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理念下,廣大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增強,而校文學社團活動不僅能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經驗的能力,還能為原本枯燥的語文課堂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使學生真正愛上語文,切實推動初中語文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討了校文學社團活動與初中語文教學的互補性。
關鍵詞:校文學社團活動;初中語文教學;互補性
縱觀實際,我們發現如今初中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并不高,更別說是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鞏固自身的語文基礎了。對此,隨之出現了文學社團,希望以此有效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而如何才能有效發揮出校文學社團活動在初中語文教學的互補性呢?以下做了詳細分析。
一、 校文學社團活動的互補性
(一) 有助于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校文學社團活動能夠讓初中語文課堂更加民主自由,使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獲,并體驗到成就感,相比較以往傳統的滿堂灌輸式教學模式,其有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校文學社團活動側重的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及學生的學習感受,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語文內容。
(二) 更注重合作與交流的理念
我們都知道校文學社團活動是集體性的,它并不受教材與考試大綱的限制,凡是有興趣者,都可參加。其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生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并且校文學社團活動所涉及的作品與文章也是非常豐富的,其充分調動了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予了學生交流和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學會了表達與分享。
(三) 確保了學習的豐富多樣性
校文學社團活動有效調動了師生的主動性,在之前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普遍采用的都是師問生答的方式,這種方式過于枯燥單一,而校文學社團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如:講座,辯論,朗誦,等等,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給予學生別樣的學習體驗,學習方式豐富多樣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高漲。另外,校文學社團活動還能有效發揮教師的智慧,促使他們創造出更多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
二、 校文學社團活動如何才能有效發揮出互補性?
(一) 樹立新型的教育理念,緊密遵循新課標要求
語文學科是初中教育教學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初中語文教學直接影響了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初中語文教學不僅要巧妙借鑒教育家的改革經驗,還要嚴格遵循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有效體現出語文學科特點,同時還要嚴格按照語文課程標準,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設計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時必須緊緊圍繞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校文學社團活動正好能有效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意識,讓學生從原來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其對初中生良好文學素養的培養以及科學三觀的形成都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二) 注重學生興趣,緊密遵循引導性與主體性原則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動力。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緊密結合教學實際與學生實際精心創設情境,鼓勵學生在社團中研討。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必須確保其的豐富性與多樣性。我們都知道在新課標中已明確指出: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需發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就行,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引導學生時并不是盲目隨意的,而是要多多啟發性指導學生,切忌直接告訴學生現成答案,而是要積極鼓勵學生自行解決,對于以往傳統過時的教學方式,該摒棄就摒棄,該創新就創新,深入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增強全體學生的參與度。例如:在教學“風箏”內容時,教師可以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引導學生在社團中各抒己見,鼓勵他們相互討論,探究質疑,如:“為什么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我”“驚異”的是什么?“悲哀”的是什么?作者寫風箏事件的這兩段文字,是怎樣的心情?何以見得?或者是適當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作業,如以“風箏”為話題,回顧自己童年時有關“風箏”的故事,記述自己曾經的經歷,從而整體感知課文,深入理解和感悟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意思。
(三) 組織各種各樣的專題活動
在校文學社團中可以組織新穎多樣的專題活動,如:講座,演講活動,辯論,等等。讓校文學社團煥發出新的活力,或者是加強指導,指導學生緊緊圍繞具體題目進行演講,讓學生不再害怕當眾說話,敢于當眾表達自己的見解,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定期舉辦朗誦比賽,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和自由,鼓勵學生自行組織,另外還可以組織話劇與小品等等,讓學生自己當編劇,自己設計表演形式,集體排練。如此既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增強學生的能力,例如:在教學“月亮上的足跡”內容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展開想象。如:假如你駕駛著宇宙飛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會做些什么?給出題目“我駕飛船登月”,讓學生緊緊圍繞題目進行演講,有效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他們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校文學社團活動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綜合考慮學生感受,同時樹立新型的教育教學理念,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積極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尤其要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激發學生的自主組織意識,力求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校文學社團活動中,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笑鈞.試論校文學社團活動與初中語文教學的互補性[D].蘇州大學,2013.
[2]陳友.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教學與校園文學社團活動[J].裝備制造與教育,2007(4).
[3]郭志賢.開辟素質教育的綠地——淺談中學校園文學社的建設[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4(5):25-26.
作者簡介:
馮彩霞,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永靖縣劉家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