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鑫
摘 要:近年來,我國醫療事業蒸蒸日上,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醫院財務風險管理制度也不斷深化,雖然基本醫院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基本上已經廣泛建立,但是醫療市場出現了爆炸式增長,這就導致了醫院的正常運營如何管理約束成了當下醫療工作者重點探討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財務風險 ?管理指標 ?預警 ?債權人
醫院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相對較為復雜,其風險因素多樣,對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如何強化醫院財務風險監測預警管理指標體系就顯得極為重要。本研究主要旨在探討醫院財務風險監測預警管理指標體系如何建立,希望能為醫院財務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財務風險內涵
醫院財務風險主要指的是醫院在籌資決策等方面面臨的風險,財務風險存在于各個企業的運行中,主要是企業在資本運作過程中受到債務資本比率造成的風險,由于全部資本在運轉過程中與債務的比率升高,導致財務風險隨之增高。醫院的財務風險來自于資本結構的不合理,即醫院的負債占比明顯高于預期,在負債過度時無法獲得新的融資使醫院良性運轉下去。此外還會由于當內部控制以及財務報告體系的不完善導致醫院財務風險得不到有效監督,在內部監督機制缺失的情況下醫院控制運營成本難度較高。
二、醫院財務風險監測預警管理指標體系
目前,醫院財務風險監測預警管理指標體系和醫院的醫保財務管理工作如何相結合變得十分重要,在我國現目前醫院的發展過過程中應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使得新型醫院財務風險監測預警管理指標體系建立,完善風險控制體系。
(一)流動比率指標
此項指標是醫院常用財務指標,可評價醫院短期的償債能力,此項指標越高代表醫院的償債能力越高,此項指標具有較佳的合理性,可評價醫院在流動負債下的安全性。同時流動比率過高也代表醫院可能存在流動資產過高的可能性,醫院可能未充分利用流動資金提升醫院的醫療水平。
(二)速動比率指標
此項指標是評價醫院是否有正常的財務狀況,其相較于流動比率更加合理,即可衡量醫院的短期償債能力,也可評價醫院是否可以有良好的能力應對財務危機。
(三)應收醫療款周轉率指標
此項指標主要指的是醫院在應收醫療款的變現速度是否合理,此項指標值越高,則代表醫院的周轉速率快,資產流動性強,同時應對財務風險的能力越高,但是此項指標也具有一定的負面意義,其對反映醫院的信用政策有評價意義。醫院的應收醫療款周轉率高則可能是由于付款條件苛刻導致,影響了醫院的服務質量。
(四)資產負債率指標
在醫院資金的安全性上資產負債率指標有著重要評估價值。此項指標指的是醫院的資金安全性,若負債率過高則說明醫院的償債風險過高。由于醫院為非營利機構,且目前醫院的資產負債率普遍超標而且過高,醫院涉及的層面過多,所以這項指標的評價意義需根據情況區分。舉債經營是一種常見的經營方式,如果醫院通過舉債獲得資金以取得更好的經營成效,并且可憑借經營收益以此支付醫院負債支付的本息,則對醫院而言是非常成功的一種經營模式。通過有限的代價可以攫取的更多發展資源,醫院所有者可以此取得對醫院的控制權,并促進醫院的經營與發展。而對于醫院經營者來說,由于資產負債率會給醫院帶來一定的壓力,因此醫院經營者需要將醫院的資產負債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若因大規模舉債則可能超出債權人的接受范圍,進而給以后醫院的舉債能力造成負面影響。
(五)存貨周轉率指標
存貨周轉率指標可有效反映醫院內的存貨積壓具體情況,建立健全醫院財務風險監測體系應根據存貨周轉率指標進行完善,其對評價醫院內的存貨積壓風險有重要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結束語
醫院的財務工作者首先應該做到的是建立醫院財務風險監測預警管理指標體系,必須始終堅持科學管理原則,明確評價財務風險的各項指標,并且醫院需加強對自身的監督,在一定時期內需要開展關于風險的自查行動,以此降低財務風險。通過醫院財務風險監測預警管理指標體系以預防財務風險,完成醫院對財務風險控制的相關要求。當前新形勢下,財務風險的控制質量對醫院發展越來越重要,醫院須從財務風險監測預警管理指標體系的完善做起才可控制財務風險。通過根據財務風險監測預警管理指標建立起完善的自查機制,防控醫院內部財務風險。利用財務風險監測預警管理指標體系定期進行風險自查,并根據醫院經營活動的變化以及債權變化及時消除醫院財務風險,最大程度上避免醫院經營過程中涉及的高風險事項違規,并可以此促進醫院發展,合理調整醫院債權。此外還應利用財務風險監測預警管理指標體系羅列醫院經營、舉債等各項條目,對其信息進行匯總,根據醫院的負債率以及各項條目建立起完善的風險監控體系。利用財務風險監測預警管理指標體系定期對醫院風險詳細評估,避免醫院被醫院內部潛在的風險牽扯到更大的經營風險中。不斷健全醫院財務風險監測體系,根據指標落實責任制度以切實保護醫院的合法權益。定期根據院財務風險制定相關財務分析報告,做到對醫院財務風險的全面監督和分析。通過財務風險監測預警管理指標體系使各類資金的流動、走向變得更加明了清晰,對降低醫院財務風險管理工作難度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曾雁冰, 楊天嬌, 錢奕帆,等. 我國新公立醫院財務制度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廈門市為例[J].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16, 33(11):815-818.
[2]宋敏, 劉學敏, Hal T.Nelson. 資源型城市財源建設的風險識別與制度優化路徑——以陜西省延安市為例[J]. 中國軟科學, 2016(10):62-70.
[3]謝貞發, 席鵬輝, 黃思明. 中國式稅收分成激勵的產業效應——基于省以下增值稅、營業稅分成改革實踐的研究[J]. 財貿經濟, 2016, 37(6):18-34.
[4]蔡戰英, 陳朝偉, 魏妍炘,等. 基于互聯網的財務結算控制研究:以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為例[J]. 中國衛生經濟, 2016, 35(12):104-107.
[5] 楊天宇, 榮雨菲. 分稅制改革與中國地方政府的基礎設施投資偏好——基于財政激勵假說的實證分析[J].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16, V36(2):59-70.
[6]叢屹, 周怡君. 當前我國稅制的“稅負剛性”特征、效應及政策建議——基于2013-2016年制造業上市公司數據的實證分析[J]. 南方經濟, 2017,V34(6):53-63.
[7]鄧洪梅. 逐步改進醫保結算方式全面提升醫保財務管理水平[J]. 財會學習, 2017 V31,(18):18-19.
[8]張薇薇. 淺析如何改進醫保結算方式,提高醫保財務管理水平[J]. 經貿實踐, 2017,V21 (19):51-53.
[9]楊云. 醫院財務管理如何與醫保結算方式合拍[J]. 財經界(學術版), 2017,V22 (9):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