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標指出“要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利用語文課堂有效性的評價,不斷改進教與學,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實現了課堂評價的有效性!
關鍵詞:多元評價;賞識評價;導向評價
一、 多元評價激學趣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教書育人就要以情動人,因此在課堂評價過程中,我們要心誠意切,讓學生感受老師的真誠與愛。讓教師的評價在學生眼里變成賞識、啟發、幫助、激勵與愛,學生便會愛上教師進而愛上教師所教學科。教師應因人而異給予學生不同的評價。優秀生要贊譽鞭策,中等生要肯定、鼓勵,后進生要寬容激勵。學生在被肯定或發現自身不足的同時,感受到了濃濃的師愛,更得到了向上的力量。一次試卷講評時我采訪唯一做對的學生:“你是怎么知道‘月有陰晴圓缺的前一句詩句的?”學生說:“我聽歌時記住的。”我豎起大拇指佩服地說:“我真為你驕傲,聽歌都學到了語文知識!謝謝你帶給我們學習語文的另一種方法——聯系生活!”學生滿臉自豪地坐下。當后進生卡殼時我摸摸他的小腦袋鼓勵他說:“別著急,再想一想,老師相信你一定行!”當后進生答對時,我會扶著肩看著他說K:“你太棒了,一思考就說準確,繼續加油!”當中等生說對時我握著他的手說:“你真是老師的知音,我們看法一致。”這些真誠而富有情感的課堂評價傳遞我對學生的賞識與愛,不但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支持,也獲得了情感上的滿足更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成功來自顯性的語言評價和隱性評價語的巧妙結合。像上面所說的我不但用上明確的語言表達而且表示滿意時還對學生豎大拇指、握手及做“OK”的手勢;表示不滿意時的皺眉、搖頭、摸頭等體態評價。它們具有簡單明了,含蓄、幽默的特點,同時又拉近師生的距離,師生之間產生了愛的溫馨,營造了良好教學氛圍。教學中運用好顯性與隱性巧妙結合的評價,再輔以生生評價、師生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必定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推進教學過程,實現高效教學。
二、
賞識評價促自信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人都有被賞識、被激勵的需要。”我們要讓學生把“要我學”化成“我要學”,只有化外因為內動力才是有效的學習動力。賞識評價會使學生感受到被欣賞的快樂,樹立學習自信心,從而實現良性循環,愛上學習。“你的小眼睛真明亮,發現了寫好這個字的關鍵筆畫。”“你的作文題目取得真新穎。”“你的習作取材別具一格。”“你上課認真傾聽的樣子老師真喜歡”……一句句肯定贊賞的話語像春風吹暖學生的心靈,小眼睛更明亮,作文更注重選材,上課更認真傾聽了。習作教學是難點,我們恰當運用評價能使學生化恐懼為喜愛。因此老師應十分珍惜學生的勞動成果,善于發現每位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用得精彩準確的詞,一句具體生動的話,都要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堅定學生寫好作文的信心。賴老師在習作評改課的開始環節安排了欣賞。優秀的習作片段,取得好的題目,好句佳段通過大屏幕展示,并讓孩子找自己的佳作讀給大家聽,再師生選取喜愛句段評價:“他的語句用了擬人寫法,把小草的可愛寫出來。”“他不但讀得好,寫得更好,你們看這冒字寫出了小草的不屈與向上!”此時老師讓學生評價誰的結尾你最喜歡?為什么?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師說:“老師的看法和同學們的一樣,這位同學用‘挨‘飛奔‘希望等詞語形象地把喜悅之情寫活了,真是一顆閃亮的寫作明星!”教師既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又使學生學會修改習作。這些賞識評價讓學生獲得心理、精神上的滿足,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自然不會懼怕作文,從而輕松實現愛上祖國的語言文字的教學目標。
三、
導向評價促成長
教育家布萊克·威廉提出:“有益的教師反饋應該是具體的、描述性的和及時的。”捕捉學生思維中閃現出來的小小火花,讓教師的評價成為助燃劑,使學生聽而不倦的同時學有所獲。實踐中我注重評價目標的定位:激發學趣,樹立學習自信,習得方法。“你的朗讀聲情并茂,真動聽,要是你把字也寫端正就更棒!”“閱讀中你抓住關鍵詞句寫批注,這種閱讀方法真好!”“你用的是摘錄法概括小標題,善于抓住關鍵字眼,好!”“你是文章主人公的知音,說出了他的心聲!你這種角色體驗的學習方法太棒了!”執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時,我組織學生交流: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并說出理由。一生回答:“老師,我認為魯迅先生是個關心下一代的人。我查閱了課外資料,了解到當時適合中國兒童讀的課外讀物很少,魯迅先生在百忙之中翻譯了這兩本外國優秀讀物給中國兒童讀,所以我認為魯迅先生有關心下一代的好品質!”這位學生精彩的回答帶給我震驚,多么會學習的孩子!此時我及時評價:“你太了不起了,能聯系課外資料學習語文!這種方法值得大家學習!”在課堂上我把握好評價的時機,緊扣學生的發言發掘出評價因素,“你太了不起了。”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在欣賞他,“能聯系課外資料學習語文!”富有針對性的評價,讓學生覺得真實,而且我緊接著說“這種方法值得大家學習!”既激發了發言學生的自豪感又引導所有學生聯系課外資料學語文。在這里我極好地發揮了評價的“欣賞”“激勵”和“導向”的作用。在語文課堂上我始終以習得方法為重。多元評價與導向評價的結合使學生習得方法,有效提升語文學習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在課堂中的評價,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切實用好這“三言兩語”,發揮課堂教學評價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切實提高課堂效率與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將朝著這個目標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鄧婷.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綜合版),2019(3).
[2]楊麗燕.關于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J].學苑教育,2019(8).
[3]曾莉.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課外語文,2019(9).
作者簡介:
江伍妹,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上杭縣城西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