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富 竇曉榮 劉謀斌
【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居民生活飲用水水碘含量,初步掌握我區外環境碘水平,為科學制訂防治策略提供依據。方法:根據四川省衛計委《關于開展全省生活飲用水水碘含量調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四川省生活飲用水水碘含量調查方案》,分兩階段進行水碘監測,先以鄉鎮為單位開展飲用水水碘含量調查,再在水碘中位數大于10μg/L的鄉鎮,以行政村為單位開展調查,計算各鄉鎮水碘中位數,結果:第一階段調查18個鄉鎮,共檢測水樣154份,水碘值范圍為05~476μg/L,中位數為21μg/L,水碘中位數未超過10μg/L的有17個鄉鎮,占944%;僅1個鄉鎮水碘中位數>10μg/L,占55%。第二階段共檢測70份水樣,水碘值范圍為02~562μg/L,有51份水樣水碘值<10μg/L,占729%;水碘值>10μg/L有19份,占271%;結論:綿陽市安州區仍屬于缺碘地區,食用適宜的加碘鹽,仍是目前必須采取的措施,同時對于部分鎮村個別水碘含量較高,需要再次開展調查與監測。
【關鍵詞】飲用水;碘含量;調查
【中圖分類號】R1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009-01
碘是人體生長發育新陳代謝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碘元素與維生素A、鐵元素并列為人體最重要的三大微量元素〔1〕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是由于自然環境碘缺乏,導致碘攝入不足而造成機體碘營養不良所表現的一組疾病的總稱〔2〕。1991年綿陽市安州區才被確定為碘缺乏病新病區,經過普及碘缺乏病知識、宣傳教育、重點人群補碘、普供加碘食鹽、鹽業市場管理、碘鹽監測、兒童及孕婦病情監測等綜合性防治措施,我區碘缺乏病防治成效顯著, 2000年達到了消除碘缺乏病階段目標,于2010年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標,目前處于持續消除狀態。要實現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需人體不斷從外環境補充碘,人體碘主要來自于水和食物,少量來自空氣,人體對飲水中碘的吸收率幾乎為100%〔3〕,為了解我區居民生活飲用水水碘含量,初步掌握我區外環境碘水平,為科學制訂防治策略提供依據,綿陽市安州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按照《四川省生活飲用水水碘含量調查方案》,對全區18個鄉鎮開展了生活飲用水水碘含量調查,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對全區18個鄉鎮以鄉(鎮)為單位,采集居民生活飲用水水樣,進行碘含量檢測。
12水樣采集方法
121鄉級水樣采集方法調查鄉鎮為統一集中供水,調查該供水工程運行情況,采集1份末梢水水樣測定水碘含量(每份水樣進行2次平行測定,計算平均值); 調查鄉鎮為部分集中供水,將每個鄉分成東、西、南、北、中5個片區,在每個片區隨機抽取1個行政村,集中供水行政村采集1份末梢水水樣測定水碘含量(每份水樣進行2次平行測定,計算平均值),分散供水行政村按東、西、南、北、中各隨機抽取1口井,每口井采集1份水樣測定水碘含量;調查鄉全部為分散供水,將每個鄉分成東、西、南、北、中5個片區,在每個片區分別隨機抽取1個行政村,每個行政村按東、西、南、北、中各隨機抽取1口井,每口井采集1份水樣測定水碘含量;
122村級水樣采集方法調查村為集中供水,調查該供水工程運行情況,并采集1份末梢水樣測定水碘含量(每份水樣進行2次平行測定,計算平均值);調查村為分散供水,將每個村分成東、西、南、北、中5個片區,每個片區分別隨機抽取2口井,每口井采集1份水樣測定水碘含量;
13水樣檢測方法采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碘缺乏病參照實驗室推薦的“適合缺碘及高碘地區水碘檢測的方法”。
14技術標準依據《碘缺乏病病區劃分標準》(GB16005-200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7)進行評價。
15質量控制全面調查了解我區居民生活飲用水水質情況,嚴格按調查方案隨機抽樣,按國家標準方法對水樣進行采集與保存,強化檢測質量控制,綿陽市安州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三級乙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心實驗室為國家碘缺乏病參照實驗室考核并頒證的合格實驗室,水碘測定工作由具有豐富經驗的檢驗人員操作,確保數據準確可靠。
16統計學方法采用Excel進行數據匯合與整理,應用SPSS210對水碘含量進行統計,對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和相關分析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總體情況以鄉為單位調查共采集水樣154份,經檢測水碘范圍為05~476ug/L,中位數為21ug/L,其中,水碘含量﹤100ug/L有140份,占909%,100~476ug/L有14份,占9%.目前尚未發現水碘含量﹥1000 ug/L的水樣,我區居民飲用水中碘含量為非正態分布。
