出建議。
關鍵詞:私募 ?募股權投資 ?私募股權投資市場
一、國內私募股權投資的背景
截至2016年7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股權投資管理人16467家,已備案私募股權投資36829只,私募股權投資行業認繳規模為11.35萬億,私募股權投資仍業人員27.58萬人,登記備案的私募股權和創業管理人約有12萬家。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私募股權投資正處于飛速發展的擴張期,它已經初步奠定了自己在國內資本市場的投資地位。它主要的特點正是以低成本、高靈活的“產品”形式帶給投資人個性、多樣、針對性的的選擇,而資金來源則一般由民營企業、私人投資者、國有機構擔當。
二、國內私募股權投資現狀問題分析
(一)國內私募股權投資的主要問題
1、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沖突問題
根據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建議報告指出政府需要以創新融資方式帶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作為政府投融資手段的政府投資基金,它本身以政府為背景且通常不以商業利益為主要目的,但一旦政府投資基金發生政策性問題時,兩者之間的利益交換機制就有了沖突。
2、私募股權投資的同質化問題
隨著國家的發展與政策,早期集中于金融行業和信息技術行業的投資方,逐漸轉型加入私募股權投資。這部分的投資方由于涉入行業時間不足,開始跟風投資,基金行業投資風險劇增,與此同時同質化也成為私募股權投資的一個現象問題。
3、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機制
由于市場機制的不健全,缺乏相對應的行業相關法律法規支撐,以及受私募股權基金的多重屬性影響,監管機構無法對其進行切實監管,使得監管的法律效率降低。
(二)國內私募股權投資現狀的風險問題
1、私募股權投資的法律風險
受投資、退出渠道、市場機制、法律法規、國家政策的相關影響,國內私募股權投資需要完善法律體系、更新行業法律規章制度、提高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市場限制范圍和類型、規范國內市場的同質化問題,才能避免國內私募股權投資亞健康的成長。
2、私募股權投資的信用風險
私募股權投資是以個人在行業里信用為準繩。在面對不履行合同約定的投資者時,投資的收益將難以保證。另外,私募股權投資的內部風險控制和外部監督制度存在著法律缺陷。
三、國內私募股權投資現狀問題的解決建議
(一)建立透明的私募股權投資平臺
我們身處在信息化、數據化的大時代,私募股權投資中的信息不透明問題確一直困擾著每一個投資者,我們希望建立透明的私募股權投資平臺,可以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及時的查看每一個投資者的產品資產、負債規模、結構等,使客戶可以輕松的通過互聯網查詢到資金的狀況,以增強經營的透明度。其次,政府職能部門出臺相應的私募股權投資平臺的相關法律法規,把定期收錄的投資情況、資產組合和資產狀況向監管部門備案。
(二)建立系統的私募股權投資個人信用體系
根據上述數據來源,可以看出國內的私募股權投資的人員、規模數量極其龐大,為了使私募股權投資環境更加健康,我們希望建立系統的私募股權投資個人信用體系,就如同中國人民銀行的個人征信系統一樣,從個人、項目、管理人的信用登記、信用評級、信用風險等各個方面系統的建立私募股權投資的信用庫和數據庫。讓每一個投資方、客戶能夠清楚的了解私募股權投資的運作狀況,使私募股權投資的個人信用體系更加透明、規范化。
(三)建立私募股權投資管理人義務機制
私募股權投資管理人在運作中承擔主要權利,基金管理人對權利與義務的把控、決策、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基金的盈利。所以,我們希望建立私募股權投資管理人義務機制,讓其擁有的權利與相對應的義務之間的能夠平衡。其次,面臨私募股權投資管理人作為投資人時,在權利與義務機制中應給予私募股權投資管理人(投資人)一定的激勵措施。最后,私募股權投資管理人在面臨項目變動時,應借助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的權益。
參考文獻:
[1]瞻產業研究院,私募基金行業市場前瞻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作者簡介:易語欣(1998.12-),女,漢族,四川省成都人,2016級本科,四川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研究方向:PPP與鄉村振興、資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