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登倫 吳丹蓉
摘?要:教師專業化是目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教師專業發展的教育意義是什么?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與教師專業發展有何關系?本文嘗試從這兩方面做一簡要分析。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教師專業發展;教育改革
《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頒布后,正式提出了教師專業化的主張。教師專業發展不僅指教師的教學技能不斷得到提高與進步,而且還是教師在知識、理念、能力、情意、信仰等多個層面的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不斷成長、不斷接受知識、提高專業能力的過程。在基礎教育改革實踐中,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日益成為專學者的共識。某種程度上教師專業發展已成為學校發展和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
一、 教師專業發展對教育的意義
(一)
教師專業發展有利于推動基礎教育改革的進一步發展。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經濟與社會發展迅猛。世界范圍內的教育改革正成為一項持續不斷的教育實踐活動。教育變革成為當今世界教育的典型特征。當前,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正在全國范圍內各個層面展開。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是我國當前教育改革的一場根本性轉變。在實現這一轉變過程中,對教師角色提出了新要求,“教師角色應從知識的傳授者轉向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開發者、決策者”,教師作為專業工作者,應隨著時代發展對自身職業角色與教育行為不斷進行反思和完善,教師職業角色及其教學行為的變化對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提出了緊迫要求。教師必須通過不斷學習、探索,完善專業行為,逐步內化為新的專業行為,這樣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現代教師的角色要求。教師專業發展正是對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呼應。教師通過專業化的培訓,提高教學技能,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與學生進行溝通、共同解決課堂上的事物,幫助學生形成獨有的價值觀和道德責任感等。專業化教育使教師具備豐富的知識、技能和獨有的價值觀、情感來應付教育改革的需要,從而促進基礎教育發展。
(二)
教師專業發展有利于促進教師教育變革。終身教育理念下,教師教育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終身教育理念下的教師教育變革也已成為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從終身教育的角度觀察教師教育,我們會發現教師教育仍存在著諸多不足。教師教育仍然是缺乏整體性教師培訓活動,專家的理論和知識成為教師專業知識的唯一來源,壓制了教師在其自身專業發展中的主體性和主動性。縱觀當前國際教師教育,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是其總體趨勢。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專業發展,促使教師重新定位和理解自身的角色,讓自己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通過專業發展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教師專業發展逐漸轉到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提高上,教師專業水平和教育質量明顯得到提高。
二、 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職業生涯規劃
教師專業發展強調終身學習和終身成長,就是說教師從自身優勢和特點出發,根據時代、社會的要求和所在學校的共同愿景而做出的能夠促進教師有計劃地可持續發展的預期性、系統性的自我設計和安排。通過生涯規劃,使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情意等得到發展,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如何通過生涯規劃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呢?
(一) 教師個人層面
教師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首先是教師要有自我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職業生涯規劃的起點就是認識當前的自己。我喜歡做什么?適合做什么?能做什么?應該做什么?只有清晰明了以上內容,才能認清自己的社會角色,正確定位自己,進行自我評估。在充分了解和評估自己的基礎上,設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這是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制訂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既定的職業生涯目標,進而收獲個人職業生涯的成功。有時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影響職業生涯規劃實施的因素很多,教師需隨著環境和條件的變化不斷完善和更新職業發展目標,修正生涯目標,不斷調整自己前進的步伐。學會反思是教師專業化的基礎,是教師進行職業規劃的前提。是否具有生涯管理能力對一個人生涯是否成功有很大影響。職業生涯的發展如同人的身心發展一樣,可以分成幾個連續不斷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和任務。教師準確把握自己所處的專業發展階段及其特點非常重要。適應期階段——教師剛走上工作崗位,逐漸適應學校和周圍環境,教學工作逐步入正軌,但教學方法等方面缺乏靈活性和創新性。這時教師需盡快熟悉環境,選一位優秀教師作為導師,學習教學及管理經驗,加快自身成長。成長期階段——教師已適應并勝任教師工作,但需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教學課程的知識體系,總結實踐經驗等。成熟期階段——教師在豐富經驗支撐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但課堂教學控制水平不高、缺乏課后反思等。高原期階段——教師過分依賴經驗,墨守成規,教學水平停滯不前,這時教師需不斷進行自我反思,尋找發展突破口,不斷學習前沿教育理論,提高理論修養,擺脫停滯不前狀態。超越期階段——教師具有穩定而持久的職業動力,顯著的創新精神、個性化的教學風格等。
(二) 學校層面
教師在自覺主動進行自我職業生涯規劃和管理的同時,學校也應發揮應有作用,促進教師職業生涯更好地實現,實現教師專業成長。首先學校要重視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建設。
學校應把職業生涯規劃管理納入學校的中長期戰略規劃中,幫助教師樹立職業發展的理想和目標,引導教師做好自己職業生涯的現狀分析,確定好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增強發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不斷進取,超越自我,繼續發展,為教師搭建一個輕松和諧、積極上進、發展前景良好的職業發展平臺,為教師的成長成才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實現教師個人和學校的共同發展。其次學校要營造和諧、激勵教師職業發展的學校文化氛圍。主要有學校的組織文化、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規章制度等方面。學校鼓勵優秀青年教師積極參加企學業進修、短期培訓等項目,增強技術能力及實踐經驗,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學校制定合理的晉升制度,保證內部晉升順利進行,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決定了教師生命質量和學校教育質量,而教師專業發展如何與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緊密相關。教師通過職業生涯進行規劃和管理,有助于教師和學校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崔繼紅,李夢哲.教師的職業生涯與規劃[M].吉林:吉林出版集團,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
汪登倫,吳丹蓉,福建省泉州市,晉江紫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