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
【摘 要】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能承接一個時代的議題,也能設置話題,引發大眾深思。《都挺好》作為2019年的熱劇,首次將視線聚焦在原生家庭的創傷,直面重男輕女這一社會思想的毒瘤,同時也向我們展現了中國式家庭的養老問題。劇中雖然為了影視需要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擴大,但其根植于中國社會現實,為觀眾提供了一道審視現實生活與傾訴過往的窗口。
【關鍵詞】都挺好;重男輕女;社會現實;影視作品
中圖分類號:J905?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0-0097-02
在中國,“重男輕女”從來就不是一個時代的問題,它根植于五千年的生命脈絡中長期存在。哪怕是新時代的今天,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談男女平等,國家也嘗試著以各種方式來打破“重男輕女”這種腐朽的觀念,可在更多的農村地區依舊保持著這樣一種觀念,而且根深蒂固。
一、從《都挺好》談原生家庭
關于“原生家庭”這一話題的討論源自西方,弗里曼認為: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會對一個人會遺留許多問題,一個人在未成年時性格的造就以及在成年以后會成立一個怎樣的家庭、他的身邊又需要什么樣的人,這一切都與其“原生家庭”有著密切的關系。
其實,從電視劇《都挺好》三個孩子的性格之中我們就不難發現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蘇家的長子蘇明哲是清華大學的學生、斯坦福大學的碩士,在外人看來,可以說這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但在蘇母的強勢和蘇父的軟弱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蘇明哲卻并沒有展現出應有的擔當。作為長子,他確實有承擔責任的想法也有強烈的贍養父母的意識,可是性格上的懦弱、自私讓他在“孝”的問題上拿捏不清。但即便是擁有能夠超越大多數同齡人的智力,他還是缺乏獨立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于是,當出現問題時他根本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味地表演自己的“愚孝”。二子蘇明成,媽寶男的典型、啃老族的代言。在母親的溺愛下,蘇明成成為了蘇家最自私的人,他永遠只能看到自己受到的傷害,永遠看不到自己犯下的錯誤和對別人造成的影響。在劇中明玉說,“蘇明成就是一個未斷奶的孩子”,他的思維方式始終停留在母親活著的時候。他認不清的是他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他周圍的世界沒有母親的保護網,他的自私自利早晚會將他墜入深淵。而對于蘇明玉,一個深受重男輕女思想傷害過的女孩,嚴格意義上講,她的人格也是有缺陷的。家庭的創傷帶給了她獨立、對愛的渴望,同時也給她帶來了冷酷與怕失去,一方面她想要擁抱愛,另一方面愛對于它來說又那么不真實,于是她變得冷酷、刻薄。
二、從《都挺好》談重男輕女思想
(一)重男輕女的由來
“重男輕女”的思想是私有制和父系制的產物,在千年的封建社會中被不懈推廣,成為一種典型的落后文化。然而,盡管當下我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在提高,文化也處在弘揚先進文化的熱潮中,可“重男輕女”現象在農村相當范圍仍然存在。
“重男輕女”的思想在春秋戰國便已出現。《詩經·小雅·斯干》中說:“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煌煌,朱帶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褐,載弄之瓦,無非無儀,惟酒食是儀,無父母治摧。”從中,我們已不難發現,重男輕女的思想已經開始孕育。“從降生的那一剎那開始,男女就分別貼上了尊卑、貴賤的標簽,享受著不同的待遇。 此后的幾千年,這種觀念廣泛流行,人們普遍以生男為榮,以生女為恥。”[1]而要追根溯源,我們可以發現“重男輕女”的思想與私有制、父權制有著密切的聯系。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出現,男性的地位被不斷提高,隨著封建制的確立,男性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二)《都挺好》中的重男輕女
母親為了滿足二兒子旅游的愿望提供2000元旅游基金,卻不愿意拿1000元給明玉報沖刺清華大學的輔導班。可以為了大兒子和二兒子賣掉房子,卻不肯給明玉留下一間臥室。大哥可以上學、出國,明玉卻要自己打工交學費養活自己。二哥可以盡情的無賴,打罵妹妹,卻照樣得到母親的疼愛。電視劇一方面揭露了重男輕女的現實,但也有所保留,將另一方面指向了蘇母一些不為人知的個人問題。可當我們對蘇母進行“口誅筆伐”時,又是否想過,蘇母也是女兒,明玉所經歷的有何嘗不是蘇母曾經歷的,可她還是讓自己的女兒去經歷和她一樣的痛苦。蘇母的時代決定了即便她知道這樣會給女兒造成傷害,可她還是會那樣去做,因為在蘇母的價值觀中“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已經根深蒂固,她認為這是對的,是必須遵循的真理,這一切都是合理的,因為老一輩就是這樣過來的。
有人說,《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就是《歡樂頌》中的樊勝美,都是被原生家庭的重男輕女思想壓榨著,不同的是蘇明玉可以足夠冷酷,自始至終都在反抗著這種不平等,而樊勝美意識到父母重男輕女的現實卻不夠決絕,她始終無法從破碎的原生家庭中撕扯出來。于是,她只能一步步地被榨干,被吸食。
重男輕女的思想仍是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的重男輕女的思想會無形地傳遞給他們的子女,即便是七十年代出生的這一批人已經不具備了重男輕女的思想,可“愚孝”還是會告訴他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現在大部分家庭已經不像過去那樣貧窮,他們大多能夠提供給孩子必要的讀書條件,可是兒子和女兒得到的愛又一樣嗎?即便父母給的愛是一樣的,那其他的直系親屬呢?
