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艷
摘 要:國有企業存在員工總量大,富余人員多等特點,造成人工成本負擔大,部分國有企業人工成本占整個企業成本35%以上。國有企業在面對日趨激勵的市場競爭形勢下,除了大力開拓市場增加收入外,更要做好內部的降本增效,因此做好成本占比較大的人工成本管控尤為重要。
關鍵詞:國有企業 ?人工成本 ?管控
一、國有企業人工成本增長原因
近年來,企業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人才的競爭,因此各企業都重視人才培養,加大人工成本的投入力度。人工成本增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員工薪酬和福利水平不斷提高。為留住骨干人員和鼓勵員工工作熱情,國有企業會主動上調所有員工工資和員工福利待遇。
(2)社會保險費用不斷增加。每年各地政府均上調社會保險繳納基數。以天津為例,2017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封頂線為15795元,國有企業承擔的社會保險費用為5038.62元;2018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封頂線為16821元,國有企業承擔的社會保險費用為5122元。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封頂線增幅為6.5%,國有企業承擔的社會保險費用增幅為1.65%。社會保險基數未封頂的員工隨著收入的增加也會造成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增加,由此帶來單位承擔社會保險成本的增加。
(3)公積金費用不斷增加。每年各地政府均上調公積金繳納基數。以天津為例,2017年公積金繳費基數封頂為22605元,公積金繳存比例為12%,國有企業承擔的公積金費用為2713元;2018年公積金繳費基數封頂為24240元,公積金繳存比例為12%,國有企業承擔的公積金費用為2909元;公積金繳費基數封頂線增幅為7.23%,國有企業承擔的公積金費用增幅為7.22%。公積金繳費基數未達到封頂線的員工隨著收入增加也會造成公積金繳費基數提高,由此帶來單位承擔公積金成本的增加。
(4)其他經費的增加:員工薪酬的增加引起的與按薪酬比例計提的各項經費如教育經費、工會經費、補充養老、補充醫療等不斷增加。
二、國有企業人工成本存在的問題
(一)人工成本管控意識淡薄
在目前的生產經營任務下,大多數國有企業領導者只關注市場開發和收入增長情況,忽視投入和產出、收入和利潤的關系,忽視人工成本管控在國有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從而影響國有企業的經營和發展。
(二)人工成本管控體制有待建立
多數國有企業建立了人工成本預算和決算機制,但是缺乏對人工成本的分析和統計比對,同時對人工成本占國有企業成本的百分比及國有企業效益好壞與員工工資增減幅度關系,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管控機制,亟待下一步健全完善。
(三)員工薪酬分配制度有待完善
在國有企業,“收入憑貢獻”的觀點還沒有完全建立, 吃“大鍋飯”的現象還普遍存在。一些關鍵崗位、科研骨干或高級技能人才崗位人員薪酬水平低于市場同等水平,存在人才流失風險;另外一些低端崗位,部分員工薪酬水平遠高于市場同等水平,這一部分員工不愿退出原有崗位,在崗位上創造的價值又極低,嚴重增加了國有企業人工成本負擔。
三、加強國有企業人工成本管控的措施
企業要降低人工成本,最簡便的方法就是減少人員,但是大量減員并不適合國有企業。因此,國有企業只有通過加強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優化生產組織形式,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方式來實現人工成本管控目標。
(一)提高思想認識
人工成本管控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核心內容,人工成本的管控水平代表著一個國有企業的投入和產出的水平。因此領導層面高度重視人工成本管控。
(二)加強績效考核管理
人工成本作為績效考核的一項指標列入各單位績效合同中, “人工成本”指標的完成情況與各單位績效獎金掛鉤。同時將人工成本績效指標進行分解,納入員工個人績效合同中,建立“人人有責任”的約束機制。
(三)建立人工成本核算監管制度。
國有企業要細化人工成本預算,財務部門組織整個企業的預算編制,人事部門作為人工成本預算編制的主要責任部門。人事部門對人工成本數據進行預算時要保障數據取數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同時做好人工成本編制說明及人工成本數據比對。為保障預算數據的嚴肅性,預算數據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若遇特殊情況需要調整人工預算數據需預算小組委員會上會討論。
(四)優化人力資源優化配置
企業通過招用新員工方式來滿足增加的人員需求時,勢必會增加企業的人工成本,因此我們可以采取優化人力資源優化配置來滿足增加的用工需求。在國有企業內部采取精簡組織機構、壓縮管理人員人數、人員內部調劑、開展崗位定崗定編等方式來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對低端的、輔助性的崗位,清退勞務用工,實行業務外包服務方式,減少企業直接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