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滿良 蔣勝勇 劉凡鈞 宋德超 胡洲 王斌 楊波 李文科 楊瑞偉 魏國勝



摘要:以烤煙K326為試驗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和種植密度對煙葉產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施氮量為97.5 kg/hm2時,煙葉產量、產值最高。煙葉產量、產值隨著施氮量和種植密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趨勢;在海拔850 m和976 m,表現出產量、產值隨種植密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種植密度為15 150株/hm2時,煙葉產量、產值最高;在海拔1 057 m,表現出產量、產值隨種植密度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差異達顯著水平,種植密度為13 890株/hm2時,煙葉產量、產值均為最高。隨著施氮量的增加,煙堿、氯含量呈增加趨勢,總糖有降低趨勢;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鉀含量有增加趨勢、煙堿含量有降低趨勢。建議在湖北省咸豐縣煙葉生產中,施氮量以97.5 kg/hm2為宜,種植密度以13 890~15 150株/hm2為宜。
關鍵詞:烤煙;施氮量;種植密度;產量;品質;產值
中圖分類號:S57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12-0102-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2.024?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Taking K326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flue cured tobacco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and the production value were highest when the nitrogen application amount was 97.5 kg/hm2. The yield and the production value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nitrogen and planting density. At 850 m and 976 m above sea level, the yield and production value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ing density,and the yield and the production value were highest when the planting density amount was 15 150 plants/hm2. At an altitude of 1 057 m,the yield and production value showed a tendency to decline firstly and then rai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ing density. The difference reached a significant level, and the yield and the production value were highest when the planting density amount was 13 890 plants/hm2. With the increase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the content of nicotine and chlorine increased, and the total sugar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ing density, potassium content increased and nicotine content decreas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conclusion, it was suggested that in the tobacco production in Xianfeng County of Hubei province,the nitrogen application amount of 97.5 kg/hm2 was appropriate, and the planting density should be set at 13 890 plants/hm2 between 15 150 plants/hm2.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 nitrogen application amount; planting density; yield; quality; production value
