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榮
摘要: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社區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要把提升社區服務水平落到實處,必須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前提下,以“精細化”思路完善機制體制,切準公眾需求,擴大社會各方共同參與。
關鍵詞:“精細化” 社區服務 公眾需求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1-0241-02
十九大明確提出“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多方發力、多點施策。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結點,社區服務水平直接決定著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戶,做好社區工作十分重要”“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到城鄉社區,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強了,社會治理的基礎就實了”。提升社區服務水平不僅是完善國家治理體系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新時代做好民生工作的應有之義。
一、社區服務水平提升面臨的困境
近些年伴隨全國各地對社區治理的重視,我國社區服務范圍得到明顯擴展,服務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較大程度地提升了社區居民生活的便利程度,但相較于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社區服務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1)社區行政化傾向影響社區服務范圍的拓展。社區行政化傾向嚴重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社區行政性事務較多,影響社區服務的進一步拓展。雖然中央層面已出臺《關于進一步開展社區減負工作的通知》,且全國各地也陸續出臺了地方性配套制度,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社區的行政性事務依然較多,使社區工作應接不暇,社區服務的拓展受到較大影響。其次,社區居委會雖然定義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自治性組織,但由于社區居委會成員的工資都是由政府部門來支付,導致其在運行過程中習慣于看政府的臉色與態度,注重行政事務的處理,而不是把主要任務放到自治與服務上。另外,社區居委會在運行過程中還擔負著維穩與信訪的任務,面對社區居民的上訪訴求,部分社區居委會不是主動幫助居民去溝通協商,而且從政府角度出發堵訪。社區行政化傾向的存在影響了社區服務范圍的不斷拓展。
(2)社區的資源有限影響社區服務質量的提升。社區資源的有限性體現為人、財、物三個方面。首先是社區工作人員數量有限,專業化水平不高。社區工作多而雜,而各個社區配備的工作人員非常有限[1],而且由于社區工作人員工資水平較低導致流動性較大。另外,專業化的社區工作者人數更少,對于社區服務中的一些心理及矛盾調處工作處理起來壓力較大。其次是社區服務可用的資金非常有限,社區運轉中所需的資金都是基層政府撥付的,一般都是幾萬塊錢,除了正常的水費電費及社區運轉費用后基本所剩無幾,想要開展更多的社區服務往往是心有余力不足。最后社區資源的有限性還體現為社區配套的軟硬件設施的短缺。比如為居民提供網上購物需要電腦及上網設備,提供文化娛樂、休閑養老等需要場地及房間,但很多社區不僅辦公場地狹小,社區內的設施也明顯跟不上社區居民的發展需求。總之,社區資源的有限性影響了社區服務質量的提升。
(3)社區治理格局的不完善影響社區服務精準度。總體來說,當前社區治理過程中已基本形成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但還不夠完善,進而影響了社區服務能力的提升。首先是政府在社區服務過程中作用發揮得不充分。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相互之間職能界定還有待于進一步理清,為社區減負增效的推進力度還不夠。其次是社會力量,特別是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的深度與廣度明顯不夠,社區社會組織參與文體娛樂活動的多,規范行為的少;便民服務的多,維穩維權的少;服務老人的多,服務年輕人的少,甚至一部分社區社會組織成為僵尸組織,影響社區服務的細化。再者,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與服務的熱情不高。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諸多社區居民認為社區服務就是政府的事,是社區居委會的事,對社區服務關注度不夠,甚至對于社區組織的各項活動參與度不高,導致社區服務的提供過程中由于沒有社區居民的參與,使提供的服務精準度較低,無法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
二、以“精細化”思路提升社區服務水平的建議
社區服務是面向廣大社區居民的,要提高社區服務水平,進而提升社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必須從細節入手,以精細化的思路來破解當前社區服務提升面臨的困境。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提升社區服務水平的首要前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所以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初就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保證方向的正確性,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社區治理與服務是社會治理與服務的重要內容,面對的是最普通最廣大的社區居民,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使社區服務水平的提升過程中不偏離為社區居民服務的大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首先要求在社區服務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通過基層黨組織建設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團結帶領社區居民團結在黨組織周圍,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合力解決社區治理面臨的各種問題。其次要充分發揮基層黨員的作用,發揮基層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傳達社區服務靠大家的理念,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社區服務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事,使社區服務越來越好。
(2)完善機制體制是提升社區服務水平的重要保障。首先要繼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合理界定政府各部門的職責,并在此基礎上政府相關部門要完善相關的政策,為社區服務提供制度保障。做到該由政府部門做的政府部門做,減輕社區居委會的行政性工作壓力,讓社區居委會有更多精力為社區居民提供細致的服務。比如各地已紛紛倡導推行垃圾分類,但由于社區居民根本不清楚垃圾如何分類而使這項工作面臨諸多困難,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求政府出臺相關的制度,明確規定分類標準并進行宣傳,進而社區才可以做好后續的引導居民垃圾分類的工作。其次要為社區配備更多的人財物等資源,鼓勵社會學的專業人才從事社區工作,提高其工資水平,并為社區服務配備更多的資源與軟硬件設施,為社區服務的擴展提供支持。最后要明確社區服務面臨的短板,著力補齊短板,有重點的發展服務項目,拓展服務的深度與廣度。
(3)以居民的需求為導向擴大各方參與是途徑。社區服務是面向社區居民提供的服務,所以要提高居民的滿意度必須從居民需求出發,堅持以社區居民為中心,想居民之所想,提供精準化的社區服務。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多調查多研究多聽取居民的建議與意見。另外要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必須繼續擴大社會各方共同參與,首先要大力培育社區社會組織,為其發展提供平臺與環境,利用其公益性、非營利性的特點為老年人口、流動人口、殘疾人口等特殊人群做好服務;其次還要鼓勵社區內的企業參與社區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最后,要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只有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服務,社區服務力量才能不斷狀大,服務內容才更有針對性,社區服務才能在發展中得到完善,在發展中積蓄力量。
參考文獻:
[1]肖璽.地方高校參與社區老人心理健康服務的對策初探[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
[2]習近平:堅持從嚴治黨落實管黨治黨責任 把作風建設要求融入黨的制度建設[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701/c64094-25221029.html.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