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欣
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經濟新常態的推動,醫療機構面臨機遇與挑戰,在此發展背景下只有從現實出發,完善財務管理機制方可提高經營效率。故此,本文著重分析了當前醫療機構財務管理的現狀,并于最后提出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 ?醫療機構 ?財務管理 ?機制
從理論上分析,所謂的財務管理機制主要是指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系統中各個組成要素之間的相互關聯與相互規律,是企事業單位發展的基礎,可有效滿足財務管理的目標,在內容上包括了財務管理動力機制、財務管理風險機制、財務管理調節與約束機制。
一、目前醫療機構財務管理的現狀
(一)缺乏先進的財務管理意識
毋庸置疑,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離不開各個科室的支持,需要機構內部的每一個員工都積極參與其中,然而在受到傳統因素的制約下,當前部分醫療機構管理層并沒有認識到財務管理的作用與價值,未給予重視,從而導致財務管理趨于形式化。此外,如不加以改善,往往會因經營風險意識過于薄弱而導致各類風險的發生,需加強管理。
(二)內部審計作用未得到發揮
嚴格意義上分析,內部審計是現階段醫療機構自我獨立與評價的活動,可以以監督的方式提高財務管理的有效性,構建完善的控制環境,然而據了解,目前大多數醫療機構內部審計部門的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甚至在受到人事與財源等因素的影響下,內部審計逐漸趨于形式化,且內部審計人員素養過低,也沒有在工作崗位中做到盡職盡責。
(三)人力資源政策存在不足
人力資源是醫療機構創造價值的載體,也是現階段財務管理中不容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因為經濟制度主要建立在人的心理之上,所以只有對人員加以激勵才能提高其積極性,但是當前醫療機構在人員考核以及激勵方面存在缺陷,甚至還存在論資排輩等不良現象,如此則難以發揮出員工的工作激情。
二、醫療機構財務管理機制的完善策略
(一)構建內控文化,加強內控意識
無論從宏觀角度還是微觀角度均可了解到,內控文化是醫療機構財務管理環境改進的基礎,也是提高醫療機構凝聚力的關鍵所在,在新時期醫療機構需要放眼于未來,從本質上認識到財務管理的作用,并從現實出發構建財務管理文化。此外,還需要清楚的認識到只有高素質的員工才能實現醫療機構的創新發展,也是便于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可行性的載體,所以要提高人員的綜合素養,尤其是管理層需要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要結合現狀針對性的制定切實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與此同時,醫療機構要根據對財務人員的了解,定期或不定期的開展培訓工作,使其能夠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能夠在日后的發展中將財務管理文化深入到醫療機構各個科室、各個人員之中。
(二)做好內部核算審計
在醫療機構財務管理環境中內部核算審計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關系到了醫療機構的經濟效益,也為樹立良好的外在形象有所影響,正如上文所言,現階段諸多醫療機構內部審計部門的作用沒有得到發揮,趨于形式化,對此要加以改善,因為內部審計隸屬于財務管理部門,需要保證其獨立性,當然,其內部審計人員也可以向醫療機構直接報告,以此賦予更多的內審權利,但是需注意的則是要與管理層保持獨立。還有一點則是針對內審人員,需要嚴格選撥,選撥后要進行培訓,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養,提高專業技能水平。
(三)構建財務管理治理結構
在新時期要認識到只有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治理結構才能減少各類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增強業績。現階段醫療機構需要遵循時代發展的要求采取股權多樣化,減少一枝獨秀現象,彼此之間形成制約的關系。同時在進行財務管理人員選拔的時候,減少裙帶關系,選出具有實力的財務人員,當然,還需要制定完善的各項財務管理制度,這樣可以保證日后財務管理工作有法可依,財務人員有據可憑。
(四)實現人力資源政策完善性
在經濟新常態下需要對人力資源加以重視,科學的人力資源政策關系到了財務管理政策的有效性,筆者經過歸納將其概述為以下幾點:第一是要針對性的構建完善的激勵約束機制,可以實現員工短期行為的長期化,且激勵約束機制可以將人們的激情與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第二則是實現員工培訓機制的完善,需對員工素質加以重視,實施再教育,讓員工能夠通過培訓掌握正確的財務管理知識,樹立財務管理風險意識,提高財務管理整體水平。
總而言之,現如今在經濟新常態下醫療機構需要分析財務管理所存在的問題,并多角度探析找出基本的解決對策,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機制,床內控文化,樹立內控意識,加強內部核算審計,構建人力資源政策等等。
參考文獻:
[1]何海紅.基層醫療機構財務內控管理運作中的常見問題與對策[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