影視是藝術化了的生活,可它畢竟又源于生活,《都挺好》的熱播以及由此引發的熱議正是因為有更多的人曾經或正在遭受著這樣的不公正。
三、由《都挺好》引發的反思
“影響現代社會人的思想的因素很多,文化是其中之一。”[2]我們還缺乏一個男女平等的文化氛圍。我們的觀念還停留在男人能夠比女人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上,還停留在男人是家庭的頂梁柱,一個家若是沒有了男人便塌了的這樣的文化氛圍當中。因此,女人自己本身就給自己套上了一個需要男人去承擔更多的枷鎖。
當一個社會都處于這樣的一個文化氛圍中時,“重男輕女”就變得理所應當,也就不會將它視為一種桎梏。今天我們意識到了這種思想對女性帶來的不公正以及是隨之而來的更多的社會問題的根源。當一個問題被提出,被廣泛地討論,我們也就更接近事實,也就更容易去解決了。
然而,羅馬非一日造就,一種觀念也不是幾天、幾年的時間就可形成的,更不必說會在運營了上千年后因為一部劇,一場熱論而消失。對“重男輕女”這一社會問題的解決其實更多的是時間的問題。只有當我們的經濟足夠發達,即便是在農村地區也不必于依賴勞動力的時候;當九年義務教育真正普惠到邊遠山區,正確的價值觀被樹立的時候;當沒有經過男女平等的文化熏陶的老一輩早已作古,留下的是經過新時代教育的追求男女平等的我們的時候,那時候我們的文化氛圍才會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重男輕女”的問題便會得到根治。
四、影視工作者的社會責任
隨著娛樂行業的繁榮發展,影視劇正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如果說教育是為一個國家培養有著正確價值取向的青年,那么,影視、電視廣播等娛樂行業則是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思考方式。在傳播范圍上是遠遠超過其他形式的,畢竟當前影視行業占據著娛樂活動的主要位置。因其載體是電視、網絡,所以更接近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容易被觀眾所接受,也更容易將作品中的價值觀向公眾展示。因此,對文化氛圍的形成就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這是娛樂行業的先天優勢。因此,一部好的影視劇對一個人,一個家庭,乃至對社會就顯得格外重要,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思考問題的方式,并影響做事的風格。所以,只有更多的影視工作者有一顆通過文藝作品來揭露現實、改變現狀的心時,才能使更多的觀眾被擺在面前的現實打動,轉而思考現實社會當中存在著的問題,當越來越多的人學會反思、并逐漸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時,“重男輕女”乃至更多的社會問題就一定會得到解決。
總之,《都挺好》能夠引發全社會的思考,能夠將大眾的輿論引導至“重男輕女”這一話題上來,已經是一種進步,是社會的一種反思;同時,一部影視劇能夠勇于拋開市場因素轉而揭露社會黑暗的一面本身就需要巨大的勇氣,而對于由此引發的思考后的轉變,就讓接下來的幾代人去克服、去改變。
參考文獻:
[1]路遇.論中國傳統生育文化 [J],東岳論叢, 2002(2).
[2]單連春.談文化進步與人的全面發展 [D],貴州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