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云 李育紅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高校辦學壓力驟增,不僅需傳授學生知識及技能,使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社會并進入工作崗位,還需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使學生從價值觀念、情感態度、精神思想等層次與新時代黨和國家建設發展的新理念對接,使學生可以成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本文通過研究提升高校優秀教學團隊建設與管理能力的方法,以期提高高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人才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校 優秀教學團隊 建設 管理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1-0165-02
優秀教學團隊是高校師資力量重要構成要素之一,可以保障教師教學方法先進、教育理念科學,具備與時俱進精神。可以跟隨課程改革潮流不斷優化育人體系,以優秀的教學團隊為依托,營建良好的高校教學管理氛圍,為學生有效提升核心素養奠定基礎。這就需要高校不斷提升優秀教學團隊建設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可以根據高校教育教學實況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團隊,實現優化配置本校教育資源管理目標,提高本校辦學綜合實力。基于此,為提高高校教育教學綜合質量,提升高校教育市場競爭力,研究提升高校優秀教學團隊建設和管理能力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一、提升高校優秀教學團隊建設能力的方法
(1)明確建設目標。為確保高校教學團隊成員勁兒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科學整合教育教學師資力量,順利完成高校教育教學各項任務,有效提升高校教學團隊建設能力,其需率先明確該團隊建設目標,奠定優秀教學團隊建設基調,樹立一致的團隊建設意識,明確團隊建設價值。在明確的團隊建設目標加持下,提高優秀教學團隊建設凝聚力,確保每位教師都能為團隊建設不懈努力,圍繞共同的建設目標砥礪前行。[1]
(2)選拔團隊核心。團隊領導者能力、意識、決定將直接影響高校優秀教學團隊建設成效,為此,高校需妥善選拔團隊核心,確保其具備良好的道德情操、品格修養、個人魅力,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決策能力、風險處理等能力,在教師群體間具有公信力、影響力、感染力、凝聚力。使絕大多數教學團隊成員愿意聽從其領導,削減高校優秀教學團隊建設阻力,帶領該團隊與時俱進、科學發展,可以幫助團隊內其他成員解決各類問題,擔任協調者、組織者、管理者等多重角色,繼而有效提升高校教學團隊建設能力。
(3)搭建梯隊結構。新時代高校教育教學發展目標隨之得以調整,這就需要教學團隊積極搭建梯隊結構,挖掘教學團隊內在潛力,優化調配團隊內部資源。通過調整隊內成員分工,激發高校教學團隊最大能量,用以攻克高校教育教學發展阻力。這就需要高校教學團隊內部從專業、學科、課程,成員學歷、能力、職稱、年齡等層面予以協調,發揮每位成員獨特的能效,使教師可以在團隊中實現自己的價值。以此為由落實教學技能互補目標,營建良好的團隊建設氛圍,用年輕教師群體的熱情、創新態度、教學沖勁感染團隊內部資歷較老的教師;用老教師沉悶、專注、鉆研的執教品格影響年輕教師群體,發揮其幫教帶作用,使教學團隊結構更加合理,優化配置高校教育資源。[2]
(4)進行團隊文化建設。“文化”會產生無形的力量,讓人們的心靠得更近,讓教學團隊建設能力更強。為此,高校需明晰自身辦學特色及教學團隊特點,進行團隊文化建設,形成團隊精神,使教師群體可以樂于互助、團結協作、互相學習、共同發展,用文化將教學團隊塑造成一個整體,提高高校教學團隊整體戰斗力,為推動高校教育教學事業良性發展奠定基礎。
二、提升高校優秀教學團隊管理能力的方法