氮素是對煙草品質與產量影響最大的元素[1],它參與煙株碳氮代謝等生理過程,從而影響煙葉的產量、品質和致香物質的合成[2]。合理的施氮量可以保證煙株正常的生長發育,達到煙葉碳氮化合物之間的比例平衡,對穩定產量、提高質量具有明顯作用[3]。種植密度通過群體結構和田間小氣候直接或間接影響煙草生長發育、產量和品質[4],合理的種植密度是煙葉優質適產的基礎[5]。前人對種植密度和施氮量的研究較多,而不同區域施氮量和種植密度有較大差異。本研究旨在明確湖北省咸豐縣核心煙區主要生態因子下最佳的施氮量和種植密度組合,實施精準化生產,以期滿足卷煙品牌配方的需求。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時間、地點
2017年,田間試驗地設在湖北省咸豐縣3個主產煙葉種植村,海拔高度從850 m到1 057 m,試驗地肥力等級基本一致,均為中等肥力土壤,前茬為冬閑土,土質為黃棕壤(表1)。試驗地包括:唐崖鎮橫路村煙農張建平的責任地,位于東經108°57′522″,北緯29°42′478",海拔850 m;高樂山鎮白巖村煙農錢啟斌的承包地,位于東經109°06′375″,北緯29°68′186″,海拔976 m;高樂山鎮團坡村煙農何春碧的責任地,位于東經109°09′570″,北緯29°73′174″,海拔1 057 m。
1.2?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采用咸豐縣全縣統一種植品種K326。
1.3? 試驗設計
采用兩因素隨機區組設計,開展對施氮量(A)和種植密度(B)兩因素田間栽培試驗,分別設3個水平,施氮量分別為 A1(82.5 kg/hm2)、A2(97.5 kg/hm2)、A3(112.5 kg/hm2);種植密度分別為B1(13 890株/hm2,行距120 cm,株距60 cm)、B2(15 150株/hm2,行距120 cm,株距55 cm)、B3(16 665株/hm2,行距120 cm,株距50 cm)共9個處理,不設重復,在3個不同核心種植區同時開展試驗。田間施肥配方見表2。
1.4? 栽培措施
復合肥、磷肥、生物有機肥作底肥在起壟時平地條施。硝銨磷肥在煙苗移栽后10 d作提苗肥,在離煙苗10 cm處打孔(8~10 cm深)對水施用。硫酸鉀在煙葉移栽后30 d左右,在離煙株20~25 cm處打孔(8~10 cm深)穴施、封口。采取漂浮育苗,井窖式膜下小苗移栽,在當地最適宜移栽期進行移栽,田間管理按照咸豐縣優質煙葉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進行操作。
1.5? 數據記錄與測定
經濟性狀:根據烤煙國家標準(GB 2635-1992)進行分級,統計煙葉產量、產值、上等煙率。
烤后煙葉樣品測定指標:煙堿、總糖、還原糖、鉀、氯。
1.6? 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DPS 7.65軟件進行處理,多重比較分析采用Duncan多重比較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煙葉經濟性狀的影響
2.1.1? 不同施氮量對煙葉經濟性狀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從施氮量水平來看,煙葉的產量、產值在3個試驗點均表現為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施氮量為97.5 kg/hm2時,煙葉產量、產值均為最高。在海拔1 057 m時,煙葉產值與其他2個處理差異顯著,上等煙率與A1處理差異顯著。上等煙率隨施氮量變化的規律不明顯。
2.1.2? 不同種植密度對煙葉經濟性狀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在海拔850 m、976 m,煙葉產量、產值均表現出隨種植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后下的趨勢,種植密度為15 150株/hm2時,煙葉產量、產值均為最高;在海拔1 057 m,煙葉產量、產值均表現出隨種植密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各處理差異達到顯著水平;種植密度為13 890株/hm2時,煙葉產量、產值均為最高。
2.1.3? ?施氮量和種植密度互作對煙葉經濟性狀的影響? 從表5可以看出,在海拔850 m,煙葉產量、產值較高的處理為A2B2、A3B1、A2B3;在海拔976 m,煙葉產量、產值較高的處理為A1B1、A3B2、A2B3;在海拔1 057 m,煙葉產量、產值較高的處理為A2B1、A3B1、A1B1。綜合以上可以看出,施氮量和種植密度互作對煙葉經濟性狀有一定影響,產量、產值較好的組合有A2B2、A2B3、A3B1。
2.2? 不同處理對煙葉化學品質的影響
2.2.1? 不同施氮量對煙葉化學成分的影響? 從表6可以看出,隨著施氮量的增加,煙葉煙堿含量、氯含量大體有增加趨勢,總糖有降低的趨勢,還原糖、兩糖比、鉀氯比與施氮量關系不明顯。
2.2.2? 不同種植密度對煙葉化學成分的影響? 從表7可以看出,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煙葉鉀含量大體有增加的趨勢,煙堿含量大體有降低的趨勢,在海拔976 m上部煙葉煙堿B3處理與其他2個處理存在顯著差異。總糖、還原糖、兩糖比、鉀氯比與種植密度的關系不明顯,差異不顯著。
