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從小學抓起,從娃娃抓起。然而長期以來,中小學思想政治課存在課程內容建設不足、教學方法單一、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那么,中小學如何在教育教學中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講話精神,筆者認為,應該從課程意識、主題活動、示范效應三個方面落實,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首先,立足思想政治理論課,讓教師明確全學科滲透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課程意識,讓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夯實立德樹人的基礎。現在,一提到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部分老師會認為這是初中及以上學生關注的事情,對于小學生而言,太抽象、太籠統,他們根本不理解,小學應該注重行為習慣教育。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萬丈高樓平地起,不論是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是初中、高中、大學生,都應該加強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只是側重點、教學方法不同,其目的就是讓學生從小樹立健康、正確的思想,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擔負的責任。小學階段,目前有關思想政治理論的課程有《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等,但對于學校和老師而言,不能簡單地認為僅僅上好這兩門課程就完成了對小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不在于考試的成績,而在于如何讓學生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在中小學階段,學校和老師還要結合國防教育、勞動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等綜合性實踐課程,全方位整合課程資源,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主陣地,強調全學科滲透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意識,要針對中小學生的特點,借助文本、案例、音像資料、實踐活動,深入淺出,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易懂易行,具有親和力和吸引力,讓學生在參與中提升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比如語文課可以結合課文和時代背景滲透,數學課可以結合生活中的數學運用實例滲透,科學課可以結合我國的科技成就滲透等等。國家課程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載體,學校和老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內涵,提高課程意識,落實國家課程賦予的責任和義務,實現全學科滲透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目標。
其次,借助主題活動,讓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更加豐富多彩,不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就小學生而言,單純講解思想政治理論,無疑是抽象的、枯燥的,學習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因此,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學校還要定期開展相關的主題活動,不斷豐富思想政治課,讓他們在參與中獲得真實的體驗和感染,切實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比如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科技館,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科技發展;瞻仰烈士紀念館、祭掃烈士陵園,讓學生牢記歷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觀看《厲害了我的國》《大國工匠》《航拍中國》等節目和影視,了解偉大祖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觀覽大好河山,從內心深處觸動學生,從而為生在這樣的國度而自豪,提高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為將來投身祖國建設播下理想的種子。
最后,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還應該發揮好教師的示范效應。常言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中小學生模仿性強,好奇心重,思想單純,可塑性高,可謂一片純潔的凈土,因此,作為中小學教師,必須抓住這個有利特點和時機,發揮好示范效應,用心擔當起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教師不但要有堅定的政治信仰,厚實的業務基礎,心系民族與國家未來的教育情懷,更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用自己的正能量感染、影響學生,引導他們積極向上,健康成長,做一個愛國、愛家,有共產主義信仰的人。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教育是個慢工程,是關系到民族、國家未來長治久安的偉大工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祖國培養合格的接班人,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唯有立德,才能更好地樹人,思想政治教育從娃娃抓起,作為中小學教師,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