22各鄉鎮水樣調查結果在調查的18個鄉鎮中,水碘中位數都較小,河清、桑棗、曉壩為最小,僅為05ug/L,樂興鎮水碘中位數最大,為168ug/L,其他各鄉鎮在10~46ug/L之間,見表1。
154個水樣中,﹥100ug/L有14份水樣,其中沸水大同1份為246;界牌五顯3份,分別為323、292、173;樂興黃桷4份,分別為306、235、476、128,文明1份為292,蓮花1份為168;興仁石廟3份,分別為246、249、305;秀水紅光1份為164。從這14份水樣地點來看,都位于丘陵地區,雖無明顯相關性,但有隨井深增加水碘含量有所升高的趨勢。
23村級水樣調查結果綿陽市安州區樂興鎮轄11個行政村,經調查,有6個村為分散式供水,5個村為集中式供水,共采水樣70份, 經檢測水碘范圍為02~562ug/L,中位數為44ug/L,水碘含量﹤100ug/L有51份,占729%,100~562ug/L有19份,占271%,與鄉級調查不符,可能系抽樣選點造成,70份水中,均值為91,標準差為119。
24不同供水方式水碘含量比較我區居民生活飲用水,場鎮為集中式供水,農村為集中式供水和少量分散式供水,經秩和檢驗分析,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碘含量無明顯差異(Z=-19 P>005)見表2
3討論
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涉及人群最多的一種地方病〔4〕,我區地處龍門山脈中段與成都平原接壤地帶,山區、丘陵、平壩各占三分之一,居民生活飲用水水源山區多為山泉水, 丘陵和平壩多為井水, 丘陵地區井深多在10米以上,平壩井深多在3至10米,本次調查研究表明,我區淺井水水碘含量普遍偏低,該結果基本上可反映土壤碘含量,并間接反映當地糧食和蔬菜的碘含量,即居民生活環境(土壤、糧、菜、水)的碘水平〔5〕,從鄉鎮上來看,18個鄉鎮居民生活飲用水水碘含量普遍偏低, 僅部分村為適宜水碘含量地區,其它地區仍為缺碘地區,飲用水水碘含量不能滿足人體的需求,我區廣大地區居民仍不同程度受到碘缺乏的威脅。
25水中碘含量與井深的關系本次共檢測水樣224份,其中有118份水樣為井水,水井的深度在15-45米之間,多集中在15-10米,所采井水的碘含量中位數為32μg/l。井深在31-45米范圍內中位數最大,為135μg/l。井深在0-10與11-20范圍時中位數均最小,為30μg/l。通過相關性分析,P值大于005,井深與碘含量無相關性(r=01 P=04)見表3
本次調查過程發現,我區部分農村集中式供水還存在覆蓋不完全、水廠規模不能滿足所需、消毒不規范等。建議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持續加大農村飲用水投入和后期管理,保障供水設備的正常運轉。
結合近幾年我區碘缺乏病監測結果,以及本次水碘調查結果,表明我區廣大群眾碘營養水平總體偏低,仍需堅持以食鹽加碘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來達到持續消除碘缺乏病。同時,建議今后作進一步調查,擴大調查面,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分別找到山區、平壩、丘陵既能滿足用水量,又有適宜水碘的飲用水源,真正落實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學補碘的防治策略,同時加強科學補碘的的宣傳,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提高群眾防病意識〔6-7〕和主動參與意識, 達到持續消除碘缺乏病的目的。
本中心衛生科老師參與現場水樣采集,衛檢科老師精心檢測在此一并致謝!
參考文獻
[1]周升.碘缺乏病的預防〔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75):191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16005-2009 碘缺乏病病區劃分[S].
[3]上官俊,鄭建剛,李志宏,等,江西省不同土壤和水碘中碘含量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6,43(10):1763-1765
[4]阮光鋒.我們還需要碘鹽嗎? 〔N〕.中國醫藥報,2017年5月18日(第008版)
[5]任艷梅,杜飛,陳龍 2017年竹山縣生活飲用水中碘含量檢測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7)136-138
[6]路毓峰,呂勝敏,劉華,等.適宜水碘含量上限閾值的探討〔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32(2):131-133
[7]崔玉山,劉忠慧,李文鳳,等.2016年天津市飲水型氟中毒防治效果調查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7,18(11):81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