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惠
【摘 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間我院收入的80例冠心病患者為研究樣本,隨機分組為研究組與參照組各40例,予以研究組患者心理護理干預措施,予以參照組患者常規護理措施,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經過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與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均顯著低于參照組患者,且差異均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冠心病患者采取良好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從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利于對冠心病的治療。
【關鍵詞】心理護理;冠心?。灰钟簦唤箲]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1
冠心病作為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在對患者造成身體健康影響的同時還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心理情緒不良變化,可能使患者出現明顯的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1],導致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同時也不利于臨床治療,因此對冠心病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緩解其負性情緒有著十分積極的臨床意義。我院就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冠心病患者共80例作為研究樣本,根據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40例與參照組40例,研究組患者的年齡分布為34~72歲,平均(46.2±1.1)歲,男性、女性患者的例數分別為22例、18例,平均病程為(4.1±1.7)年;參照組患者的年齡分布為33~71歲,平均(45.7±1.3)歲,男性、女性患者的例數分別為23例、17例,平均病程為(4.3±1.6)年。對所有患者均告知本次實驗并取得知情書簽字確認,同時上述分組的兩組患者在各項一般資料上的差異均不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予以參照組患者常規冠心病護理措施,主要包括飲食指導、運動指導、健康宣教以及自我管理指導等;予以研究組患者心理護理措施,內容如下:
①在患者入院時對其進行心理情緒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與患者家屬進行良好溝通以增加對患者的了解,為接下來的心理護理工作的開展做好準備;
②首先對患者進行詳細的疾病知識介紹,了解患者對于自身病情的擔憂與疑慮,對患者采取同情、鼓勵、關心以及支持等心理支持療法,并針對患者憂慮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并盡量幫助患者緩解不良的心理情緒[2];
③可通過播放舒緩的、輕松愉快的音樂幫助患者改善心理情緒,指導患者在情緒不佳時采取正確的深呼吸方式進行調節,并能增加血氧含量以及肺活量;還可鼓勵患者通過閱讀、聊天以及觀看電視節目等轉移注意力并調節不良情緒,同時還可借此盡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減少對于疾病的關注度。
1.3 觀察指標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與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抑郁、焦慮情緒進行評分[3],并以此評價兩組患者的心理情緒狀態。
1.4 統計學分析 將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項目數據資料均納入SPSS21.0軟件分析,采用t檢驗資料并以()表示,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SDS評分為(20.7±4.4)分,參照組為(31.5±6.3)分,組間數據對比結果為t=8.889,P=0.000;研究組患者的SAS評分為(26.1±5.2)分,參照組為(38.6±4.7)分,組間數據對比結果為t=11.279,P=0.000。研究組患者的SDS與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且差異均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冠心病患者常表現出典型胸痛、惡心、休克以及發紺等臨床癥狀,從而導致患者受到較大痛苦并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脅[4],而在長期的患病過程中,患者的心理情緒會受到較大影響,容易出現抑郁、焦慮以及恐懼等負性心理,從而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了嚴重影響,也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臨床在治療冠心病患者時,還需要對患者的心理情緒狀態進行評價并采取合適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以盡量幫助患者緩解負性情緒。在我院本次對研究組患者采取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中,首先對患者進行心理狀態評估后制定護理方案并予以實施,因而護理方式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與個性化,能夠針對患者擔憂的問題進行心理疏導,并鼓勵患者積極樂觀的面對疾病,幫助患者樹立起對抗冠心病的信心,進而提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管理的執行程度,利于臨床治療與對疾病進展的控制。同時結合我院本次研究的結果來看,研究組患者經過心理護理干預后,其SDS與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P<0.05),這一結果顯示出心理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良好的改善效果,有效的降低了患者抑郁與焦慮情緒的程度,從而利于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并改善其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在冠心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對于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具有理想的緩解作用,從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并為臨床治療提供一定的幫助,值得在臨床對該護理方式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馮敏,呂薇,吳瓊.心理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32):142.
榮曉磊.心理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0):240-241.
關喜鳳.心理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1):284.
徐云霄.心理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分析[J].保健文匯,2018,(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