2.2.3? 施氮量和種植密度互作對煙葉化學成分的影響? 從施氮量和種植密度互作對煙葉化學成分的影響(表8)來看,各處理煙堿含量均在適宜范圍,少部分處理總糖含量偏高,還原糖含量低于18%的約占50%,還原糖含量偏低。鉀含量低于2%的占81.48%,特別是上部煙葉鉀含量普遍偏低。除在海拔850 m時,A2B3、A3B3處理氯含量偏高外,其他處理氯含量正常。各處理兩糖比、鉀氯比偏低。
3? 結論與討論
1)煙葉產量取決于干物質積累以及向葉片分配的量,干物質的積累又與氮肥有著密切關系[6]。試驗結果表明,隨著施氮量的增加煙葉產量、產值均表現為先上升后下降,施氮量為97.5 kg/hm2時,煙葉產量、產值均為最高,經濟性狀最好,這與師超等[7]的研究結果相同,與劉楠楠等[8]研究結果不同。由此表明,施氮量為97.5 kg/hm2能夠滿足咸豐縣煙區優質煙葉生產的需求。需要說明的是,試驗過程中嚴格按照咸豐優質煙葉標準化生產規程操作,并在田間進行了不適用煙葉處理。
2)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煙葉產量、產值表現為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在海拔850 m和976 m,種植密度為15 150株/hm2時,煙葉產量、產值最高;在海拔1 057 m種植密度為13 890株/hm2時,產量、產值均為最高。由此表明,為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咸豐縣煙區種植密度以13 890~15 150株/hm2為宜。
3)隨著施氮量的增加,煙葉煙堿含量、氯含量也有增加的趨勢,總糖有降低趨勢,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鉀含量有增加趨勢、煙堿含量有降低的趨勢。這與李旭[9]、向鵬華等[10]研究結果不完全相同,可能是由于咸豐縣山區土壤、氣候差異較大造成的。各處理煙堿含量均處在適宜范圍內,還原糖含量、鉀含量偏低。
4)由于山區立體氣候明顯,土壤差異較大,不同地點煙葉產量、產值相差較大。試驗各處理的化學成分差異不明顯。種植密度和氮肥對煙葉化學成分的影響不同,氮肥對化學成分的影響較大[11],施氮量不僅影響常規化學成分,而且對主流煙氣中有害成分的釋放量也產生影響[12],施氮量過高或過低,主流煙氣中有害成分的釋放量均較高。適當調節施氮量和種植密度,可以改善煙葉葉片結構,達到優質適產的目的[13]。由于試驗條件有限,對于施氮量和種植密度對煙葉品吸質量、主流煙氣中有害成分、葉片結構的影響等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春儉,張福鎖,李文卿,等.我國烤煙生產中的氮素管理及其與煙葉品質的關系[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7,13(2):331-337.
[2] 張延春,陳治鋒,龍懷玉,等.不同氮素形態及比例對烤煙長勢、產量及部分品質因素的影響[J].植物影響與肥料學報,2005,11(6):787-792.
[3] 秦艷青,李春儉,趙正熊,等.不同供氮方式和施氮量對烤煙生長和氮素吸收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7,13(3):436-442.
[4] 陳瑞泰.中國煙草栽培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
[5] 劉國順.煙草栽培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6] 杜? 薇,王昌全,李? 冰,等.攀枝花煙區不同施氮量對云煙85生長和產質量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12,25(1):193-197.
[7] 師? 超,丁敬芝,上官力,等.施肥量對烤煙產量和上部煙葉質量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18,57(4):90-92,95.
[8] 劉楠楠,孫敬釗,皮本陽,等.種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對烤煙生長發育及產質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6,44(19):124-127,132.
[9] 李? 旭.種植密度和施氮量對烤煙生長和產質量的影響[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6.
[10] 向鵬華,黃銀章,單雪華,等.不同施氮量和種植密度對烤煙上部煙葉質量的影響[J].湖南農業科學,2018(1):18-20,24.
[11] 王建波.種植密度和施氮量對烤煙化學成分的影響[J].農業科學研究,2017,38(2):14-18.
[12] 袁秀秀,馮銀龍,李春光,等.施氮量對烤煙常規化學成分含量及主流煙氣中7種有害成分釋放量的影響[J].中國煙草學報,2017,23(2):37-41.
[13] 劉繼坤,徐立國,黃擇祥,等.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對烤煙葉片組織結構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18,39(1):24-31.
收稿日期:2019-01-20
作者簡介:李滿良(1985-),男,河南方城人,農藝師,主要從事煙葉生產管理與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