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輝 遲程
【摘要】目的:探究手術室細節護理對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的效果。方法:將2018年1月到2019年2月這一時段內,在我院外科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96例納入研究,按照住院號單雙數,將之分為兩組,每組48例,將常規護理方法實施于此次對照組患者,將細節護理實施于本次觀察組患者,進一步對兩組的手術護理效果進行對比評價。結果:在手術室護理安全性、護理滿意度評分方面,觀察組與對照組對比顯著要高,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手術室細節護理的應用,能夠使手術室護理工作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并使護理工作滿意度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具備推廣及使用的價值。
【關鍵詞】手術室細節護理;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168-01
手術室是臨床搶救工作、手術治療進行的重要場所,由于患者在手術期間會產生應激反應,心理狀態及生理狀態變化,導致體溫、血壓、脈搏、心率等生命體征指標不穩定,對于臨床護理的需求較大[1]。手術室護理工作呈現出負荷重,時間長、工作量大的特點,對于護理人員專業知識、護理技術、責任意識等職業素養有著極高的要求。優化手術室護理工作方案,提升其工作效率及質量,對于保障手術患者安全,改善預后有著積極作用。此次試驗重點分析評價手術室細節護理方法在其中的應用價值,具體研究成果為: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8年1月到2019年2月這一時段內,在我院外科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96例納入研究,按照住院號單雙數,將之分為兩組,每組48例。對患者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具體如下:①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齡最小者20歲,最大者64歲,平均年齡為(4280±1035)歲;其中,婦科手術17例,心臟外科手術12例,泌尿外科手術10例,骨科手術9例;②觀察組。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齡最小者20歲,最大者66歲,平均年齡為(4312±1075)歲;其中,婦科手術17例,心臟外科手術13例,泌尿外科手術10例,骨科手術8例。2組在上述各項一般資料方面對比沒有明顯差異,經計算P>005,說明后續數據具備可比意義。
12入選和排除標準
(1)入選標準:①經臨床綜合確診,滿足手術治療指征;②此次試驗合乎醫學倫理道德規范,患者知悉試驗內容[2]。
(2)排除標準:①存在手術禁忌癥者;②存在亞那種意識障礙及嚴重精神障礙者。
13護理方法
此次入選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方法,即:根據手術室常規護理流程,嚴格執行相應的護理工作,處理好圍手術期護理問題。
此次觀察組患者則采取手術室細節護理方法,主要包括:①術前護理。在手術之前,對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閱讀,了解各項檢查結果及用藥禁忌癥,評估患者身體狀況,給予健康宣教,介紹手術治療流程、時間、體位要求,指導患者進行床上排尿排便的聯系,并對患者加強心理疏導干預,使患者的消極心理情緒得到有效緩解。手術當天,幫助患者清潔身體、更換寬松衣物,佩戴腕帶標識,常規備皮消毒,將手術所需器械物品和急救藥物準備好;②術中配合。準備層流手術室,配置層流凈化設備,準備好手術器械包,提前20min洗手上臺,檢查手術器械功能,按照醫生操作習慣擺放,將手術室室溫調節為22℃至24℃,手術床鋪水循環復溫墊,皮膚消毒及麻醉時室溫調節至26℃至27℃,非操作區域以手術巾遮蓋。建立外科醫師個人手術習慣檔案,提高手術配合默契度,協助術者消毒鋪巾,嚴密監測手術進展,及時傳遞手術器械,調整燈光角度,調整輸液速度,注意有無管道脫落、體位變化等事件的發生。若遇到老齡患者,需協助患者擺放體位,并在患者臀部、肩部等承重部位墊上手術專用的棉墊或水墊,肩托處、腘窩處放置海綿;③術后護理。術畢,以溫熱生理鹽水擦拭切口周圍的血跡、分泌液等,常規應用抗生素,待體溫、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指標穩定,用手術推車搬運至麻醉復蘇室,期間做好保暖措施,加強引流管管理,防范引流管滑脫、折疊等不良事件的發生,麻醉蘇醒后,做好病房交接工作,告知患者手術情況及術后注意事項。
14判定標準
自制“手術室護理安全性”檢查表,從器械準備、儀器準備、醫護配合等方面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自制“手術室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由患者及家屬對術前、術中、術后護理工作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3]。
15統計數據處理
此次使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其中計量數據采取(x±s)代表,用采取t進行檢驗,如果P<005,代表2組數據之間存在明顯差異性,有統計學研究價值。
2結果
在手術室護理安全性、護理滿意度評分方面,觀察組與對照組對比顯著要高(P<005),詳細數據如下表1:
3討論
在手術室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需加強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方法,值得注意的需認真地開展護理工作,關注患者的心理、生理狀態變化,實施對癥護理,提升護理操作水平,加強醫護配合,加快手術進程,確保手術成功。手術室細節護理是一種針對手術室護理需求提出的一種護理模式,在術前,通過健康宣教與心理干預,改善患者心理、生理狀態,做好手術準備;通過術中配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提升醫護配合默契度,降低手術風險,提升治療效果;通過術后護理,可實現無縫隙患者交接,確保患者生命安全[4]。
此次研究過程中,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則實施手術室細節護理方法,結果顯示觀察組在相關護理指標方面均明顯要比對照組好。綜上所述: 手術室細節護理的應用,能夠使手術室護理工作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并使護理工作滿意度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具備推廣及使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陸曉莉.觀察將手術室整體護理應用于行宮腔鏡檢查術患者對其主觀感受、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06):96
[2]牛彩鳳.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應用及對護理質量影響評價[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07(04):97
[3]羅媛媛,劉姝,黃清,代冬春,楊秋華.手術室護理干預應用于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患者的積極作用分析[J].智慧健康,2019(05):94-96
[4]張相紅,龍春梅,蔡奇,蔡瓊珠,駱珠琴.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應用效果及滿意度分析[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8,07(03):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