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游戲、課程”在幼兒園教學中,并沒有過于明顯的分界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各種教學手段整合,綜合運用。幼兒教師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將所學的教學理念與班級中幼兒結合起來實踐,給幼兒營造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在生活與游戲中快樂地學習與成長。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多將教學內容與德育教育結合起來,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幼兒的社會責任與價值觀,以德育引領社會價值觀教育,在啟蒙階段提高幼兒對道德和社會價值觀的認識。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化;課程
一、 建構幼兒園游戲課程的價值
(一)
符合當今課程改革價值取向轉變的要求
新的時期,需要的人才是不同的。在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還需要學生能夠全面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要求學習者具備主動性與創造性,實際上,實施游戲教學利于克服把游戲僅僅作為傳授知識技能的手段的傾向,也能夠充分發揮游戲活動本身所具有的主體性發展的功能。
實施游戲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與內容,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幼兒對校園生活充滿興趣,從而在之后的學習生涯中,始終對學習保持較高的興趣。利用游戲展開德育以及社會價值觀教育,也更加符合幼兒的認知,便于幼兒在學習中建立道德標準,實現幼兒德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符合當下幼兒教育的目標。
(二) 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基本需要
實際上,幼兒園是為了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開設的特殊的生活環境,在這個環境中,開展的各種教學活動應該與幼兒的心理素質與年齡特征相關,應該能讓幼兒獲得幸福,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而游戲化教學課程,則能夠給幼兒營造一個比較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得他們對學習生活充滿興趣,在輕松的環境中更有利于進行思想和觀念的引導,實施與幼兒年齡符合的道德觀認知教育,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全面發展。
二、
建構幼兒園游戲課程的設想和探索
(一) 營造游戲化教學氛圍,融入德育內容
游戲活動給幼兒的成長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但是這種可能性是否能實現,與教師的教學息息相關。游戲課程的教學環境應該與班級中幼兒的學習特點等結合起來,選擇引發幼兒與物質環境相互作用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在游戲中融入傳統文化和現代德育內容,促進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所以,在幼兒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營造游戲化教學的氛圍。
第一,滿足幼兒的不同需求,減少幼兒等待的時間。很多教師在開展幼兒游戲教學的時候,往往以集體活動的形式進行,這樣的游戲教學時間過長,難免會出現幼兒長時間等待的情況。所以,幼兒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幼兒呈現不同的游戲,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游戲活動,游戲項目設計中注重以傳統文化以及民間文化等,提高幼兒對道德觀念的認識,例如用吃梨游戲,進行孔融讓梨的故事教學。
第二,為幼兒的自發游戲提供空間。基于此,便要求園區為每個幼兒班級提供游戲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創造性的游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扮演幼兒玩伴的角色,在游戲中指導幼兒注意安全,教師要以親切的態度為幼兒營造自由的學習氛圍,基于幼兒的表現進行肯定表演,例如在游戲中對幫助他人的孩子進行表現,為幼兒樹立正確的行為榜樣。
教師應該結合班級幼兒的年齡特征,年齡較小的幼兒班級應該保持較高頻率的游戲教學,年齡較大的幼兒班級則不需要高頻率的游戲課程。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幼兒完成游戲的過程中,觀察幼兒的表現,并總結班級幼兒的喜好,進而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游戲化課程,為德育教育和價值觀教育等內容的引入提供參考依據,確保游戲的自由性、娛樂性和教育性并存。
(二) 設計游戲化教學主題活動
很多教師將游戲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與方法,很少考慮到幼兒在課堂上的情緒。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設計游戲化教學主題活動,以此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比如,在母親節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幼兒設計這樣一個主題游戲:“感恩母親”,給幼兒播放一些關于感恩母親的視頻,在觀看結束之后,帶領幼兒一起做手工,像是折玫瑰花,或者用橡皮泥做出一些幼兒覺得好看的小動物等,并告訴幼兒在放學之后,將這些禮物送給自己的媽媽,并對媽媽說一聲謝謝!在做手工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細心指導,并注重啟發他們的思維與想象力,從而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與進步,培養幼兒的感恩心理,用語言和文字、圖片和動畫等方式引導幼兒認識母愛等,做好德育的全方位滲透工作。完成游戲的過程,也是幼兒不斷探索世界的過程,為幼兒樹立正確的學習榜樣。所以,教師可以引導而不是規定幼兒的行為,讓幼兒自發游戲,引導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建構經驗,以此提升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效益,實現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 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上,教師只需要適時引導,保證幼兒的安全即可。在此過程中,讓幼兒自主、自由、愉悅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更多地與幼兒交流與溝通,關注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身心發展的需求,尊重并采納幼兒對課堂的建議,讓幼兒擁有歸屬感,為幼兒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比如,在學習“小鳥的生活環境”時,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來布置教室,在此之前,教室可以給幼兒闡述一些關于小鳥的生活習性等,引導幼兒用自主創作的線條作鳥巢的構造圖,并以此作為主題墻的背景,并借助多媒體給幼兒呈現一些小鳥的習性的圖片。如此,就給幼兒營造了比較直觀的觀察情景。且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通過教師的引導,觀察到了小鳥的生活習慣,小鳥如何筑巢等。這樣一來,在幼兒自主參與的過程中,他們對課堂要學習的知識就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且在構建小鳥的生活環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闡述一些關于保護環境對于小鳥生存的積極意義,在此過程中,逐漸培養起幼兒的社會責任心,即讓他們知道保護環境是一件人人都可以做的事情。
三、 結語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給幼兒創設相應的游戲教學環境,在具體的教學環境中,依據教學內容選取適當的游戲方式,讓幼兒在游戲教學的環境之下,擁有“自由的”“自主的”“愉悅的”情感體驗,在此基礎上展開教學,則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孫黎娟.課程游戲化背景下讓幼兒創設環境[J].基礎教育研究,2017(6).
[2]李小丹.學前兒童游戲課程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3).
作者簡介:
張巧敏,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第二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