(1)創設和諧穩定的管理氛圍。高校優秀教學團隊管理方向需與其建設目標一致,為達成相關建設目標,需制定科學可行的管理制度,用以約束、敦促、指引教師完成預設教育教學任務,削減高校教學團隊管理阻力。為此,高校教學團隊管理必須兼顧學校、教師及學生群體,通過教學團隊管理可以推動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助力教師實現自身價值,滿足新時期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需求,繼而創設和諧穩定的管理氛圍,在多方支持下提升高校優秀教學團隊管理能力。
(2)制定科學可行的管理制度。首先,教學團隊管理制度需契合實際,不可脫離高校辦學綜合情況,旨在指引教師團隊完成階段性教育教學發展任務。可以帶領學校良性發展。其次教學團隊管理制度需具有滲透性,與每位教師、每個部門息息相關。這就需要高校在總結以往管理經驗基礎上,制定富有導向性的管理制度,如《教學創新實踐管理制度》《信息化教學設備調用管理制度》《教師績效考核制度》等。確保人人頭上有教學團隊管理指標,每個部門都明晰自身所需承擔的教學管理責任,確保各項教學團隊管理工作都有的放矢,降低教學團隊管理矛盾發生幾率。同時各項管理制度需不斷優化、持續調整,確保管理制度的發展與學校教育教學事業發展保持同步,達到提升高校優秀教學團隊管理能力的目的。最后高校應成立監管部門,從第三方角度著眼審慎分析高校教師團隊管理實況,避免在管理過程中侵害學生、教師、學校多方權益,為科學發揮管理制度實施效用奠定基礎。[3]
(3)完善高校優秀教學團隊管理機制。健康穩定的高校優秀教學團隊管理機制可以始終保證該團隊充滿發展活力。為此,高校需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基層黨組織建設機制。高校作為基層黨建重要一環,同時需接受黨先進思想的領導,為此需做好黨建工作,奠定新時代高校教學團隊管理基調,確保可以為國家培育優質人才。二是內部管理機制。高校需適當將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分離開來,提升教學團隊自主管理能力,例如由教學團隊負責制訂教學工作計劃,革新教學方法,調配內部資源,考核團隊成員等日常管理工作,校方管理層在監督教學團隊自主管理實況同時,需給予該團隊指導與服務,幫助該團隊攻克自主管理難關,不斷提升其自主管理能力,繼而為高校教學團隊管理提供保障。三是激勵機制。為引導教師自主完成教學管理任務,遵從教學管理制度,高校需制定激勵機制,使高校教學團隊可始終維持強大的吸引力與旺盛的生命力,調動教師教學實踐積極性,從個人獎金、科研立項、職稱評聘及年度考核等角度出發予以政策傾斜。繼而從物質上激勵教學團隊穩健發展,通過樹立典型、榜樣宣傳等方法,從精神上激勵教學團隊踐行各項管理制度,提升教師歸屬感及個人價值,使教師有信心、有能力、有覺悟完成新時代高校育人新任務。四是考評淘汰機制。高校需秉持“能者上、庸者下”原則進行教學團隊管理,通過建立淘汰機制、考核評價機制,營建團隊內部競爭氛圍,挖掘團隊潛能,為更多懷揣教學熱情、教學能力較強、教學思想先進的優秀人才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引導教學團隊成員自主提高教學實力,積極學習教學團隊管理制度及管理理念,提升自身教研水平,提升高校優秀教學團隊管理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推動高校教育事業與時俱進,需明確高校優秀教學團隊建設目標,選拔團隊核心,搭建梯隊結構,進行團隊文化建設,提高高校教學團隊建設質量。同時需通過創設和諧穩定的教學團隊管理氛圍,制定科學可行的管理制度,完善高校優秀教學團隊管理機制,提升該團隊管理能力,繼而助力高校有效落實新時代教學目標,提升自身教育教學綜合競爭力,推動高校教育事業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瑜,黃健.應用型地方本科高校教學團隊建設與管理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5): 142-143.
[2]馬力.基于教學發展的教學團隊建設長效機制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9(5):138-142.
[3]張鵬.高校足球專項課教學團隊的建設管理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0):105-106. 責任編輯:趙慧敏