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楷雯
[摘? ? 要] 文章在對城市公共交通問題形成的原因進行探討的同時,站在公共管理的角度提出可采取的措施和建議,提出政府加大投入、引入市場機制、完善監督體系的公共交通的發展方式才是公共交通發展的核心。
[關鍵詞] 公共管理職能;政府職能;城市公共交通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1. 086
[中圖分類號] U471?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9)11- 0199- 02
0? ? ? 前? ? 言
城市公共交通是實現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人民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的必要工具,更是一個城市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依據。然而,我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在發展的過程中仍存在眾多問題。政府作為公共交通的提供者和管理者,公共交通系統發展問題與政府職能缺失密不可分。
1? ? ? 城市公共交通現狀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公益性、服務性、先導性等特點,為人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城市人口規模的增大,人們的出行需求也大幅度地增加,而緩慢轉變的公共交通系統運行方式遠遠趕不上人們快速增長的出行需求,公共交通設施不完善的弊端日益顯著,人們對公共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城市公共交通的現狀如下:
(1)公共交通對社會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公共交通雖然不如私人交通工具乘用方便,但是它具有后者不能比擬的優點,例如承載量大,價格優惠,線路交叉方便快捷等。目前,城市公共交通仍是大多數市民的主要出行工具,是城市最主要的運輸工具,也有利于從根本上緩解交通擁堵、市民出行不便、空氣質量差、環境污染嚴重等城市難題,構建和諧綠色美麗城市。
(2)交通擁擠,道路超負荷運載。城市化的發展帶動了房地產產業的發展,修商鋪建房屋,導致本來就短缺的道路面積更加緊張。小商小販占領機動車道出售商品,使得道路面積進一步短缺。再有,城市經濟發展迅速,人均機動車持有量在逐年增加,更加劇了交通擁堵程度,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擁堵是人們早已習以為常的事。
(3)交通秩序,交通安全問題日益顯著。我國城市交通組成元素多樣,相互干擾情況嚴重;加上交通參與者與行人交通意識淡薄,違規率高使得交通事故頻頻發生,交通擁擠和秩序混亂帶來了嚴重的交通安全問題。
(4)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低,服務意識淡薄。司機與乘客的關系由良性的服務者與被服務者的關系轉化為了惡性的提供者與被提供者的關系,提供者往往趾高氣揚,挑剔被提供者;人們對于公共交通環境差也習以為常,出行體驗評價越來越低。
總而言之,目前來看,城市公共交通對于城市經濟發展來說必不可少;然而,在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過程中卻出現許多始料不及的問題且日益嚴重,影響著城市公共交通的整體現象,破壞著市民對于城市公共交通的美好印象,已經危害到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這些問題的出現關系著人們將如何解決,如何重建人們的美好家園。
2? ? ? 公共管理視角下城市公共交通問題出現的原因
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屬于社會公共事務,由政府管理與監督。政府部門作為公共交通這種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管理者,應當從自身出發,主動擔負責任,尋求問題出現的原因,這包括:公共交通系統規劃管理職能的缺失;公共交通設施建設職能的缺失;公共交通文化管理職能的缺失;公共交通監督職能的缺失;職能轉變不足等。
2.1? ?公共交通系統規劃管理職能的缺失
從宏觀層面來講,城市公共交通規劃覆蓋城市交通規劃方方面面;從微觀層面來講,公共交通規劃包括城市公共交通線路網規劃、停車規劃、換乘規劃、停止間隔規劃、城市公共交通發展戰略規劃等等。這些大大小小的方面都需要相關政府機關提前做好統籌規劃,保證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運行。但是,城市公共交通線路交叉,線路盲區,等待時間長等問題逐漸凸顯,也反映出政府機構在城市公共交通規劃管理方面的職能缺失。對此,關于公共交通線路,換乘時間等的規劃需要因時而變,根據新生情況不斷調整,政府機構更需要立足長遠,負責到底。
2.2? ?公共交通設施建設職能的缺失
城市公交交通的有效運行,不僅需要合理地規劃,積極地建設也尤為重要。政府是公共交通的提供者,更是公共交通的建設者,建立完備的公共交通建設體系,設定合理的建設標準本應當是政府機構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但目前來看,政府機構除了一些補貼政策外,并無落實其建設職能,更不用說對城市公共交通建設完成情況的監督了。政府補貼公共交通公司是必然的、合理的、正確的,但放任自由,只補貼卻不見成效就使得財政補貼失去了原本的效果,更加使市民不得其解,無法使市民滿意與認同。
2.3? ?公共交通文化管理職能的缺失
政府除對公共交通進行規劃、建設外,對公共交通服務人員進行文化教育與管理,也是政府工作的重心。在當下社會,人們對城市公共交通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加注重公共交通的舒適度與出行體驗的滿意度,服務質量成為服務對象評價從業人員的重要標準,好的服務質量與滿意度不僅對個體的職業道德進步有重要作用,也影響到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但是,隨著無人售票車的增多,駕駛員往往具有服務與監督兩項職能,使得駕駛員工作疲勞,熱情度不高,心情煩躁,忘記了其服務的主旨,導致市民對駕駛員的整體評價低。政府卻沒有意識到自身的職能缺失,實施文化管理職能刻不容緩。再者,文化管理不是標語口號,而是真正內化到每一個服務人員內心的道德標準,是具體落實到行動上的行為規范。
2.4? ?公共交通監督職能的缺失
監督職能在政府工作中是一個尤為重要的方面,涉及對方案結果的評估與后期的規劃完善。體現在城市公共交通體系中也是同樣,不論是前期的路線規劃設計,還是中期的公共交通建設與文化管理,都離不開最終的監督完善。監督職能應貫穿始終,突出表現與成果。現如今,城市公共交通出現如此多始料未及的問題,其一大原因就是政府機構監督職能的缺失,導致這些問題愈演愈烈,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2.5? ?職能轉變不足
政府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逐步簡政放權,由管制型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在我國,城市公共交通由政府管制,實行壟斷經營。主要表現為政府直接投資,委派企業領導,直接定價與統付盈虧,政府主管部門既是城市交通管制政策的制定者和監督者,又是公交運營服務經營者的委派方,對于企業來說,不存在什么經營風險國有壟斷使企業內部缺少創新活力,因循守舊。競爭的缺乏使這些國有公共交通企業衣食無憂,也從而降低了其提供服務的熱情,壓抑了其服務潛能,這種高度集中化管理的體制的弊端日益顯現出來。
3? ? ? 城市公共交通問題的解決對策
城市公共交通自出現以來,便對城市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保證整個城市生產生活正常運轉的基礎;是連接城市內部之間、城市與外部關系的樞紐。因此,解決城市公共交通現存的問題格外重要。本文以公共管理學的角度提出政府可采取的措施和建議,提出政府完善職能,引入市場機制,完善監督體系的公共交通發展方式才是解決公共交通發展問題的核心。
3.1? ?政府發揮優勢,落實管理職能
根據標題二對城市公共交通現狀原因的分析,可以得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提高公共交通服務質量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增強政府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視度,從一而終,對公共交通系統運行的全過程悉心管理與監督。加大對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不僅是財力上的投入,更要加強物力與人力方面的投入。落實政府的公共交通規劃管理職能、公共交通建設職能、公共交通文化管理職能與公共交通監督職能等,將政府的作用充分發揮,誠心誠意地為人民服務,做一個鞠躬盡瘁的服務者。
3.2? ?克服壟斷弊端,引入市場機制
近年來,我國已經開始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對公共交通行業實行政企分開,放松管制,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國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要想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還需政府真正的簡政放權,將經營管理權還給企業,由企業經營人才自主經營,開發公共交通最大優勢,將市場調節的職能交給市場。政府是第二只手,強制管控可能適得其反,適當調節,全力監督才應當是政府的主要作用,應當相信市場的自身調節功能,還市場一個廣闊的天地。將監督批評權賦予大眾,只依靠政府部門來監督偌大的公共交通系統是遠遠不夠的,廣大的市民應當是政府監督職能的中堅力量,政府要擴寬市民監督渠道,與市民合力共同規范企業行為。有競爭才有創新才能進步,更好的挖掘公共交通的巨大潛能,創建一個良好的公共交通體系,給市民一個滿意的結果。
3.3? ?完善監督體系,及時修正問題
監督與評估是政府政策落實的重要環節,也是保證后期工作有效進行的重要手段,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是實現最終目標的重要途徑。實施雙重監督體制,一方面,政府及市民對企業進行監督,政府機構在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中的作用突出,城市公共交通不僅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形象,更加代表著一個政府的形象。企業是否有效落實政府政策,是否合理采納群眾意見都是政府監督的重要內容,同時,要擴寬監督主體,暢通監督渠道,讓市民參與共同監督。另一方面,對公共交通管理部門進行監督,公開透明部門工作內容,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公正、客觀地對公共交通管理部門進行監督評價。
4? ? ? 總? ? 結
城市公共交通是衡量一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關鍵,是實現城市現代化主要標志,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情況更加反映了一個政府的形象。提高公共交通服務質量,改善城市公共交通問題刻不容緩。政府機構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提供者與管理者,應當從自身出發尋找問題并做出合理的解決措施,才能使城市更加健康美好。
主要參考文獻
[1]陳東寧.城市公交客運市場準入管制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06.
[2]劉新全,吳仲雄,易劍輝.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現狀及對策[J].公路與汽運,2006(4).
[3]黃彰國.城市治理軌道交通管理研究[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